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四觀」來看人是否可交,「觀人於臨財,觀人於臨難,觀人於忽略,觀人於酒後。」這深入人性的四個方面:愛財是否取之有道,臨難是否從容鎮定,辦事是否漫不經心,酒後是否放任自流。有分寸感就不貪,有意志力就不怕,有責任心就不懶,有自控性就不亂。
不管你有多麼真誠,遇到懷疑你的人,你就是謊言;不管你有多麼單純,遇到複雜的人,你就是有心計;不管你多麼專業,遇到不懂的人,你就是空白。所以,關鍵不是你不夠好,而是你沒有遇對人。別太在乎別人的評價,懂你的,不用解釋,不懂你的,不需要解釋,做好自己。你不可能立刻強大,但儘量快樂!
人生逆境時,切記忍耐;人生順境時,切記收斂;人生得意時,切記看談;人生失意時,切記隨緣;心情不好時,當需涵養;心情愉悅時,當需沉潛。
人有時候總是願意去相信一句話:生活在別處。你們很輕易地放棄一份工作,很輕易地放棄一段愛情,很輕易地放棄一個朋友,莫不是因為這種相信。可惜人要到很久之後才能明白,這世上並不存在傳說中的「別處」。
有些忙碌,是自己倒騰的;有些勞累,是自己折騰的。拚命追逐本無謂的東西,我們漠視了心靈的平靜。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能受苦乃為志士,肯吃虧不是痴人,敬君子方顯有德,怕小人不算無能,讓三分心平氣和,欲進步需思退步,若著手先慮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應有餘步。
人生有四苦:一是看不透。看不透人際中的糾結、爭鬥後的隱傷,喧囂中的平淡、繁華後的寧靜。二是捨不得。捨不得曾經的精彩歲月,居高時的虛榮、得意處的掌聲。三是輸不起。輸不起一段情感之失,輸不起一截人生之敗。四是放不下。放不下已經走遠的人與事,放不下早已塵封的是與非。
智者不銳,慧者不傲,謀者不露,強者不暴。心越沉穩人越平和,人越多能越低調。智者懂得收斂自己的光芒,不會肆意賣弄;慧者懂得謙卑律己,不會孤傲自我;謀者懂得恪守己心,故不惹無故麻煩;強者不隨意招搖,內心強大無畏他人評論。
每一條路的盡頭,都是一條新路的起點。人生的路,既是用腳在走,也是用心在走。當腳下的路走不通時,只要不停下心的腳步,就能走出一條新的路。
每每看到塘邊的釣者,就感到一種沉靜。那些善釣者,即便是魚上鉤後,也有一股靜氣。他們不會用力猛提,而是隨了魚勢,來回搖動,慢慢提將上來。這樣,再大的魚也不得脫。他們知道若用猛勁,很可能就魚走竿折。凡事順勢而為,不急躁,緩取慢圖,才取事半功倍之效。
有一種社交低能是,幫別人的忙時,比服務自己更加謹慎,甚至覺得是本分。自己卻從不敢麻煩別人,一是欠人情覺得有壓力,二是害怕被拒絕。逐漸演繹成靠幫助別人來維持友誼,隨時擔心感情崩潰。其實這也是情商太低的緣故,畢竟真正為難你的人,也不是什麼好人。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