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條經典的人生哲理語錄,簡潔樸實中蘊含著大智慧

"

1. 書中自有顏如玉。放過煩惱,煩惱才會放過自己;忘記憂慮,憂慮才會忘記自己。心生歡喜,歡喜才會伴隨自己;充滿感激,幸福才會跟隨自己。感恩,讓精神富有;貪求,讓生命貧窮。真誠,讓人生靈動;寬容,讓心靈安寧。微笑,最高雅的修飾;傾聽,最有效的溝通;自信,最堅強的壁壘;學習,最有效的利器。

2. 人生財富:積極的生活態度。健康的體魄。和諧的人際關係。遠離恐懼。對未來充滿希望。堅定的信念。與人分享的能力。熱愛自己的工作。對所有的事物抱有開放了解的心態。嚴於自律。理解人的能力。經濟有保障。

3. 鷹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攫人噬人手段處。故君子要聰明不露,才華不逞,才有肩鴻任鉅的力量。雄鷹站立的樣子好像睡著了,老虎行走時懶散無力仿佛生了大病,實際上這正是它們取食吃人的高明手段。所以真正聰明的人要做到不炫耀、不顯露才華,這樣才有能力干大業做大事。

4. 自尊是一個人的脊樑,自尊是一種無畏的氣概,自尊是一個人必須必備的操守。自尊給人的生命提供的不只是一種依託、一種憑藉、一種支撐;還是生命永遠的充實、永遠的能量、永遠的精神動力。

5. 禪師將一杯水交給弟子說:「它是您的老師,努力跟水學習。」弟子:「跟這杯水學習什麼?」禪師說:跟水學習如何面對不同的空間。無論把水倒進怎樣不同形狀的容器,水就改為容器形狀,永不抱怨空間的改變。所以修心養性並不逃避現實而在融合社會。修心不夠才有抱怨和藉口,包容才是快樂!學會像水一樣!

6. 所謂正知正見,是指能幫助我們了斷痛苦煩惱的知識見地,依這種見地,我們將調整自己對世界及人生的態度和為人處事的方式,從狹隘、僵硬、矛盾重重到寬闊、溫柔、和諧圓融,從不傷害自己及他人及一切眾生,到幫助利樂一切眾生,從痛苦到安樂,從輪迴到解脫。

7. 恆復法師:佛教中有句話,叫做因上努力,果上隨緣。也就是說,在我們可以把握的部分盡力而為,至於最終結果如何,就順其自然而不是一味強求。倘能做到這一點,就不會構成什麼壓力了。任何一件事的成敗都是相對的,是可以轉化的。如果因為這種暫時得失造成壓力,不僅於事無補,還會因此帶來更多的負面作用。

8. 你若活在別人的眼裡,就會迷失在自己的心路上 。人生好像一盒火柴,嚴禁使用是愚蠢的,亂用是危險的。天空本是種風景,可是遇見你之後,它變成了一種心情。生活的主題就是,面對複雜,保持歡喜。

9. 不去追逐你所渴求,你將永遠不會擁有。不開口問,回答永遠是不,不往前走,就將永遠停留。讓心,在陽光下學會舞蹈;讓靈魂,在痛苦中學會微笑。認識一個人靠緣分,了解一個人靠耐心,征服一個人靠智慧,和睦相處靠包容。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10. 你看,這麼多人,這麼大的世界,我遇到了你,你也遇到了我,真好。你的過去我不願過問,那是你的事情。你的未來我希望參與,這是我的榮幸。低頭不是認輸,是要看清自己的路。 仰頭不是驕傲,是想看看自己的天空。

11. 『人生哲理』不可不醉,不可太醉。不醉,品味不出酒的妙處,進入不了酒的佳境,難以人酒合一,水乳交融。太醉,胡話連篇,醜態百出,失言失禮,傷己傷人,令人生厭。正所謂不可不醉酒中鬼才,不可太醉飲中君子。

12. 不可不飽,不可太飽。不飽對不住美食,太飽對不住身體。不能因為害怕肥胖超重,從而盲目減肥瘦身,一日三餐敷衍了事。但也不能胡吃海喝無所顧忌,大魚大肉來者不拒,撐得肚皮圓鼓鼓,惹得「三高」上身。飽中略餓,餓中微飽,乃養生之道、健康之本,少吃四成飯,多活二十年。

13. 不可不防,不可太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身處複雜多變的環境,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防備之心不可無,否則每時每刻都有可能受到威脅和傷害。太防,在拒絕別人進入自己心靈世界的同時,也把自己硬生生地擋在外面,成為一名空虛孤獨的行者。

14. 不可不圓,不可太圓。日中則移,月滿則虧。不圓則方,方則稜角分明,冷麵無情,傷人亦傷己。不圓與人難以相交,處事難以成功。太圓,處處時時算計人、防算計,使人不敢輕易接近,無異於自設柵欄,自砌高牆,拒人於千里之外。做人三分傻,不可太圓滑,外圓內方,方圓有度,才是處世之道。

15. 不可不察,不可太察。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不察,恐怕交上壞人;不察,可能做錯事情;不察,難免上當受騙被人利用;擦亮眼睛,不可不察。但是,太過精明會沒有朋友,太過苛求會找不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太挑剔永遠無法快樂滿足,該清醒時清醒,該糊塗時還得糊塗。

16. 不可不傲,不可太傲。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做人要有骨氣,有個性,不能逆來順受,不能低三下四,不能生活在別人的影子裡,不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當然也不可太傲,要隨和、大度、寬容,於浩然正氣中透出溫情敦厚、質樸無華。要窮,窮得像茶,苦中一縷清香;要傲,傲得像蘭,高掛一臉秋霜。

17. 不可不從,不可太從。規章制度面前,必須不折不扣遵循。但是,沒有主見地一味跟風,不加分辨地隨意苟同,沒有原則地隨波逐流,勢必喪失做人的起碼準則,淪為「太從」的奴隸。

18. 人生貴在真:真情義:貴時不濃賤時不淡。真誠信:富時不重貧時不輕。真厚道:順時不驕逆時不妄。真正直:升時不狂降時不斂。真涵養:面上不急心上不緩。真善良:予時不限取時不忍。真幸福:節日不大平日不小。真祝願:言語不長意味不短。真感情:貧賤不棄富貴不取。

19. 做一件事情,不管有多難,會不會有結果,這些都不重要,即使失敗了也無可厚非,關鍵是你有沒有勇氣解脫束縛的手腳,有沒有膽量勇敢地面對。很多時候,我們不缺方法,缺的是一往無前的決心和魄力。不要在事情開始的時候畏首畏尾,不要在事情進行的時候瞻前顧後,唯有如此,一切才皆有可能!

20. 煩惱與快樂是相對的,只有相互對比,才能顯出它的存在,如果沒有了煩惱,我們也不會感受到快樂。真正的離苦得樂是有智慧地用煩惱去顯出快樂,或是用智慧去化解煩惱,化解煩惱並不是把煩惱化解掉,是通過改變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讓意識製造出快樂的感覺來。 ——原覺禪師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7/node213909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