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2019年5月,那是大學四年的最後一個月。
這張真的是我自己拍的!!
我不知道別人是怎樣,但是如果說起我的大學,四年的時間,通宵的遊戲、睜眼便是正午的作息、經常缺席的課堂和失敗被踹的戀愛應該就是這四年的全部了,總結起來八個字:
時光虛度,一無是處。
說起這些本該覺得羞愧的,但是幸好有一幫跟自己一樣混吃等死的室友們陪著,所以大家還能一起沒心沒肺的玩耍。那天打著遊戲,老李突然一本正經的問我:「猴子你打算畢業以後幹嘛啊?」
我愣了一下,這時才發覺不知不覺中大家都已經安排好了以後。孫聖要考公,老李要考研,王大眼直接就回自己家公司享受人生去了,所有人都在前進,環視四周,好像只有自己還停在原地。
「我,找工作吧」,我第一次沒有用自己的口頭禪「到時候再說」來回他,而這個時候離畢業也只還有一個月了,我才開始為以後發愁。
人都是要工作的吧,我想。
02
找工作的那段時間應該是這中間為數不多的歡樂時光了。我聽說人是一種很容易被自己的努力所感動的生物,不管是真的努力還是假裝在努力,反正我是真的喜歡上了那種周末一個人做公交去面試的感覺。
出入不同的寫字樓,瞎掰自己的履歷,跟不同的人聊很多有的沒的的東西,然後回來還跟大家吹噓一天的見聞,好像這樣的忙碌感就又可以讓自己沒有心理負擔的融入到集體當中了。
這樣的日子本該一直持續到整個大學生涯結束,但是直到那天遇到了劉先生,或者叫劉老闆以後,一切都改變了。
跟劉老闆是在學校的招聘會上遇到的,當時被同學帶著像是沒頭蒼蠅一樣四處亂轉,恰好轉到了他們公司的攤位。
我們簡歷都散光了,他看出了我們的尷尬和窘迫,先伸手遞給了我們張表格「就算沒帶簡歷也沒關係,留個電話吧。」,笑容滿懷生意人豪爽。
「好,好啊」,本以為那只是生活中的一個小插曲,但沒想到他之後真的又主動聯繫了我們,要了我們份資料,而幾天後的一個晚上,即便是作為夜貓子的我也打算休息了,卻沒想到收到了他的消息:
「有沒有興趣寫頭條號啊」
那後面還跟了一個笑臉,我看著眼前忽明忽暗的手機,翻出了大學四年在記事本里寫的一些殘障斷句,也許可以試試,我想。
03
上班以後的作息跟之前的完全不一樣,雖然公司是正常的朝九晚六,但是因為離著學校實在太遠了,一個城東一個城西,每天坐公交就要一個多小時,然後加上雜七雜八的事,基本六點半就要起床,但即便是這樣,卻很少會覺得累,我還記得自己第一天上班老闆對我說得話:
「你的文字很有靈氣,好好乾,我相信你。」
這就是被認可的感覺嘛?
那之後的工作辛苦而充實,我有了自己的一張小辦公桌,一轉頭就能俯瞰整座城市的景色,我還特地買了盆綠蘿擺在旁邊,拍照發了朋友圈。
一切都很好,只是要求寫的東西似乎永遠只有插著廣告的軟文跟雞湯,我有次也大膽的提了下意見,但是這次老闆卻是一反常態的強硬。
「我的,都聽我的」
「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想想還有點有趣,回來跟老李說,當時他正在打遊戲,頭也不回的回了句「天下的老闆都一個樣啊」,然後雙手離開鍵盤,看著爆炸的基地打出GG,而讓我沒想到的是,我的工作生涯只維持了兩個月零28天。
04
那天應該是7月末為數不多的幾個雨天之一,下班了公司的人事說老闆找我,我說啥事啊,她笑嘻嘻的回我,肯定是轉正的事啊,我笑了下,然後走進了辦公室。
「這裡是一份辭職申請,你看合適就簽了吧。說實話我感覺你可能不是特別適合我們公司,雖然你很努力,但感覺你的水準還是達不到我們公司的要求,為了不耽誤你的發展,我覺得就到這裡吧,也不用跟人事說了,待會兒收拾好東西就行。」
我只能僵著一張笑臉,「好的好的,我懂我懂,能理解能理解」,只是走出來時完全笑不出來了。
空無一人的辦公室,我打開電腦刪掉了之前存在文檔里的稿子,然後抱著我的綠蘿,在一個夏日的雨天結束了我短暫的工作生涯。
05
也許是因為賭氣吧,畢業又失業的我沒有去找別的工作,而是又自己註冊了一個頭條號,從零開始。
剛開始的第一個月,跟所有頭條的寫作者一樣,忙著過興趣認證、開原創權限,但是第一個月的申請被拒了,所以我一個月只賺到了問答的30塊錢,媽媽打電話每次都那麼多問題:
「你這個月是不是該轉正了啊?工資是不是比之前高了啊?我用不用再給你打點錢過去啊?」
我不敢跟她說你兒子被別人辭了,也沒要她的錢,只能藉口工作太忙掛了電話。
我想,我到底是在跟自己賭氣,還是拿這個當藉口繼續在混日子?就連我自己都不知道了。
那天下午,我仔細地看了這個月寫得東西,基本全都是從公司學來的雞湯文的套路,明明之前自己不是最討厭這種的嗎?
於是我改了個備註,所有的東西,從文章內容到題材風格,全部推倒重來。
而之後的發展卻順利的讓我有點難以相信,系統自動給開了原創加了黃V,也拿到了第一篇青雲,而所有的收益加起來一個月甚至比在公司上班時還要多一點兒。
夜裡,我又找到之前公司的頭條號,很有意思的是,置頂的是我走之前那天發的稿子,它拿了那個帳號的第一篇青雲。
我想,我應該是證明了自己吧。
06
記得在網上看過一段話:
小時候大人總會問小孩:是幹活累還是讀書累?一直不知道怎麼回答,直到有一天遇到一幫人卸貨,他們擦著汗,有說有笑,不停的搬卸整理,我突然明白了答案,不快樂才是累的。
好像有那麼一點道理,又好像沒有道理。
就像我現在的生活一樣,每天起床跑個步吃個早飯然後回來寫稿子,這中間的時間很自由直到晚上,吃完晚飯看點書找找素材跟靈感,然後睡覺,我不知道這樣的生活算不算是在混日子,但確實很快樂,即便有時候通宵趕稿到一兩點都不會覺得累。
之前老李跟我說他放棄考研要找工作了,因為他覺得就算研究生考上了也還是再玩上這麼三年,自己是個什麼料自己清楚,還不如早點下海去闖蕩闖蕩,我很高興,因為我覺得他一直有這個腦子,能找到自己的方向,走自己想走的路,我覺得他會成功。
而我不知道我這算不算找到了自己的路,因為我雖然喜歡寫作、喜歡文字,但卻不是什麼能夠堅持的人,我本質上還是那個整天在學校里隨波逐流、無所事事,甚至還有點社交障礙的頹廢青年,我從來不敢把文學又或是寫作當成我的理想將它宣之於口,因為我覺得自己似乎還不太夠格,配不上這樣說。
終
2019年9月17號,那天我膨脹的發了個微頭條說自己堅持不太下去繼續寫青雲了,但其實就是之前發的一篇稿子沒中而已,而我就覺得動力全無了。
所以,自己就是這樣脆弱、敏感又容易被擊倒的人。
那天發完微頭條有許多人過來安慰我、鼓勵我,這裡面有跟我談文論的孤崖青松,也有教我青雲寫作方法的青衣書生,還有從我身上看到過去自己的歷史飛揚,很多很多人,給了我鼓勵,當然也有很多人向我請教,幾十條私信只要是我看到的我也儘可能的把我的經驗再分享給他們。
當我回完所有看到的消息之後,已經是深夜了,雖然很累但卻是說不出的滿足,那是被別人認可的感覺。
有人向我傳授經驗,我也再向別人分享所得,一切似乎都變得奇妙起來,好像因為有了這些人的存在,頭條變成了一個溫暖的填充物,可以把我這樣的人填滿。
我不知道現在的自己算不算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但是我已經確定了我喜歡寫作,而這裡又有這麼多支持我的人,所以我可以不再羞於啟齒,我可以再毫無顧忌的說,
我喜歡寫作,我寫的東西想讓所有人看到。
它給了說出夢的權力,
這就是我與頭條的故事。
"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