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節奏不同,所走的道路也各不一樣。所以有些人高才早發,也有些人大器晚成。當然,這都是建立在這個人本身有本事有能力的基礎之上。如果不具備成功者的特質,那麼很大可能一輩子都碌碌無為甚至鬱鬱不得志。因此,人生不是一個急於求成的過程,遇到挫折的時候也不要悲觀。但有一點,我們要時刻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成為一支潛力股。人過40歲,拼的不是能力,記住8個字,早晚出人頭地。

、
都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但在大多數人心裡,諸葛亮依舊是個智慧的化身;
特別是他自導自演的一出空城計,實在是讓人忍不住拍手叫好。
諸葛亮不僅是個優秀的軍事家,還是個很有學問的教育家。
他臨終前為他兒子留下了一封家書《誡子書》,流傳至今成為經典讀物。
其中一句,說透了人生最高哲理: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意思是,不過分執著於名利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心中保持靜氣才能不被雜念左右,實現遠大目標。
現如今的社會,物慾縱流、喧囂忙碌,而我們自己也是越來越浮躁,每天像個機器一般只知道賺錢賺錢賺錢,內心卻是空空如也,對生活感到不如意。
這種狀態下,一定要讓自己靜下來,牢記這八個字,不然只能在名利之中迷失了自我,人生失去快樂。

1.淡泊明志
當你感到生活不如意或是陷入迷茫的時候,往往是因為你心中雜事太多、執念太深。
可能任何一件輕微的事都能夠牽動你的內心,左右你的情緒,這樣心事越來越多,只能讓你負重前行,卻找不到前進的方向。
所以我們要學會清除內心的雜事與煩惱,從容的應對一切困難。
王陽明說:饑來食之倦時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在該做什麼的時候做什麼事,用心專一,才不會感到迷茫。

2.寧靜致遠
人的一生,只有在冷靜的情況下才能反省自身並思考,做事也就更遊刃有餘,而心中浮躁,就不能正確剖析自身。
一個迷茫中的自己,又怎麼能實現目標。
心不靜,是不達;心不定,事不成。
人只有心靜了,才能冷靜分析情勢,做出正確的決策,而心靜之後做出的決定往往是正確的,也就離目標更進一步。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7/node206055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