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一個朋友圈一片空白的人在一起大概會是這種感覺吧

"

大家好,我是夕語憶,情路躊躇,收穫感動,靜下心來,一起來聆聽回憶中的情感小故事

「和一個朋友圈一片空白的人在一起是什麼感覺?」這是知乎上一個有趣的提問。其實我也很好奇,特別想知道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感覺。當我們慢慢一直往下翻評論的時候,發現有這樣一個回答很有意思,這個網友他說「可能這個朋友圈一片空白的人極度的缺愛吧。」我內心微微一顫,仿佛很贊同他的看法。

我們大多數人都喜歡把自己的生活分享在朋友圈裡,讓朋友圈記錄下自己生活的點點滴滴。但我們身邊也會有一些人,從來不發朋友圈,而這些人我們暫且把他們稱為不合群吧

曾經有一個現代心理學家說過 「儘量跟一個從不發朋友圈的人在一起,因為他可能是一個非常可靠的人」我非常贊同這樣的看法,特別是男生不愛發朋友圈。

我幾年前在延吉認識的一個朋友,他的朋友圈就是一片空白。但這個人與別人有點不一樣,他是習慣性的不用朋友圈。

有一次我們坐在一起吃飯,我問他:「皓哥,最近怎麼沒看見你更新朋友圈動態呢,我都懷疑你消失了呢!」他一臉疑惑的回答我說:「朋友圈?我根本就沒有朋友圈呀!我又怎麼能發朋友圈呢。」我心裡嘀咕道:「真的嗎?現在還有這樣的人嗎?」又細想了一下,好像是啊,他沒有發過朋友圈啊。

後面我又問起他:「皓哥,你沒有朋友圈,你怎麼跟朋友分享東西啊?」他直接給我來了句:「發消息、打電話、接視頻都行,我沒有發朋友圈的習慣,我也不想把時間放在朋友圈上,有這時間我寧願去看點小說,聽聽喜馬拉雅故事。」聽完皓哥的回答,我覺得他說的挺真實的,「有那時間,我為什麼要把時間放在朋友圈上呢?」皓哥後來又跟我說到:「別人把他的生活分享到朋友圈裡,對你又起不到什麼實質性的作用,還不如去做一點有用的自己喜歡的事情,我本來就是一個不願意張揚的人,朋友圈對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像我的這位朋友皓哥一樣的人,可能會有很多。他們沒有發朋友圈的習慣,就像皓哥他自己說的一樣:「我本來就是一個不願意張揚的人,朋友圈對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說真的我反而覺得,在現在生活中不願意張揚的人越來越少了,這種人給人的感覺反而是越來越可靠了。

我在長春讀書的時候碰見的另外一個朋友,他也是朋友圈一片空白的人,不過他不是不願意發朋友圈,而是在刻意逃避朋友圈,他非常想把自己生活的點滴分享給別人,但這個別人不是熟人朋友而是陌生人。

我的這個朋友有很強的孤僻心理,總是怕在朋友熟人面前表現自己,而當他在面對陌生人的時候就顯得很自然。他特別喜歡玩微博,也特別渴望能有一個滿眼都是他的女朋友,他每天都會更新微博,在跟這些沒見過面的粉絲互動的時候經常是他最開心的時候。

我跟另外幾個朋友經常問他微博名叫什麼,想過去關注他,他都拒絕了,他說:「不想讓我們知道他的個人隱私。」

我們了解他,就沒有再去問過他這個事情。我們知道他性格孤僻、內心缺愛,所以也理解他的行為。他不僅不願意在我們面前展現他自己,還更不會讓認識他的人了解到他自己,他能在他自己塑造的世界中活的自由自在,但堅決不能允許被打擾,他也從來不會去碰朋友圈,因為朋友圈中的「朋友」兩字就是阻礙他心靈的一道堅實的牆壁

其實像這樣的人,他內心更缺愛,準確的說是更渴望愛,或許真的有一天,能出現一個人,打開他的心靈之門,讓現實的陽光照進他的心扉。

跟這樣的一個朋友圈一片空白的人在一起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我覺得就是兩個字,「可靠」,要不就是他給你的感覺是可靠的,再就是他正在尋找可靠,具體原因我們可以從他不發朋友圈的原因中看出來。

以自身為中心,有一個不願意張揚的個性,習慣性的不用朋友圈

跟我的那個朋友皓哥一樣,他就是一個不願意張揚的人,習慣性的不用朋友圈,他給人最大的感覺就是可靠。

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給朋友分享東西的時候,打電話、接視頻、發消息就行了,沒必要在朋友圈裡分享出來。」像他這樣不願意張揚,以自身為中心的人,絕對是一個腳踏實地人。

我們身邊像這樣的人越來越少了,我們可以看看,周圍哪一個不是虛榮心強的人,一有點什麼東西先發個朋友圈,唯恐天下人都不知道他乾了什麼一樣,反而像皓哥這樣的人就越來越少了。

我建議啊,沒事不要總是發朋友圈,有這個時間,我們可以用來干一些別的更有意義的事情。別人在朋友圈裡發的東西對你起不了任何作用,你在朋友圈裡發的東西給別人帶來的感覺也同樣是很小的。

性格比較孤僻,內心缺乏安全感,刻意逃避朋友圈

像我在長春念書時候認識的那個朋友那樣,他就是一個內心缺乏安全感,性格比較孤僻的人,他刻意逃避朋友圈,反而更加的嚮往於微博平台。他跟那些陌生的粉絲交流的時候,比與我們這些現實的朋友交流時更加正常。

其實一個陌生人更能給人安全感,曾經有人統計過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一個熟人跟一個陌生人站在你面前,你更願意把心事給哪個說出來。大多數人回答說,更加願意把心事跟陌生人說出來。這樣的例子就很能說明問題,一個陌生人更能給人帶來安全感。

我在長春認識的那個朋友,他其實想從你身上得到安全感,想讓你給他帶來可靠感,只是他不願意展示自己罷了。他逃避朋友圈,能在自己製造的世界裡自由自在,這又何嘗不是為了尋找一個可靠感呢?

夕語憶-感悟

朋友圈最深的含義就是在於「朋友」這兩個字,而那些朋友圈一片空白的人,要麼他自己能做到朋友的含義給自己給他人帶來可靠,要麼就是逃避朋友的含義去尋找可靠。

-END-

你們身邊有沒有這種朋友圈一片空白的人呢?

歡迎評論

謝謝大家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7/node213706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