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的根源都在自,生氣,是因為你不夠大度;鬱悶,是因為你不夠豁達;焦慮,是因為你不夠從容;悲傷,是因為你不夠堅強;惆悵,是因為你不夠陽光;嫉妒,是因為你不夠優秀。凡此種種煩惱的根源都在自己這裡,所以,每一次煩惱的出現,都是一個給我們尋找自己缺點的機會。
人生,有多少計較,就有多少痛苦;有多少寬容,就有多少歡樂。痛苦與歡樂都是心靈的折射,就像鏡子裡面有什麼,決定於鏡子面前的事物。心裡放不下,自然成了負擔,負擔越多,人生越不快樂。計較的心如同口袋,寬容的心猶如漏斗。複雜的心愛計較,簡單的心易快樂。
人生無悔便是道,人生無怨便是德。得到的要珍惜;失去的就放棄。過多的在乎會將人生的樂趣減半,看淡了,一切也就釋然了。執著其實是一種負擔,甚至是一種苦楚,計較得太多就成了一種羈絆,迷失太久便成了一種痛苦。放棄,不是放棄追求,而是讓我們以豁達的心去面對生活。
人生有度,過則為災,做人不必刻意,做事不求完美。功不求盈,業不求滿,花看半開時,酒飲微醉處。可以清高,但要有寬容之心,否則就是孤傲。可以仁慈,但要有果斷之舉,否則就是軟弱。可以強勢,但要有所敬畏,否則就是暴戾。
有財,要懂得節儉,否則就會奢侈。有識,要懂得謙虛,否則就是驕傲。尊貴,要懂得謙卑,否則就是刁蠻。凡事有度,話不可以說盡,要把握分寸,事不可以做絕,要留有餘地。人生無完滿,缺憾亦是美,優雅的人生,是閱盡世事的坦然,是滄桑飽嘗的睿智,是過盡千帆的淡泊。
聰明的人懂得,該說的時候要說,該啞的時候要啞。睿智的人懂得,該進的時候要進,該退的時候要退。智慧的人懂得,該顯的時候要顯,該藏的時候要藏。於事,要三思而行,勿亂,於情,要痛後而放,莫恨。於欲,要持中有棄,勿執,於求,要塵中不染,勿貪,凡事當有度,做人應知足。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