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思月
小時候過中秋,
嫦娥的故事根本聽不進去,
心裡老想著月餅。
長大了過中秋,
月餅根本吃不下去,
心裡老想著嫦娥…...
現在老了,
月餅不吃了,
嫦娥也不想了,
開始琢磨兔子了……
紅燒呢還是清燉呢……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又是一年中秋月圓。
萬家團圓之時,中秋團圓飯下肚,老人小孩到樓下溜達賞月看熱鬧,萬家拜月,耳邊響起那首幾十年主旋律,中秋主打歌曲《十五的月亮》,微信里朋友圈中秋祝福霸屏,聊天窗口叮叮聲不斷,從昨天開始就是各種奇思妙想的美好中秋祝福。
有好友發來上述調侃的段子,記得是去年的升級版,去年的思月版是想當嫦娥懷裡的兔子。反正不是念想嫦娥就念想兔子,明年大概念想吳剛了。
啊,神州月圓,美好如約而至。月里嫦娥思凡間,人間舉杯齊邀月。月亮總是和我們同在。
02
拜月
記得以前拜月時,小姑子說要把美容霜拿出來拜月,月亮姐姐會保護每個姑娘年輕漂亮。那時心中恍然,月亮娘娘還有這本事?我白拜了二十多年……
好多年過去,每年拜美容霜的小姑保持本色,沒有變美,也是隨著歲月漸漸滄桑。每年都沒拜美容霜的我也是一樣,歲月長,我也長。
聽辦公室同事說,去年把工資存摺拿出來拜月,今年問他是不是猛增n倍,他說還是月光族,光的速度好似更快!
今年我準備把簡書介面翻出來拜一拜,希望文章數量明年翻幾翻,質量躍升幾個檻,靈感如泉涌,妙筆生花,每天保持日更頻率高質量輸出。簡書籤約,公眾號爭相約稿……
哈,簡直是睜著眼睛做美夢了。
夢可以做一做,書要自己讀,寫文章要燒自己的腦。天下並沒有神,握著你的筆,讓你閉著眼睛寫聞名天下的美文,讓你四肢發達,腦力不佳,卻成名作家。
多苦也要堅持下去,只有你才是你自己的神。
03
月餅節
熱熱鬧鬧的賞月拜月,人間圖的是熱鬧,圖的是喜氣。一年到頭,幾大佳節,其實都是儀式感,將平常的日子,貼個標籤,張羅出濃郁的煙火味,隆重的拜月,自有約定俗成的儀軌,拜神的供品就要張羅幾天才買齊,一年才吃一次的月餅,早一兩個月前就鋪天蓋地的大做廣告,全民購買,如人民幣流通。
節前串門親戚走訪,互相禮敬,禮相往來,更是增添了佳節的濃郁喜慶氛圍。月餅是最佳的送禮手信。
"佳節共賞天上月,中秋一品人間情。"
"月是故鄉明,情是親人濃。"
「花好月圓」。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月餅廣告無論如何走不出「月」和「情」,其實,都是人間自作多情罷了。
把平凡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有聲有色,折騰得紅紅火火,有理有據,有儀式感,有熱鬧的煙火,有歲月的烙印,有繽紛的回憶。活著,真得就要這份「自做多情」。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若無情枉一生。
月亮還是那個月亮,人,一代代,一茬茬,舉頭望月,拜的還是那個月亮。
月本無情,無欲則剛。
月缺月盈,皎月當空,天地無垠。人的一生如白駒過隙,月亮一直沒有代表誰的心。
04
為賦新詞的少年
我也曾經自做多情過。
記得背井離鄉到省城讀書,第一次出遠門的我,如魚得水,樂不思蜀,不知想家為何物。很多同學熬了十幾天扛不住,哭了,想家,我才醒覺,世界上有想家這回事?我咋不想呢?
第一年,中秋節到了,因為比較遠沒回家。
儀式感的造勢能力很強,我這個麻木的人,在各種渲染下,終於起了思鄉意,跟風,寫下了:「蘸著這樣的月光,一定有同樣的——鄉愁」。
詩很長,其他記不起來,只記得這一句。可能這句是最燒腦所以最得意的,所以至今難忘。詩登在學校校刊,語文老師在課堂上大大誇獎我,寫得有詩味。
搞得我一時很膨脹。
很多年後回首,其實月光無言,殺傷力無敵,一縷就會傷人啊,輕輕一蘸,就成了中秋下酒料了。
輕輕一蘸,就招惹了月神。
霽月當空,流年虛度。月依然,人已非。
圖片來自網絡
"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