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秦嶺之十一·行旅108

"

趟過秦嶺一直是我的心愿,我決定雨行108回西安,體味蜀道難於青天的觀感。

車子繞著河道不停地在大山中盤旋,重重疊疊的秦嶺被道兒捆得不得動彈。我踢了一腳這山,扔了一枚那山,或急或緩地馳行在溝壑之間。這山也是有眼色的,不停地放開身段,為我褪出一條道兒來。整個路上似乎就我一個人,平緩處可以有飛一般地放縱,急促時卻又只能戰戰兢兢地趨步。你在波浪般的108線上穿行,不多久就能練就一般的硬功夫。

108道上的秋色遠比姜眉線暢快淋漓地多。層巒疊嶂的秦嶺南坡,山高壑深,溝道寬闊,大部分路段都是沿河道盤繞,舒緩得你以為還沒有爬坡。兩旁的山坡被河道里的秋水浸潤得異常明媚,時而有幾朵閒雲盤在那兒,擾得大山靈動了許多;時而一股水從山腰湧出來,給山嶺增添了不少秀色。秋色似乎剛剛越過分水嶺,這會兒山坡還在樂呵呵地紅黃點染呢。我沉浸在108的美麗之中,放任著秋色一坡一坡地隆重,在層層渲染中馳入了秦嶺深處。沒完沒了的山路忽然離開溝道,幾個大盤旋之後,竟然躍上了山巔。眼前一下子寬闊起來,秋色也愈加分明,遠處的山頭上罩著的雲朵兒清晰可辨,遠遠近近的紅樹兒黃樹兒不再躲躲藏藏,和綠色纏鬥在一起,秋開始占領秦嶺的溝溝壑壑了。

秦嶺陡峭的北坡秋色濃得化不開了。山路七拐八繞地向山下盤旋而去,各種色調的秋樹把林子染成了五顏六色。山頂上,漫山遍野的是「無邊落木蕭蕭下」的深秋余色,枯黃的樹葉落滿了山路。幾個轉彎之後,則又你紅我黃地相互熨染了,你叫嚷一陣子,我喧譁一會兒,整個山坡都熱熱鬧鬧地。一到山腳下,又是另外一番意境了,水繞山而清澈,山因水而迷離,秋風初來乍到。

真正能體味蜀道艱難的,當數秦嶺北坡這一段路途。且不說越過分水嶺之後的連續大彎度地下坡,單就在懸崖上的路途都讓人擔驚受怕的了。108國度周至段呈現二三十度的上行,坡度是很陡的,絕對沒有一般山區道路的從容,一邊緊挨著山體,一邊就是懸崖,懸崖的下面就是連綿數百里的黑河。當年大詩人李白在經過這一帶的時候感嘆山路的險峻難行寫下了著名詩篇《蜀道難》: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李白這裡說的「蜀道」其相當一部分就是位於周至境內的山路與棧道。古代四川境內設置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府,益州的首府是成都,梓州的首府是三台,夔州的首府是奉節,利州的首府是漢中。漢中地區是在元朝的時候才從四川正式劃歸陝西的,李白那個時代漢中是屬於四川,去漢中就是入蜀了,因而經由秦嶺往返於西安與漢中之間的古棧道就是所謂的「蜀道」。秦嶺北坡在周至縣境內完成了從平原到高山埡口的整個過程,過渡帶極其短暫,其艱險程度可想而知。

道險而路坦,我隨便加了一腳油,就從山頂一路溜到了出山口。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7/node214447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