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位來自阿里巴巴 iDST數據科學與技術實驗室的頂級專家,為大家奉上精彩的 「NLP快速入門實戰特訓班」。你不信?登陸看看就知道。
雷鋒網按:美國太平洋時間周二上午 10點(北京時間凌晨 1點),Facebook年度開發者盛會 F8正式在聖何塞召開。按照 Facebook此前發布的議程,在為期兩天的議程里,一共安排了 50多場研討會,涉及了 Instagram、Messenger、Oculus、WhatsApp,以及人工智慧等,而在首日的 keynote上,重點則放在了 AR、VR和 AI上。

整體來說,在 AR方面,Facebook推出了一款 AR平台、兩款 AR工具;而 VR方面則推出了 VR社交平台——Facebook Spaces,目前還是 Beta版;此外,Messenger平台也升級到了 2.0版本。
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這次的 keynote具體講了啥!
AR:一款平台、兩個工具
在總共一小時 20分鐘的演講中,關於 AR的內容就占據了 40分鐘的時間,這也似乎是在給業界釋放一個信號:Facebook不僅在 VR上做出了大量的投入,在 AR領域也沒閒著。
Camera Effects
大會伊始,扎克伯格就發布了 AR平台——Camera Effects,他還直言,AR將成為下一代計算平台。

那麼 Camera Effects都有什麼功能呢?
據雷鋒網了解,它可以讓用戶隨意在其 APP的相機上編輯捕捉到的內容,甚至能把 2D圖片轉換成 3D效果,整個畫面看起來更加生動,值得一提的是,Camera Effects還可以添加貼紙到 Instagram的照片上(有抄襲 Snapchat的嫌疑,哈哈!)。
Facebook CTO Mike Schroepfer在現場詳細介紹了這一平台背後的技術。他表示,該平台集成了實時追蹤物體位置的功能、SLAM算法、機器學習以及圖像識別等,所以綜合來看,其功能是要遠遠強於 Snapchat的。
現在,開發者已經可以開始申請這一平台的 Beta版,而且後續將逐步向開發者開放。
AR Studio、Frame Studio
除此之外,Facebook還發布了一款面向開發者的工具 AR Studio,開發者可以使用這款工具來開發 AR內容,這款工具可以實現各種動畫效果,例如,你你可以用它來根據手勢、面部表情設計一些效果。
Frame Studio則更像是一款為有藝術追求的開發者而定製的工具,使用 Frame Studio可以上傳簡單的靜態重疊圖像過濾器,而且還能在 Facebook Camera中顯示給朋友或粉絲。整個操作過程也非常簡單,你不需要懂代碼,只需上傳一張圖片就可以使用。
當然,這些平台和工具不只是針對圖片和視頻來實現 AR效果,它們也可以增強遊戲和項目的體驗。扎克伯格還在現場展示自己對 AR的憧憬——只需要使用一個手機相機視圖的環境和使用它的螢幕來實現各種 AR功能。
VR社交來了——Facebook Spaces(Beta)
在去年的 Oculus Connect大會上,扎克伯格向大家展示了 VR社交的一些場景,到了今年,Facebook正式端出了這個平台的 Beta版。
Facebook Spaces這款應用現在已經免費登陸 Oculus Rift。

這款產品與去年的演示的功能有些類似,用戶可以化身成虛擬人像在 VR空間和好友進行多種多樣的社交活動。但也新增了許多功能,主要包括以下這些:
用戶可以使用自己的 Facebook照片來設計自己在 VR里的虛擬人像;
可以在 VR里和朋友分享美好回憶,平面的和 360度的影像都可以;
一起創作 3D物體;
記錄和朋友一起在 VR里的旅程,包括自拍;
在 VR里和朋友通過 Messenger視頻通話,即便對方沒在用 VR也可以。
AI驅動的 Messenger平台 2.0
在 keynote環節的最後,Messenger負責人 David Marcus還公布了 Massenger的最新數據,並且正式宣布了 Massenger 2.0版本:
它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聊天應用之一,目前已經擁有 12億月活用戶;
MessengerFacebook的平台上接入了 6000萬商家,其中 80%都已經對聊天應用提供了支持。
Facebook的一大目標就是讓這些商家通過 Messenger更成功,為此去年他們推出了聊天機器人(chatbots),讓用戶像和真人一樣和機器人聊天,然而接受程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

但 Facebook並沒有拋棄聊天機器人,而是圍繞自己的目標設計更好的功能。此次發布的 Messenger平台 2.0主要更新了四項功能:一個發現按鈕,聊天擴展,智能回復和 AI驅動的外賣。
商戶最想要的就是導流,所以 Facebook打造的第一項新功能是發現,點擊右下方的一個圖標,用戶可以查找到附近商家和流行的聊天機器人,點進去就可以進行進一步的溝通或是下單。
第二項功能是聊天擴展,通過聊天擴展多個用戶可以同時和商家進行交流,這樣聊天機器人的入口也更多了。例如,當你在群里和朋友聊天時,想要分享一個最新專輯給朋友,就可以點擊 +這個圖標,選擇 Spotify,輸入專輯名,點擊群發,它就會向群里發送出一個 Spotify的聊天機器人。
而如果商家不想要一個完整的聊天機器人,但又想更好地和客戶溝通,Facebook提供了另一項 AI驅動的功能叫智能回復。基本上就是一個簡化版的聊天機器人,比如用戶可以問 「你們幾點開門?」,商家不用每次都去回復一下,只需設置好智能回復,就可以讓它代勞了。
還有一項 AI驅動的功能是外賣,這次 Facebook在 Messenger里深度整合了 delivery.com的外賣服務。比如這樣一個場景,當你和朋友在聊晚上吃什麼時,Messenger前段時間推出的 「M Suggestions」推薦功能就會推薦你在自己喜歡的餐館下單,然後從選擇吃什麼到支付都可以在這裡完成。而且這樣的推薦會隨著使用變得越來越智能。
這是第三方服務首次進入到 Facebook的 AI系統里。Facebook也計劃拓展更多第三方服務。
除了上面這些,Facebook還為 Messenger更新了更多遊戲功能,包括挑戰好友的一些遊戲。此外還有 Messenger Codes,用戶通過掃描二維碼就可以連結到商家或是添加想關的聊天機器人。
這麼多的新功能,邊叫外賣都整合進來了,可見 Facebook對 Messenger的野心和微信一樣,都想變成你一站式的網際網路服務入口,不過能不能成功就一定了。
AR、VR和 AI就是 Facebook F8大會首日 keynote的所有內容了,這幾款新產品有沒有達到大家的預期呢?
雷鋒網劉芳平對此文亦有貢獻。
最近,IBM內部分享了一份「2017年 AI /認知計算趨勢報告」(AI / Cognitive Computing Trend Report.2017),主要分析2017年人工智慧和認知計算的發展趨勢、市場機會、挑戰和技術驅動等。回復「0417」獲取原文 PPT。
「新智造成長榜」 是由雷鋒網和 GAIR共同推出的最具權威性的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創新公司榜單,目前已經舉辦至第二屆。
我們希望通過 「新智造成長榜 2017」發現那些具有 「三年十倍 「成長性的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創新公司,它們代表著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領域未來的發展,或許也是顛覆人類生活的締造者。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