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分。秋季節氣之四。漢代董仲舒所著作《初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記載:「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平分了秋色,早晚涼,晌午熱。
心緒變得平和,夜伴皎潔的月光入眠,晨隨涼風拂夢醒來。陽光好的時候,推窗藍天白雲,好一幅秋水長天、雲高天闊的風景。
我喜歡的秋,善感但不多愁。桂花香一座城,蟹黃溢滿舌尖,陽光溫和不燥,楓葉只待層林浸染。如果你願意啊,這將是一個喜悅的秋。
秋分,正是收穫的好時節。已經很多年沒在秋日時節回到故鄉,記憶里她還是金燦燦的樣子,玉米棒子又大又好,母親臉上舒展著喜悅的笑容。
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這是我最早對秋分的認識。秋分前後,母親最忙碌,秋季的玉米要收倉,來年的麥子要播種。那些年,雖然清貧,但因了等待後的收穫和種下的希望,日子也多喜悅。
母親沒有教給我什麼大的道理,她只是讓我深記,只要你埋下一粒種子,用心澆灌,耐心等待,時節會贈你滿室馨香。後來我在出版的書籍中寫下,走著走著就會遇見一樹花開。而今,我已離開村莊多年,但我知道,我是泥土與莊稼喂養長大的孩子,無論走向何方,泥土的質樸,莊稼的謙卑,在我的骨子裡未曾改變。
古老的節氣本就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所以,它應當與農事息息相關。只是在文人的筆墨下,節氣有了詩的風雅。
今年秋氣早,木落不待黃。陸遊筆下的秋分,早早而至,植物的葉子還沒有完全黃,就已紛紛零落。前半段的秋景描寫,轉念到「豈無一樽酒,亦有書在傍」。我喜歡他的一樽酒和有書在傍。微涼的秋風吹滿地落葉起,酒香,書香,真好。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這是李白的《秋風詞》之句。彈古琴時,恰逢秋日彈此曲,淡淡思念的情緒又上心頭。詩人的悲秋,傷懷中帶著美,猶如弱柳扶風、皎月岑寂。
習琴至今,所彈琴曲不多,但我深知,與那泠泠七弦,似有故人歸之情。
雷始收聲,為秋分一侯。不免憶起春分時節,一侯雷乃發聲。春日裡的雷聲,帶著溫柔的質地轟隆隆地來到人間,只是一個轉身,竟已秋分,雷聲止。這其中的喜樂光陰,真夠快。
居江南,多雨水。春分時候的雨,是朦朧的青綠色,伴著雷聲,像撐著油紙傘的江南女子。秋分時候的雨則多了幾分淡然,是江南的黛瓦色,猶如水墨一般,有一種向內的韻。
從春到秋,是輪迴的迴轉。秋分二候蟄蟲坯戶,還記得蓬勃的春日,蟄蟲驚雷聲而醒,如今,遊歷了春夏朝夕,秋深,小蟲亦開始蟄居,藏於洞穴中。自然萬物皆有生存法則,遵循天性,陰陽相諧,方長久安詳。
秋分三侯水始涸。秋天氣候多乾燥,降雨量遠低於春夏,所以,北方有些本來就少雨的地區,便有乾涸的現象。
秋分時節養生,當收斂閉藏,多食溫和的實物,人也應當忌燥氣。若說春夏是外放的行走,那麼秋便是內觀的行走。少言。平和。傾聽自我。
人若能時刻保持秋的氣度,食潔凈的食物,閱古書,少參與是非批判,多自檢精進,與人與物溫和,那人生便會從容、明亮許多。
秋分。
祝好。
文字 小隱
圖片 小隱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7/node214184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