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余華說: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只是走出了時間!
這個世界很大,而我們能抓住的東西太少。活著,本身是很嚴肅的事。然而為了畫一個更大生活的圓,我們每個人都成了一隻沒有腳、要不停飛翔的鳥。
生活,本來是什麼樣子的?我們期望中的生活又是什麼樣子的?如果以生活中極少的快樂甜蜜為支撐,你會勇敢地走完整個荊棘遍布的人生?
散文一直是我喜歡的文體,總覺得散文是可以隨時記錄心情的方式。無論是高興的、痛苦的、興奮的還是消沉的,似乎人生的每一個瞬間都能以此來記錄下來。我一直相信能時刻把自己的生活用散文的形式記錄下來,那這個人是對生活充滿熱情和激情的,這種熱情並不能因為文字里有傷感而消減。反而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更熱情似火,因為對生活的理解更透徹而醇香。
《此刻的溫柔》一書,將我們嚮往的生活展現的淋漓盡致,擁有此刻的溫柔之後,生活中的一地雞毛便也是美好回憶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算一地雞毛,我也要紮成漂亮的雞毛撣子。
對於該如何去讀這本書實在是沒什麼章法,只是淺顯地覺得可以捧著一杯冒著熱氣的花茶,或坐在陽光下陽台陰影里的藤椅里,慢慢地翻看;或如同小學生一般挺直腰一字一句細細地品讀。任何你喜歡的方式去感受字裡行間的感動、苦澀和遺憾,因為我們讀到的每一句話都是情感的宣洩,而這些同樣能勾起你的情感,給你的情感尋到一個傾瀉口。
一:人生如果可以成為一幅幅美麗多彩的畫卷,其實是種幸福!
《此刻的溫柔》感動的文字很多,但書里的每一幅圖片更親切。可以在文集裡放這麼多很清新、特色鮮明的圖片,可以看見運用這些文字的人的真與純。很多時候走過的路多了,生命或多或少都會背負上沉重。眼睛能看見的可不止都是美好的、快樂的,而最終落在紙上的是感恩,是懷念,是釋然。
這本書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生活,眼裡的花草、屋內的每一件擺設、寧靜獨立的房舍、飛鳥、高山、白雪,所有能看見的一切都是生活的色彩。和其它散文集不同,這本散文里每一幅圖片都很美,看著這些圖片會勾起你對文字的遐想。你會不由自主地猜測:這幅圖片里是怎樣的故事?它屬於哪裡?故事裡的人會是誰?於是你會發現,對這本書你已經充滿了好奇,你會感同身受地與作者一同行走。在品味別人故事裡體會不同的人生,寫樣的閱讀體驗不是很棒嗎?
二:如果人生是個圓,而完整的自己就是那條不可缺少的直徑。
亨利·門肯曾說過:「人活著總是有趣的,即便是煩惱也是有趣的。」
人為什麼會經歷的更多?因為我們有一雙腳可以走更多的地方,所以我們要背負這些收穫的;因為我們有一雙靈巧地手,它們可以描畫更多你能想到的。當拋開一切,生活糾結的你,你會發現生活最簡單的樣子。用最真實的腳步去丈量、用最敏感的雙手去觸摸一切能看見的時候,還有什麼是我們不能釋懷的呢?
我很喜歡第一章節里的那個關於「苦的糖」,很有意思的標題,初看能給你無限想像,細讀你會思索人生。因為不懂作者童年時覺得苦是最糟糕發體驗,長大了才知道包裹在苦澀里的是最純真的愛。因為成長,我們換取明白生活意義的代價,正是我們最美最純的友情、愛情和親情。
在這本書里你會一次次感受到生活的變化,在這些變化里讓自己變得更完整。
《此刻的溫柔》里是作者的生活,如今讀來喚起我對旅行的渴望。人生究竟是什麼樣子不重要,關鍵是你如何去規劃你的人生路。這個世界很大,我們的時間卻很少。當太陽升起時你在做什麼?太陽最後一抹餘暉消失時你還在原地嗎?想像一年四季般變換更替一樣精彩,我們需要的不過是再次出發的勇氣。
一個人的審美是態度是格局,是見過的千山萬水和閱人閱事無數。一個人的審美更是腔調是內在,是獨有的靈魂,最重要的,審美是不可複製的生產力。
這一生,恨晚的太多,總有那晚遇到的人,總有那腋下錯過的一朵綠荷,總有那光陰里最好的東西,悄悄從馬蹄下溜走了,一轉眼,老了,一轉眼,沒了,再一轉眼,一生,悄然過去了甚至連恨,都沒有來得及,沒有來得及呀。
是誰說過,或早或晚,會遇到一個真正屬於靈魂里遇到的人遇到了,得不到,就是晚。人生這麼長,又這麼短,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天長地久有時絕,和無聊的人在一起,再短的時候,也覺得煙波浩渺。
生命總是在有常和無常之間擺動。面對著生命的有常和無常,我們所能做的,也許是過好每一天、每一秒,去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去見自己最喜歡的人,把每一天當做生命中的最後一天去綻放,自渡彼岸。
一個人,一杯茶,看著陽光從天井悠然泄下……藤蔓爬滿矮牆,綻放著時光的碧綠,縷縷閒散的光,從窗欞間輕輕地折身進來,小心翼翼地照到翻開的線裝書上,生怕驚擾了誰似的……有時也去聽一段戲,《思凡》一曲,滿耳流金——這是一個人的小私光陰。
多數時候對生充滿欣賞與敬畏:其實看透人性深處的惡、懷疑、妒忌、絕望、深淵,但無論如何荼毒、傷害、打擊,一回頭,還能看到生命中的暖和好。那內心深處的美輕微顫粟,雖然開得慢了遲了,可依然會深情開放。
人都有一份孤獨,再繁華的熱鬧,有一顆冷心觀紅塵,但唯獨他,一眼洞穿你的清寂你的涼,一眼明白這世間所有的繁華不過是你和他身邊的過眼雲煙,他會在眾人之間一眼看到你,然後讀懂你,明白你,不似愛情,勝似愛情。
我們心裡有野獸,我們有不可遏制的瘋長的草和心魔。我們在暮春的黃昏遇到了自己喜歡的人,遠遠地走來,長衫飄然,書卷氣如此之濃,可是,已經是夏末了呀。
我有時是終日裡漫遊的白雲,極目蒼山外的春江花月夜,我有時是一幀宋元山水畫,殘山剩水間,有比時光還久遠的一派天真和蒼老。更多的時候,或許是古畫中閒逸的一筆,一番寂寥況味就那樣飄逸出來。多好啊——連我也猜不透我,我試圖拿出時光的放大鏡,卻發現它在光陰中碎成粉末,有好多時光扎得我流血,有好多時光又像翠鳥鳴叫,綠色的叫聲迷惑人好多年。更多的時光像啞巴,被安上了密碼鎖,連我自己都忘記了密碼。
拿起這本《此刻的溫柔》看看,你會發現,這樣的一路走過的碎碎念,就是最真實的人生。
"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