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中餐館每年賺100億,靠一個秘訣全球開2000家門店,卻發誓永不入駐中國!

在中國,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等西式速食隨處可見,它們賺的盆滿缽滿,甚至還擠壓中餐市場!讓黃燜雞、蘭州拉麵痛不欲生!
然而,同樣的是在美國,這家叫做「熊貓速食」的中餐連鎖店也遍布美國大大小小的城市。
有美國朋友甚至會說「 你吃過熊貓速食沒? 簡直太好吃了!」
目前, 熊貓速食幾乎每週還都有三家新店開張,遠遠超過本土速食巨頭漢堡王的開店速度!年營收20億美金!
這家專賺老外美金的熊貓速食,靠著陳皮雞、宮保雞丁和炒麵這樣的中國家常菜,提升了30%的營業額,
成為 美國最大的中式速食連鎖店!目前已在 全球開店2000+家,包括美國44個州、墨西哥、加拿大、杜拜、韓國、日本!
更被稱之為「 美版沙縣小吃」。
究竟這個餐廳為何這麼流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其成功的秘訣!
「熊貓速食」如何誕生?
熊貓速食發展歷程堪稱經典移民故事。
程正昌出生於中國台灣,少年時代隨家人移居日本。父親程明才在一家唐人街中餐館當廚師。
當時,成績平平的程正昌逐漸意識到自己在日本發展前途暗淡。於是在1966年,18歲的程正昌孤身來到美國,
入讀堪薩斯州貝克大學。初來乍到,英語不佳,只能選擇攻讀數學專業,因為這門學科對英語要求不高。
大一暑假,程正昌在一家中餐館打工,大二那年,程正昌結識同系香港師妹蔣佩琪,兩人逐漸擦出愛情火花,
隨後一起進入密蘇裡大學讀研。程正昌獲得應用數學碩士學位後,前往洛杉磯在親戚的中餐廳幫忙,蔣佩琪則繼續深造。
在中餐館打工時,程正昌發現美國人對中餐永遠胃口大開,附近一家中餐館每道菜都放豆芽,
每天能賣出40多公斤豆芽,生意好得出奇。
1973年,程正昌全家移民到美國加州的帕沙迪納市。想到有父親這名專業廚師,加上自己多年打工經驗,
開辦一家中餐館不成問題。打聽到帕薩迪納一家餐廳倒閉,程正昌立刻四處籌款將其買下,開辦自己首家中餐廳「聚豐園」。
父子倆雄心勃勃要打造「中式菜館的麥當勞」。
處在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中美關係正常化的年代,中國政府向美國贈送首對國寶大熊貓。
於是在手下一名侍者建議下,「聚豐園」有了英文名稱「 Panda Express(熊貓速食)」。
於是在1983年,熊貓速食在加州的一個商場中開出了第一個餐廳,1985年增長到9家,1997年達到254家,營收達1.78億美元。
從這時起,熊貓定下目標要成為10億美元級的企業。2010年熊貓目標達成,銷售額為10.69億美元。
靠4個大招全球開店2000家!
在創業初期,為了幫助美國顧客大膽嘗試中餐,熊貓速食建立一條獨特的「 試吃機制」,每位顧客在購買前都可以試吃所有菜品,
哪怕嘗遍了所有菜品然後離開,它幫助熊貓速食度過了艱難的品牌建立期,同時也摸清了顧客喜歡的口味。
即使顧客嘗遍了所有菜品然後離開,這個機制也要堅持執行,並一直沿用到今天。
事實證明,「熊貓速食一開,第一個月就賺錢了。1985年我一口氣開了四個店。生意就這樣一路地做上去了。」程正昌說。
一個中國速食是如何殺入美國市場的?程正昌靠的是這4個大招:
1、改變刻板印象,中餐廳≠髒亂差
但在老外眼中,中式速食一直以來是不太符合口味,而且髒亂差!於是,程正昌為熊貓速食做到了四個「統一」:
統一菜式、統一招牌、統一裝修、統一服務。為實現標準化,還剔除了多道菜品,最終只保留受美國人喜歡的十餘道菜品。
程正昌為了讓老外了瞭解真正的中國餐飲文化,特意將餐館布置得簡潔雅致,再也不是髒亂差,烏煙瘴氣,打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品牌形象。
2、抓住老外口味,推出爆款菜品
熊貓速食 抓住了美國人最喜歡甜酸且略帶一點辣的口味,以鮮明的中國特色融合美式風味。
「陳皮雞」一經推出便成爆品,美國人到店必點,銷售額一度占據餐廳總營收的30%。
每到中國春節,熊貓速食還會特地推出「中國風」外賣包裝。
3、藉助高科技
妻子蔣佩琪電子工程學博士出身,便想著藉助高科技,將資訊化管理系統引入餐廳。
其研發出的餐飲管理系統軟體,投入使用可以讓點餐變得簡單、門店之間可互相分享資訊外,
還可自動追蹤庫存、自動添購食材、控制資產、廚餘浪費問題。
餐飲管理系統
4、愛護員工,減輕員工壓力
在熊貓餐廳,新人起薪每小時9.50美元,經理助理的職位是每小時14美元。
員工福利還包括醫療、帶薪病假、帶薪休假、公司資助的大學課程等。
「速食店是我們的生命。我如果對員工好一點,員工心情好也會對顧客好一點 。」程正昌說他有這個自信,
別說現在管七千個人,就是管七萬個人都沒有問題。他的目標是要開一萬個店,這樣可以讓自己和員工的壓力都大一些,
工作也會更出色一些。
從此,程正昌的事業一發不可收拾,2002年度甚至開了108個新店。如今熊貓速食在全球已經有2000多家門店,
平均每週就有3家新店開張,而且家家都賺錢。老外都說:熊貓速食的某些優勢像極了麥當勞,它便宜、乾淨、美味又便捷。
穩紮穩打的發展策略
熊貓速食發展至今沒有負債,只在1983年有過一次50萬美元的貸款記錄。
「 做了四十年餐飲,我們沒有拿過投資人一分錢。」從做餐飲這行起,程正昌每開一家店,都要先贏利,
再用利潤去發展。開始時基本30萬美元到50萬美元投資一個店,通常三年內可收回投資。
其實對於熊貓速食前景悲觀的聲音一直沒有停止。但是熊貓速食卻一次次用不斷增長的門店數量,
不斷上升的營業數據打消了人們的疑慮。 毫無疑問,程正昌正在打造自己的餐飲王國。
而程正昌的成功,也會為想走出去的中國速食企業提供更多的對於未來美好的想像。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7/node149917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