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習慣了就無法做到斷舍離?

"

窮過,冷過,餓過,最大的問題是囤積欲,家裡面有長輩曾經歷過貧窮,就會這樣。

首先要自我認同,我值得最好的。

其次,把每樣東西都擺出來,用一件,就放一邊,剩下的1個月2個月都沒用的,就完全可以放棄了。

其實正因為是別人給予的,丟了反而不心疼,又不是值得紀念的禮物。

我老公小時候家境也不太好,但他的消費習慣並不是「窮人思維」。

可能是男人,比較理性,不會衝動消費,但也絕不會將就。

他中午的工作餐不是平成屋就是一風堂,每次40-50元,我覺得有點貴,他說「乾淨好吃是我的原則,我喜歡吃拉麵,喜歡吃日式烤串,難道一整天努力工作連這個也不能滿足自己?」

我們出門玩,他都是打車,我建議坐地鐵,他說,兩個人倒地鐵2次,花出去的時間難道不比30塊值錢嗎?

我們不買車是因為停車費、養護費、保險、年檢的花銷以及找停車地點的時間成本,摺合下來一年到頭打車都是值的。

穿衣服,他就喜歡優衣庫、hazzy、muji這幾個中低端牌子,我建議都快35歲了買點貴的好的,比如bean pole那種。

他說,衣服就是遮醜保暖的,質量過得去樣子過得去就行,不是帥哥,別折騰這些。

好有道理的樣子。

並不是窮人就會像你這樣。

你的思維里只有「錢」這個概念,你沒有「自我」這個概念,你活著是為了一個「數字」,而不是為「感受」。

你屬於low self-esteem,低自尊,你不會拒絕,沒有主見,像個垃圾桶一樣,別人不要的你就得收下。

我猜從小的環境里沒有人尊重你的獨立人格、沒有給予你充分的關注和信心。

你被「物品」束縛,並不是斷舍離的問題,其實就算物品的價值是5000,1萬還是10萬,對目前的你而言它們都不是使用價值,而是price tag而已。

希望你看到你自己的價值,你活著就是你的價值,物品是服務人類的,你是1,它們是0,不需要的東西就是毫無意義的存在。

比如,你有一架價值1000萬的鋼琴,但你不會彈奏,也不知道它值1000萬,請問,它有價值嗎?

作為樂器,無人彈奏發揮不了作用,作為投資品,毫不為人所知不能被拍賣,它除了老化腐蝕壓根p用沒有。

我有一個朋友,她好容易和老公在上海買了套兩室一廳,公婆幫忙來帶孩子,告訴我家裡東西多得不行。

原來老人喜歡帶贈品回家,光是廣告傘就有6把;每個人一個洗腳盆就有5個;參加房展會送的無紡布袋子就一打打。

租房時代兩個人的鍋子,結婚後買的德國鍋,父母從老家帶來的鍋子,據說有15口!

豆漿機、榨汁機、電餅檔、蒸鍋、攪拌機廚房都塞不下了;床單10套,新的不用就用舊的。

我說,扔掉點唄,她說,不行,都是好的可以用的。

你看,這個人不知道她家的價值,每平方的價值,活在一堆物品里不覺得壓抑。

還認為不需要的15口鍋子還必須留在家裡,賣又賣不掉,扔了又捨不得。

別說鍋子,連1把傘都捨不得扔,這種人的思維是「窮人思維」,而她的家庭收入是稅後40萬。

不用想像都知道家基本是個倉庫。

我們發現這真的和收入無關,和腦子有關。

斷舍離的精髓就是迅速找到自己最在乎的人事物,從此,將不需要的東西徹底摒棄掉,你就看輕裝上陣。

生活條件差的時候,對東西珍惜,不會輕易扔掉。

生活條件好了,東西壞了,該換就換。

無非如此。

不過,窮是無法習慣的,也無人會習慣。

這世界上有好多比你更窮的人,覺得自己不需要又捨不得扔的東西可以送給這些人。

我所在的城市,傍晚或清晨總要翻垃圾桶的老奶奶,相對於你而言,給你增加負擔的這些東西可能會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快樂。

每個城市都有捐舊衣物的地方。

實在找不到,就寄到偏遠山區,郵局一般都有地址,發平郵的話一麻袋也就幾十塊。

還有,如果你不是很需要的話,一定要拒絕別人的贈送。

這年頭,大家手頭的東西都用不了,他們送你一回,下次還會送給你,因為這樣能減少他們扔東西的負罪感。

如果這些別人贈送的東西擾亂了你生活的話,堅決拒絕。

可以因為便宜或者免費而購買某些東西,前提是你真正需要。

千萬不能只因為便宜或者免費而購買。

在經濟能承受的範圍內,只選擇那些讓自己心動的、自己需要的東西。

像你這種性格,在物質匱乏的古代,可能就能混成個小財主之類的了。

但是我們生活的這個年代,房屋面積有限,過多的積攢不止會讓你的生活品質打折扣,更會降低你的生活效率。

建議你算算你住宅每平米的單價,這些雜物擺在那裡,消耗掉的是你的生活品質和個人品味,你花這麼多錢買房或者租房,不是為了拿來做儲物間的。

建議你去看一遍《斷舍離》和《我的家裡空無一物》網上找電子版的就行,不然看完你會把書也斷舍離掉的。

然後把自己的房間徹底整理一次,不需要的都歸類打包,就算做不到書中和視頻中描述的那樣,但起碼把這些不需要的都打包歸置到某個地方。

如果下不了手扔掉或者送人的話,就放在那裡,等過幾個月,上面落滿灰塵的時候,你就捨得挪走它們了。

可能開始會有一點點心痛,但是換來的是長久的清爽以及趨向理智的購物習慣。

以上,也是我真實的經歷。

我發現,物品整潔的人,做事情往往也井井有條,感情上也不拖泥帶水。

什麼都不捨得扔掉的人,生活中也是如此,放不下不切實際的慾望,放不下已經失去的感情,卻沒有勇氣拋下一切,從新開始。

沒有那麼多慾望,就不會有那麼多難受的糾結。

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

過多的雜物,占據著我們原本不大的生活空間,就像雞肋般的感情,擁擠在我們原本擁擠卻脆弱不堪的心靈,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我是阮唐小喬,公眾號:阮唐小喬時光手記。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7/node214788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