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極其荒謬!(黑白先生)

Wong Si ...| 2017-10-29| 檢舉

「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極其荒謬!(黑白先生)

「性格決定命運」應該是蘇格拉底最早說的這句話。現在經常有人引用,仿佛成了經典真理。同學錄里老師給我的留言就是這樣寫的,「XXX,性格決定命運,你應銘記在心,慎之又慎」。

「性格決定命運」,我認為這句話極其荒謬,是反個人主義的,它的隱寓是不要我們做「真我」,要迎合他人。圓滑的人固然走的很順暢,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越是看多了這些世故,越是想保有純真、簡單的自己。

其實,每個人都有倆面,一面是帶著面具被社會打磨的圓滑世故的假面,一面是卸下偽裝充滿了原始渴望的真實自我。不過面具帶久了容易長在臉上,讓我們忘記真我的存在…… 我認為,在現實的社會中,務必保持真我,即便挑戰再大,受傷再深。人若失去了真我的本質和肉身失去了靈魂有何區別呢?

我們完全可以在保持真我和世故圓滑中選擇一個堅定可靠,平衡有效的立場。同時,也可以出淤泥而不染。在自我經過試煉後,相信一定會從容淡定的面對世事滄桑和人情世故。所以,只有愚蠢的人說性格決定命運,真正決定命運的其實是頭腦、膽識和魄力。

「性格決定命運」之所以荒謬,還有一個原因是讓我們「認命」。就是說,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一旦註定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改變,這是一種外道的觀點,我不認命,因為我尚未知曉未來。

認命於命運的安排,過著被動的生活。不安分的人反而被排擠,被痛斥被視為異類。由於這種被動和宿命,每天過得渾渾噩噩的,大多數都是這樣的狀態。正是在這種安於現狀,平淡無奇中,奴性也在成長,沒了理想的我們就像被抽走靈魂的傀儡在苟延殘喘,在沒遠方和詩的生活中只能苟且偷生。

接受了命運的安排,其實等於放棄了自救。如果讓我給一個公式,那就是:自我認知決定命運---命運決定性格----性格決定生存質量。

什麼是自我認知?最簡單直接的定義: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更通俗的說,就是說「知道自己是哪根蔥」。自我認知較好的人,能夠準確地知道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火候恰當,這個「度」把握得正好。

其實一個人對自己能否充分的認知,清楚明白的能夠了解和認識自己的優劣勢,做自己最喜歡最擅長的事,不顧一切的去追求、把它做到極致,沒有不成功的道理。事業比較成功,命運自然也就得到了改變。

那麼命運怎麼決定性格呢?前面說了,關於「我是誰」的自我認知異常重要,自我認知就是活出一種精神、良好的修養:無論什麼時候,學會保持平靜,駕馭情緒,不讓壞的習氣占據上風。一旦壞習氣減少,性格就可以得到重塑,命運也會隨之改變。生存質量也相應提高。

愚蠢的人還在說性格決定命運,性格其實只是一個人的思維引導的外在表現,思維方式和三觀的塑造不同,決定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從而決定我們的做法。我們要想人生往好的軌跡轉變,那就需要重塑自己的思維方式和三觀,改變現在的不滿意。 這就是我想說的:自我認知決定命運---命運決定性格----性格決定生存質量。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7/node169311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