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抱怨命運不公的時候,看看這兩個故事 !

當你抱怨命運不公的時候,看看這兩個故事 !

故事一、同一個公園

有一個人在春天走進一個美麗的公園,出來以後生氣地說:「這地方又髒又臭,我下次再也不來了!」

而另一個人也同時走進這個公園,出來後卻感嘆道:「簡直太美好了!到處都是鮮花,到處都是沁人心脾的芳香!

為什麼同一個公園會讓這兩個人有完全不同的反應呢?

原來,第一個人進去以後發現公園裡有很多狗屎,於是他為了證明這個公園很髒,到處尋找花叢下的狗屎,注意力全部放在了狗屎上,結果只看到公園的骯臟。

而另一個人卻漫步公園,眼睛總是在看那些美好的植物和風景,雖然他也看到了狗屎,但他總是繞開,因為他知道狗屎也會讓鮮花更美麗芳香,他將注意力完全地投入到欣賞春天的生機盎然當中,盡情去感受自然與生命的美好。

這個公園,就像徵著我們的世界。這兩個人,就代表了抱怨和感恩兩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模式,也代表了失敗與成功兩種不同的命運。不同思維模式會導致不同的行為模式,從而導致完全不同的人生,完全不同的命運。

【感悟】有一位智者曾說:看到即得到。看到什麼就會得到什麼,其實不是知識與智商決定命運,而是思維模式決定命運。最簡單轉變自己思維模式的辦法,改變自己生命的方法,就是「不抱怨」。

當你抱怨命運不公的時候,看看這兩個故事 !

故事二、同一場車禍

在一場車禍中,兩位倖存者都失去了一條腿。兩個人因為心態不一樣,講出的話不一樣,感受也不同。

親友探望的時候,一個沒有腿的人對他的親友說:「雖然命保住了,我的一條腿卻沒有了,以後的日子叫我怎麼過啊?」於是,他和親友的臉上都陰雲密布。

另外一個人,當有親友來看他的時候,他是這麼說的:「雖然我的一條腿沒了,但是我的命保住了,以後我們照樣可以過日子。」於是親友和這位朋友臉上都充滿著陽光。

遭受同樣的境遇,為什麼感受不同?就在於他們話裡有不同的「但是」。「但是」其實就是一種迂迴,在前言後語之間,它有承轉的意思——轉彎。比如,說起人生,可以說「我們努力了一輩子,但是我們碌碌無為」,也可以說「雖說我們碌碌無為,但是我們努力了,也問心無愧」,這就是心態。

說起自己的子女,我們可以說「孩子心眼好、身體好,但是工作不好」,也可以說「孩子就是工作不是太好,但是心眼好、身體好,他一定以後還有更好的前途」。

【感悟】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思維有不同的傾向性,有人習慣於消極的思維,有人習慣於積極的思維。我們總是要積極的,要有沖向陽光的一面,叫正能量;經常擔憂,哪怕就是在陽光當中,你也是只會看到陰雲,不會看到陽光燦爛。

所以我們要學會經常積極地面對人生,不要老是抱怨,有的人活一輩子就叫「怨婦」。不要經常不開心,因為我們還有明天。過去的就讓它過去,今天我們活在當下,未來靠我們今天來改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7/node213046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