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最艱難的時刻,他們也曾失聲痛哭!

作者:小艾

微信公眾號:xiaoshangbang 微博號:小商幫

版權申明:本文為小商幫原創,轉載請務必添加來源和作者

小商幫:企業經營,戰略,管理知識共享平台

創業的艱難遠比表面看到的光鮮要多的多,在創業的過程中,資金,市場,人才,管理,人脈,各種各樣的問題會讓創業者時時會有舉步維艱的感覺。

小商幫科技(公眾號:xiaoshangbang)根據一些資料,整理了一些大佬們在創業最艱難的時刻是怎麼挺過來的,仔細研讀,原來大佬們能有今天的成就都非常的不容易,最艱難的時候,他們也曾失聲痛哭。

1、華為任正非:做了半年噩夢,夢醒時常常哭

1987年,43歲的任正非在南油被人坑了200萬的貸款,而妻子也在各種家庭矛盾中與他分手。

遭遇雙重打擊的任正非甚至沒有來得及悲傷就要重新開始起步。因為他有一兒一女,還有退休的老父母,以及6個弟弟妹妹需要照顧。

迫於生計,任正非不得不開始了創業,靠著21000元資金創立了華為,最初兩年,公司主要是代銷香港的一種HAX交換機,靠打價格差獲利。一個偶然的機會,一個做程控交換機產品的朋友讓任正非幫他賣些設備,有過幾次經歷,任正非萌生自己乾的想法。

經過多年的艱苦奮鬥,華為終於迎來了大發展,2001年,居安思危的任正非在企業內部刊物上發表了《華為的冬天》。這篇文章之後,隨著網際網路泡沫的破裂,2002年,華為的冬天也來了。

任正非說:「2002年,公司差點崩潰了。IT泡沫的破滅,公司內外矛盾的交集,我卻無能為力控制這個公司,有半年時間都是噩夢,夢醒時常常哭。」

那時候的華為有幾萬的員工,而且,每天還有新的員工在不斷湧入。用任正非的話說,「要出來多少文件,才能指導和約束公司的運行,你可以想像混亂到什麼樣子。你不拿主意就無法運行。」這種混亂高壓的狀態讓任正非第一次理解了那些承受不了而選擇自殺的高管。他說,「把你聚焦在太陽下烤,你才知道CEO不好當。每天十多個小時以上的工作,仍然是一頭霧水,衣服皺巴巴的,內外矛盾交集。」

如此往復,大約在2003年前,任正非的身體累垮了,患有多項疾病,動過兩次癌症手術,而支撐他的,是他的樂觀。

創立華為以來,任正非不止一次患上嚴重的憂鬱症,不止一次被累垮,但他樂觀的精神支撐他走到現在。

2016年,華為銷售創歷史新高,超過了BAT的總和,華為手機出貨量1.39億部,位列全國第一,全球第三。

2017年,任正非以73歲的年齡,在74天內拜訪了6個省市,繼續衝鋒在事業的第一線。(參看小商幫科技(公眾號:xiaoshangbang)歷史文章:《任正非密集會見省委書記,IT巨頭們的白刃戰不可避免》)

2、阿里巴巴馬雲,南歸杭州創業前與小夥伴抱頭痛哭

曾經有一個段子說,馬雲當年應聘肯德基,結果因為太醜被拒絕了。結果等他發達之後,有一次跟秘書說:給我去買個肯德基吧。結果秘書花了4.6億美金把肯德基給買下來了。給他報了30多年前的「仇」。

當然這是個段子,但馬雲在個人職業發展過程中,因為丑被拒絕的次數不下三次。

1984年,第3次高考的馬雲,在前2次失敗之後,做過秘書、搬運工,給雜誌社蹬三輪,白天上班,晚上讀夜校,最後勉強考入杭州師範學院英語系,畢業後進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當英語老師。雖然經歷坎坷,但當時馬雲練就的英語能力,機緣巧合之中,為他的創業提供了幫助。

1994年,馬雲創立第一個機構:海博翻譯社。第一個月收入700元,房租2400元。為了讓事業撐下去,馬雲只能把翻譯社的一半店面出租給別人。自己開啟第二兼職,背著麻袋去義烏批發鮮花、手電筒、內衣、襪子、工藝品來賣——這看起來還算是個老闆。但後來他就不得不上門推銷商品,對象包括醫院、赤腳醫生。英語班的學生也幫他到百貨大樓門口發傳單、拉橫幅、做宣傳。受盡了路人白眼,完全沒有高大上的翻譯公司范兒。

1995年,號稱「杭州英語最好」的馬雲,受到浙江省交通廳委託到美國催討債務,意外在西雅圖接觸到網際網路,他認定了網際網路是未來的方向,並發現中國的網站都搜不到。

回國後馬雲和妻子、朋友籌集2萬人民幣創立了海博網絡,三名員工是馬雲、馬雲夫人張瑛和何一兵。並且啟動了中國黃頁項目,其模式是為中國企業提供網際網路的在線信息發布和主頁,當時的收費標準是,一個homepage,3000字外加一張照片,收費2萬元。在當時中國,推銷中國黃頁的馬雲被很多人視為「騙子」。

1995年上海終於開通網際網路,「中國黃頁」團隊還提供額外服務——長途電話到上海再接入網際網路,花3個半小時才看網際網路上的照片,焦躁得如熱鍋上的螞蟻的馬雲欣喜若狂,委屈的淚水稀里嘩啦地掉了下來。

1997年底,馬雲和團隊受邀擔任中國外經貿部中國電子商務中心總經理,負責開發其官方站點及中國產品網上交易市場。開始接觸到外經貿業務,馬雲做B2B網站的想法開始逐步成熟。

1999年,馬雲決定回杭州創業,團隊中很多人對於未來非常的迷茫,在北京的14個月,馬雲從沒帶團隊一起去遊玩,最後一天他們決定去長城。晚上,在一個不知名的小飯店,天下著大雪,眾人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一起抱頭痛哭,最後唱起了《真心英雄》。

1999年2月,辭去公職後的馬雲,開始自己的又一個創業公司——阿里巴巴。由後來被稱為「十八羅漢」的馬雲妻子、同事、學生、朋友等18個人籌資共同創立。

創立阿里巴巴之後,員工去企業上門推銷業務,被狗追,被保安趕也都是家常便飯。

融不到資的絕望,招不到員工的痛苦,被人罵騙子的黯然,被商家圍堵的感傷,被千夫所指賣假貨的黑鍋,這些,造就了現在的馬雲。

阿里巴巴集團是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集團,阿里雲是中國最大的雲服務商,螞蟻金服是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金融集團,菜鳥網絡是中國最大的物流集團,阿里廣告占據移動端份額超過40%。

雖然阿里在這幾年替工商局和競爭對手扛黑鍋而備受爭議,但馬雲依然是中國最為勵志的商業領袖之一,在新零售的征途中,祝福阿里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參見小商幫科技(公眾號:xiaoshangbang)最新文章《新零售,吹響阿里巴巴向騰訊和京東宣戰的號角!》)

3、軟銀孫正義,創業一年半被告知只能活5年,在病床哭泣

話說孫正義的祖籍是中國的福建莆田,雖然現在的莆田背負了各種騙子的罵名,但孫正義口若懸河的能力不知道是不是有些遺傳的因素。

孫正義是個富二代,而且讀書的時候就是一個學霸,一直讀到了加大大學伯克利分校。

1981年孫正義回到日本,孫正義和親戚出資1億日元,成立日本Unison World,這就是soft bank的前身。此後,孫正義在福岡市南部的大野成立了軟銀公司,從事的是個人電腦用的軟體的流通買賣,當時的資本只有1000萬日元。

那時公司的屋頂只是一層鍍鋅鐵皮,屋裡一個裝蘋果的箱子被當做演講台,孫正義就是站在這個「講台」上,飽含激情地對他僅有的兩個員工演講:「公司營業額5年要達到100億日元,10年要達到500億日元。」

那兩個員工以為看到了一個瘋子,兩周內全跑了!

創業靠著一股子的拼勁和賭博的精神,孫正義在最初的業務開展還算順利,但創業一年半後的1983年,孫正義回憶道:「1983年春天,在公司健康檢查中,我被診斷為慢性肝炎,情況很嚴重。醫療人員說:「最多也只能活五年了。之後很難保證能否生存下去。」我感覺天一下子就塌下來了。」

「在被確診的第二天我就住院了。我在病床上哭了。我真的很想活下去。只要能和家人一起……只要能稍微多點時間看著我的女兒……我擔心事實被知道後,銀行會當場撤回貸款,所以從醫院偷偷跑出去參加了會議。」

在病床上,孫正義裝上了PC和傳真,邊住院,邊工作。

但1984年,危機還是來臨了,公司內部的商品價格資料庫化業務失敗,要靠銀行貸款度日,接著孫正義最信任的20多名出色的員工一起遞交了辭呈,出去做軟銀的競爭對手。

孫正義深陷泥潭,身體上的病痛和公司經營上的痛苦接二連三的打擊他。但孫正義沒有放棄,反而在病床上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從中尋找精神的慰藉和工作的方法。

1984年,孫正義冒險採用了一種最新的休克療法,終於在1986年基本上戰勝了病魔,重歸一線。但迎接他的是破敗的公司和10億日元的債務,以及與管理人員之間的矛盾。

孫正義最終克服了重重的困難,並在之後的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取得了非常豐碩的成果。Yahoo、UT斯達康、新浪、網易、攜程、分眾傳媒、阿里巴巴、噹噹、淘寶網、博客中國、千橡集團、盛大等等。

現在,60歲的孫正義仍然在進行著豪賭,2016年,孫正義320億美元收購了ARM,為物聯網時代進行了布局。不知道這次的幸運女神是否仍然會眷顧這個瘋狂的小個子男人。

4、新希望劉永好:創業被狗追雞蛋摔碎,就這樣哭了

劉家四兄弟是典型的白手起家的典範,1982年在左鄰右舍鄙夷不屑的議論聲中,劉永好和兄弟們在自家的陽台上養起了鵪鶉。

鵪鶉越養越多,下的蛋也越來越多。劉永好兄弟們一商量,乾脆辦一個良種場。四人變賣了手錶、自行車等家中值錢的物件,湊起1000塊錢。三哥陳育新(劉永美)率先「停薪留職」,下鄉當起了「育新良種場」的場長。「良種場」的主營業務是孵小雞、養鵪鶉和培育蔬菜種。1983年底,兄弟們一盤點,這一年育新良種場孵雞5萬隻,孵鵪鶉1萬隻,並帶出了11個專業戶。

劉永好曾經回憶說:「一千元錢請了幾個兄弟,請了幾個農民當幫工,錢很少,住房又沒有,福利待遇什麼都沒有,就幫我們做,我既當董事長又當總經理又當財務會計,又當駕駛員,當然是自行車的駕駛員。開著我的自行車收雞蛋,到晚上11點收了一筐,結果走到一個店有一個狗追我,咬了我一口了,車翻了,掉進了泥田裡,全身上下除了眼珠是白的,其餘都是黑的。我身上濕了不要緊,要緊的是我車裡的雞蛋只有一個是好的。我哭了,這是我的全部家當,我發現旁觀有一個磚頭,就向狗砍去,但狗比我跑的快,倒把自己的腳給扭了。」

1984年4月的一天,資陽縣的一個專業戶找到他們,一下子就下了10萬隻小雞的訂單,這可是筆大買賣!被沖昏了頭的劉氏兄弟馬上借了一筆數額不少的錢,購買了10萬隻種蛋。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2萬隻小雞孵出來交給這個專業戶之後不久,他們便聽說這個專業戶跑了。他們去追款,發現交給這個專業戶的2萬隻小雞,一半在運輸途中悶死了,一半在家裡被大火燒死了,對方已經是傾家蕩產。

「下單的人已經跑了,他老婆跪在地上,讓我們饒了他。看到這樣子,我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但剩下幾萬隻小雞馬上就要孵出來,而我們又沒有飼料,這時候又是農忙時節,農民不會要,借的錢又要馬上還,我們真的是絕望了。」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劉永好的語氣中還是透露出一絲悲涼。

走投無路之下,兄弟們一碰頭,商量著究竟是從岷江的橋頭跳下去,還是隱姓埋名遠遁新疆。那次會議,真有種「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感覺。最終,他們決定留下來,不逃、不躲,正視並解決這個問題。

想來想去,既然農民不要,就把種蛋和小雞賣給城裡人。於是,兄弟四人連夜動手編起了竹筐……

劉永好帶著雞仔去農貿市場賣,一竹筐雞仔加一個瘦弱的人,撐死了也占不了多大地方。但農貿市場上的商販們一個個都有自己的勢力範圍,彼此寸土不讓。劉永好初來乍到,想在他們的身邊安營紮寨,門都沒有!磨蹭了一天,他也沒有找到安身之處。但是,雞仔是不能帶回去了,晚上向一位好心的大爺借了一個板凳,坐了一宿。

人就是這樣,沒有逼到份上,誰都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當你堅持到不能再堅持,執著到不能再執著的時候,事情也就成了。第二天,劉永好終於靠自己的誠懇得到了一個地方。這一天,一竹筐的雞仔總算是賣完了。

其他的兄弟和劉永好一樣,連著十幾天,每天都是凌晨四點就起床,風雨無阻,蹬3個小時的自行車,趕到20公里以外的農貿市場,再用土喇叭扯起嗓子叫賣。連他們也沒有想到,雖然身上掉了十幾斤肉,下雨天裡摔得跟泥猴一樣,但8萬隻雞仔竟然全部賣完了!

從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師到被學生看不起的市場小販,劉永好經歷了商業人生的第一次磨難,直接的結果是心理逐漸走向成熟。說好聽的,他的內心從此變得堅強起來;說不好聽的,他的臉皮從此變得厚起來。無論是內心的堅強還是臉皮的增厚,都是在那樣一個年代奮起成功的人所必備的條件。

如今的劉永好是多家集團公司的董事長,曾經當過中國的首富,2016年,胡潤百富榜,劉永好家族以425億財富排名第30位。

在劉永好身上,有兩項特質:第一,他非常非常的愛學習,只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方能不斷進步,方能跟得上社會大環境和企業小環境的變化,有能力和知識面對來自外部和內部的挑戰;第二,他非常專注,主業一直專注於農業,並在這個領域內做深做廣。中國有9億農民,他幫助農民兄弟掙錢,然後再掙農民的錢。這兩項特質最終成就了內地富豪。

結語:

在任正非、馬雲、孫正義、劉永好等大富豪的身上,小商幫科技(公眾號:xiaoshangbang)看到了企業家最為優秀的品質:百折不撓、樂觀和夢想。

如果你也在創業,如果你恰好看到了我們的文字,在你最艱難的時候,請你問問自己,你有沒有在創業中面對絕境而痛哭流涕,然後擦乾眼淚又重新開始戰鬥?!

素材來源:人民網、投資界、投資中國、創業邦、《信仰:孫正義傳》、百度百科、網易財經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7/node147699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