在中國,有兩種父母最累。

"

一種是使出渾身力氣讓孩子成材;一種是為了孩子犧牲自己的所有。

但未必因為用的力氣足夠多,就能養育出更優秀的兒女。

為人父母有兩句話值得一聽。

一、如果生命有起跑線,那孩子的起跑線是父母。

不對兒女有過高的期盼,儘量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兒女不是為了完成父母的夢想而來到這個世界。

真正的教育從來不是點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風化雨自然無為的過程。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就如我們也是不完美的一樣,每一個生命都有它的花期,而有的孩子是樹,需要父母更多的耐心。

二、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女做牛馬。

除了教育孩子,父母也要有自己的生活,孩子不是父母人生的全部。

孩子小時,依賴著你,你覺得自己就是他的天。

但他總有一天會長大,會在你的生命里漸行漸遠,就像當年你離開你的父母一樣,想想現在,你呆在父母身邊的時間又有多少呢?

為人父母,時常會因為孩子的事操心和頭痛,內心充滿了困惑和挫敗感。

學業、就業、成家,沒有哪一件不操心。終其一生,因為有了孩子,我們的心都受到牽絆。

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只有親情是為了分離。

燕子大了要離巢,孩子大了要離家,早放手孩子才能早獨立。

前段時間,姚晨在《星空演講》講述了一個中年女演員的尬與惑。

她5年時間裡生了2個孩子,再迴圈內事業卻停滯不前……雖然有重整旗鼓蓄勢待發的勇氣,但現實留給她的位置,已經越來越有限。

事業與家庭如何平衡?是孩子帶給我們的新難題。

「這個時代對女人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職業女性,就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糟糕的母親;如果選擇成為一個全職媽媽,又有人會說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這不算一份職業。」

這是姚晨一部作品中的台詞,道盡一個職場媽媽的無奈。

前半輩子兒女指望著我們,後半輩子我們又指望不了兒女,那麼生兒育女是為了什麼?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7/node214796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