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想創業,但他們似乎有一個同樣不創業的理由:我沒有錢,我要是有錢的話,怎麼怎麼樣......似乎只要有錢,他就一定能成功?馬雲的創業經歷告訴我們,沒錢,同樣可以創業,同樣可以創出一番偉大的事業。我們到今天還沒有成功,就是因為我們一直在為自己找藉口!成功者看目標,失敗者看障礙。 馬雲:沒錢的時候應不應該創業?三句話,點醒無數人!

1.光靠想像是不可能成功的
想法雖然重要,但是只有在實現了以後才會變得有價值。一個付諸實際的普通想法要比成千上萬個不去實現的天才想法實際得多。1995年,當時還是杭州一名教師的馬雲去美國公幹,機緣巧合之下馬雲接觸到了網際網路,第一次接觸到網際網路的馬雲瞬間就被征服了,他認為這是他可以奮鬥一生的事業。
隨後馬雲回到杭州,立即打電話給他的24個好朋友,大家都聚集在馬雲的家裡,馬雲表達了他打算在網際網路上創業的想法,馬雲的想法是有人會投資他或有人會跟隨他一起創業。結果很失望,沒有人願意投資,因為大家都不理解網際網路是什麼,他們不想跟隨馬雲,也勸馬雲不要這樣做,不過馬雲當時認定了這是自己的機會。第二天馬雲就辭職了,那時馬雲身上的積蓄不到1萬元,他從親戚那裡借了一些錢。一點一點的起步。
2.用行動戰勝恐懼
行動是治癒恐懼的最好良藥。最難的階段就是剛開始的時候。但在球開始滾動之後,你會變得自信,事情也變得簡單。1994年,馬雲開始創業,其間經歷過多次失敗,他最終才收穫榮耀和成就,站到了一流企業家的行列。儘管馬雲在讀書時並非好學生,但是他仍然認為,大學生最好別輟學去創業。另外,他認為目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並不過熱。但在他看來,目前創業的基礎設施並不完善。很多年輕人畢業的時候,腦子在想我進哪個公司好呢?進IBM好呢?還是阿裡巴巴好呢?其實都差不多的,在大公司裡面你只是一顆螺絲,但是一個優秀的老闆,他會告訴你很多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原則。
如果你想創業,30歲到40歲之間是合適的。20歲左右,完善你的知識結構,20到30歲要學的是體驗,體驗什麼呢?體驗災難、苦難、錯誤,沒有足夠的災難、苦難、錯誤、折磨,你是永遠不可能練出情商來的。 智商是可以讀書讀出來的,情商則是倒楣倒出來的。所以,30歲之前智商和情商有些基礎以後,再選擇自己去創業。
3.不要等到條件完美才去行動
如果正在等待時機成熟才行動,你可能永遠都等不到,就算你等到了,可能那時已經沒有你施展拳腳的機會了,因此你必須立即行動 問題一出現就去解決它。

不去嘗試怎麼才會成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7/node195693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