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上月圓,地上人圓,桌上餅圓。在中國人心中對中秋最簡單的期盼,是「萬物圓滿」,是「闔家團圓」。大家喜歡看中秋的月亮,因為心裡總有幾分想獲取美好、期盼世事完美無缺之意。
每到中秋,大家都能想到蘇軾那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但其實,蘇軾晚年也還是沒能共到「嬋娟」,一如他在《西江月 世事一場大夢》里寫到的「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落差之大,令人唏噓。如果說春節是一場歷經千辛萬苦也要回家過年的「全民遷徙式團圓」,那麼中秋節因為種種原因無法與家人團聚的那些人,或許才是成年人世界裡,不圓滿的生活常態吧。
身邊很多人都已經很久沒有和家裡人一起過中秋了:
「上大學以後就沒和父母一起過中秋了。」「畢業工作以後,也沒機會回去過中秋。」「除非是碰到中秋國慶重合的時候。」「中秋怎麼過?嗯,就不過了吧。」
月亮每29.53059天迎來一次滿月,而不圓滿的殘月才是黑夜的常態,正如成年人的生活一樣。我想有太多太多人,會選擇在中秋的夜晚裡,在喧囂的大都市裡,不懈耕耘。為了生活,也為了夢想,我們遠走他鄉,仗劍天涯。我們來到這裡求學,來到這裡工作,來到這裡生活。短暫的三天假期,給了加班、給了應酬、給了旅行、給了聚會,我們有一百個理由想家,卻也有一萬個理由不回家。年復一年,月圓人不圓。
成年人的世界,充滿妥協和無奈。就像凌晨三點辦公樓的燈火通明,與父母每每思念孩子無眠的夜燈,就像甲方或領導不斷奪命連環call,與父母電話里小心翼翼的一句問候,睡到天昏地暗的周末,與醒來燈火通明的寂寞。
有人說:「想要在人前看起來毫不費力,總要在人後非常努力。」我想,那些中秋節不回家的人,他們不是不想家,而是想擁有更強大的力量去守護自己的家。所以,他們奮力奔跑,迎難而上。所以,他們最終選擇和這個世界和解,去接受生活的不圓滿。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而我們之所以還願意熱情面對,不過是因為與稀鬆平常的苦難相對應的,還有稀鬆平常的漂亮。是早晨推開窗聞到的桂花香,是想念的人發來的中秋祝福,是陽台上那隻慵懶的貓,是多年不見的老友一個大大的擁抱,是夜空中悄悄升起的那一輪明月....
人生哪有完美的選擇呢?總是要在遺憾中領略圓滿。我們從分離的思念中領略相聚的幸福,我們從失去的悲傷中領略陪伴的深情,我們從遺失中領略曾有的美好。在這十有八九不如意的人生中,有家人和自己緊緊相伴,即使空間距離再遠,心中有家,就是萬物圓滿。
大概中秋節的意義就是不管你身處何地,是否有人作伴,那輪明月都會告訴你,只要心中有所羈絆,我們和愛的人就都不孤獨。今年的中秋節,給家人給自己送一輪「滿月」代替陪伴,打開咪咕閱讀,月餅配好書,和遠方的家人一起度過一個的圓滿的「閱」餅節吧~
「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祝大家中秋快樂!
"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