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慎奪
陝光燈(shaanlight)出品
原創作品,禁止轉載
我平時愛逛路邊攤,因此常被人笑罵「嗇皮」。別人「罵」我,我卻不惱,因為我知道自己並不是真的「嗇皮」,而「罵」我的都是了解我的人。
所謂「嗇皮」者,該花錢處不花錢者是也。我恰恰相反,我是不該花錢的地方也要花錢,當然,花在路邊攤而已,沒幾個錢。
愛在路邊攤花錢,是因為龍應台的那句「別總去沃爾瑪,也給路邊攤留點生意」令我心有戚戚焉。於是我常在飽腹後的晚間,買些難消化的烤紅薯或糖葫蘆,也常買回些根本用不上的針頭線腦、手工鞋墊之類的物什。
1
白居易有句詩「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據我觀察,經營路邊攤的,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大都符合這樣的描述。同時,我覺得除了「煙火色」和「十指黑」,他們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你很難從他們臉上捕捉到喜怒哀樂等表情。
路邊賣手工鞋墊的老奶奶 圖片來源網絡
沒有表情不代表他們內心不豐富。根據我的經驗,很多時候恰恰是這些面無表情的人,內心卻有著濃濃的人情味。
比如長安大學城這邊有位留著關公式長鬍子的大叔。這鬍子讓他遠看起來年富力強,甚至很威武。但是你若看到他從長袖或者褲腿里偶爾伸出的乾瘦的小臂和腳踝,你會發現他其實是個營養不良的人,非但不強壯,臉色還很蒼白。
這樣一個營養不良的人,每天騎著個三輪車,車上裝著些針頭線腦之類的小物件,走街串巷。我在他那買過些羅漢豆(一種鑰匙配飾,上面有十二生肖)和小麻花。每次我在他那買東西,臨了他都會站直了身子,然後雙手合十,對著我深鞠一躬。每於此時,他那原本無表情的臉上,會顯露虔誠。看得出來,他是個信佛之人,他送給我的祝福也帶著信仰的虔誠。
再比如一位在吳家墳擺攤修鞋的老人。我第一次見到他,是在某個冬日的午後,當時他正孤獨地坐在攤位上看著過往的行人發獃。我見他攤子上放著鑰匙扣和指甲刀,就各買了幾個,順帶著跟他聊了會。
修鞋漸漸成為很多人記憶中的老行當 圖片來源網絡
聊天中我得知老人來自河南,來西安20年了,一直跟老伴在城中村租房子住。我問他民房住著冷不,老人說冷倒罷了,每天坐大街,都習慣了,可就是電費太貴。老人知道我也是來自河南,非要給我打折。我表示不用,老人於是對我說:「謝謝你來照顧我生意。你家要是有穿壞的鞋子,拿過來,我免費給你修。」那一刻,我非常希望家裡有很多穿壞的鞋子,讓我好來照顧他生意,可現如今哪還有穿壞的鞋子呀!
於是我只好過段時間就去他那裡買幾個鑰匙鏈和指甲刀。
還有一對在長安萬科附近賣烤紅薯的老夫妻,山東曹縣人,喜歡偎著紅薯爐邊擺攤邊聽豫劇。我時不時去他們那買點紅薯,順便跟他們聊一聊豫劇名家常香玉、馬金鳳等等。正是從他們口中,我得知馬金鳳原來是他們老鄉,山東曹縣人,也只有在聊起豫劇的時候,他們才會打開話匣子,臉上閃現出一絲神采。
路邊攤的烤紅薯,與擺在玻璃櫥窗里的烤紅薯相比,有著更誘人的煙火氣 圖片來源網絡
有一次我去買紅薯,前面的一位客人錢沒帶夠,問能不能下次補上。只見老婆婆先擺擺手,用很像河南話的曹縣話說了句「沒事沒事,都不永藝(容易)」,她旁邊的老漢沒有說話,只是配合著老婆,憨厚地擺擺手。
2
凡事皆有例外。在郭杜三張小學門口擺攤修車的一位老漢,就是我接觸過的眾多擺攤老人中,表情比較豐富,比較沒有「煙火色」的一位。當然,因為是修車人,「十指黑」還是有的。
這位修車老漢是位長安土著,每天在小學門口支個板車,板車上放著各類修車工具和一些輪胎。老漢黑紅臉膛(太陽曬的),煙不離身(雪茄似的粗黑的煙,我猜是他自己卷的)。他閒時手拿黑煙,跟一幫來他這乘涼或向暖的大爺們坐著閒聊,旁邊放著同樣粗黑的茶壺,忙起來的時候就把煙含在嘴裡用牙咬著,不耽誤幹活。他是我見過的人緣最好,最健談,也最不容易激起平常人憐憫心的一位擺攤老人。
修車攤 圖片來源網絡
我有一輛山地車,因此跟他常有交集。有一次車胎破了,我把車子推去讓他補胎。等他把內胎扒出來一看,才發現胎子被扎了兩個口子。我看他板車上有內胎,就說:「不行就給我換個內胎吧」。老漢瞅我一眼,說了句:「麼必要。你這都是名牌帶,結實著尼」。
又有一次,我的車閘鬆了,我以為是閘皮磨損,就讓他給我換閘皮。老漢直接說:「換撒換,有錢燒的。一調就行哩麼。不然還要我們這修車的干撒!」
最近,我的車閘又鬆了,我依然建議他給我換閘皮。老漢查看了下,還是那個意思:「麼必要,一調就行咧」。
我去的時候專門帶了些現金,因為老漢沒有微信和支付寶。等他調完車閘,我抽出其中一張5塊的給他,讓他不用找了。老漢一邊給我找了3塊錢,一邊一如既往耿直地說:「胡she,干撒咧麼,我好意思花不!」
3
這就是我接觸到的一些擺攤人。我跟他們接觸的最大感受是:作為顧客,我心裡想著他們能多收入一些;作為商家(如果擺攤人也能被稱作商家的話),他們卻堅持著「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原則。雙方都在商品交易這一活動中,感受到了濃濃的人情味。
路邊攤的手工鞋墊,物美而價廉 圖片來源網絡
可以說,生活對他們也是很「嗇皮」的,不會給他們太多甜頭,但即使是在路邊攤里討生活的諸多苦澀,也沒能磨去他們的淳樸、善良、同理心和自尊自愛的品質。
這是他們與生活的較量,無聲,綿長,有力。
作者:慎奪
陝光燈(shaanlight)出品
原創作品,禁止轉載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7/node214446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