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闆或者經理都是從銷售做起的,因為做銷售可以了解市場最基層的信息,可以鍛鍊人的意志力和耐心。
李嘉誠曾經說過:我一生最好的經商鍛鍊是做推銷員,這是我用10億元也買不來的。
從李嘉誠身上我們也學習到很多關於銷售的經驗,其實,一切的商業都有其背後的原因。銷售也是如此,看看叱吒商場幾十年的李嘉誠是怎樣做銷售的?
一、市場調查
我覺得這是每一個銷售員的必備基本技能,無論你是做什麼銷售,你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把貨賣出去。就像李嘉誠說的那樣,你要把你的客戶調查得清清楚楚,對他非常的了解,你才能跟他有進一步的交流。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銷售?他在客戶交流的時候,好像跟客戶很熟悉,客戶的一切喜好他都了如指掌,客戶有哪些關係網絡他也很清楚。你開始還以為他跟客戶是朋友,後來才知道,原來他是對客戶的信息做過調查,做足了準備,才能跟客戶談得那麼好。
如何做市場調查?
其實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也給大家例舉了一些方法:
我給你提一個最有效的辦法:跟用戶或者潛在用戶聊天。其實,這一點,小米就是這樣做的。小米公司的設計師每天都逛在論壇里,看看用戶都在抱怨些什麼,哪裡可以改進,哪裡做得不好,都是發自用戶的聲音,這樣做出來的產品用戶怎麼可能不喜歡呢?
所以,如果,你是做母嬰用品的,你就和媽媽們聊天,她們的真實需求都會說出來。你可以找一些媽媽群,然後再找到裡面最有代表性的,說話比較有分量的人獲得相關信息。
二、充分了解自己、充分了解競品
充分了解自己,是說要了解自己的產品有什麼優缺點,自己的公司是怎樣的公司,有什麼樣的企業文化,對於競品來說有什麼優勢,如果你作為對方的話,你選擇你產品的理由是什麼?
充分了解競品,是說要把和自己同類型的公司了解清楚,競品公司的產品了解清楚,競品公司一般都有些什麼促銷政策,對於你自身來說,競品公司有什麼樣的優勢,有什麼樣的缺點。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在這裡,要提醒一點,在向客戶介紹產品時,不要惡意詆毀競品公司,這樣會讓顧客反感。你可以把自己的產品和競品的優缺點都列出來,讓客戶自己衡量。
其實,這裡也可以用到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模型:SWTO分析模型。SWTO分析模型就是分析自己的和競品的優勢、劣勢;自己和競品的機會和威脅。
三、站在用戶角度思考問題
我看過李嘉誠的分享,他說過,做銷售永遠要問3個問題,這3個問題,我們做銷售的也應該牢記在心。
我為什麼值得別人幫助?
顧客為什麼要幫我轉介紹?
顧客為什麼要向我買單?
這個有點像同理心,就是時時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是我們都聽起老繭的換位思考,但道理人人都懂,卻沒有幾個人能做到,做到的人成功的機會又增加許多。
結合自己的產品實際情況,回答好李嘉誠提的這幾個問題,你已經幫客戶解決了一大半的問題。
如何增強自己的同理心,更好的從客戶角度思考問題?
1.跟別人指路
指路?你張大嘴巴,你可能會說,你在說笑嗎?指路怎麼可能增強同理心?
你回想一下,你的朋友到你家來玩兒,你就告訴他,看到某某商店了沒,到那個商店往上走就到啦。其實,你的朋友可能根本就不知道那個店在哪裡,然後他也不知道再往上走多遠才對,萬一剛好那個地方又有叉路口,就更暈了。所以,為什麼一般的人指路都指不好。
你應該怎麼做呢?
你應該先問他現在看到的是什麼,有沒有可識別的標誌,然後再從你的記憶中匹配位置感,告訴他再往前走300米,看到什麼,又右拐,又走200米就到了。你要把自己想像成那個找不到路的人,才能把路指得清楚。
四、增加客戶群基數
你所拜訪的客戶不一定每一單都成交,所以你拜訪的客戶越多,你成交的機率自然也會增加。不過,我認為你也不是盲目的增加客戶,而是要有針對性的拜訪客戶,才能提高效率。
我有一個同學在廣告公司上班,他的老闆就是做銷售出身的。他的老闆當年在他們市裡是數一數二的銷售,據說,到目前,都沒有幾個人能超越他老闆。
他老闆用的方法就是,勤奮,增加拜訪量。他們老闆到現在都時時教育他們:我跑一家不成功,那我跑20家會不會多一絲成功的希望?那我一個人跑200家呢?總有幾個要跟我合作吧。
所以,首富的經驗還是相當可靠的,值得學習。
五、藉助他人的力量
我覺得藉助他人的力量這一點,不光在銷售中適用,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適用。就連馬雲、雷軍都說過,我自己不行,但是,我要找比自己厲害的人跟我一起干,才有成功的可能。
不過李嘉誠所說的借力重點是說要和同事齊心協力,共同完成目標。
這一點也是不可否認的,你試想一下,你獨自去談客戶,談合作,和你跟同事一起配合著談,效果肯定是不一樣的。
六、做好人情、做透人情
什麼要跟客戶交朋友啊,讓對方信任你啊,都是在講人情,也就是客情關係。
同樣的產品,同樣的價格,同樣的知名度,如果你跟客戶關係比跟競品的關係好,客戶選誰?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7/node155407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