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拼死拼活是為了老了以後有點尊嚴

1

你 窮麼?

最近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

為什麼很多第三世界的外國人,(例如孟加拉,安哥拉等,也會覺得中國很窮)甚至覺得只有有錢人才能找到老婆?原問題看右圖:

在安哥拉待了六年的中國小伙給了一個主觀回答:

1GDP,安哥拉的確比中國高。

事實如此,貧富差距太大造成的吧。

2 信息不對稱。第一種是一些文化層次不高的人認為世界上最強的國家是美國,其次就是安哥拉。跟對比對象是中國還是德法英日什麼的跟本沒關係;第二種是有一定實力去過不少葡語國家(巴西,葡萄牙,莫三比克,維德角等等)的,跟這些葡語國家相比安哥拉有一定過人之處(當然肯定不可能是最好的),所以他們認為全世界的國家就這水平了。

網際網路真的已經快讓地球變成村了,安哥拉的人民是有多閉塞?

3 確實見多識廣的。就像上面不少答主提到的,很多人自家的地是論山頭、公頃、視野算的,開車動輒幾十萬美刀(奔馳G55、G65,勞斯萊斯幻影什麼的),一個部級幹部修莊園要2000平米的人工湖,一個央企二級單位的領導都能一周七天開不重樣的豪車。放到中國,首先你不那麼容易見到,其次體制內的人也沒有敢這麼炫富的。不說個人財產,就說業務往來,部長們成天被歐美公司團團圍著,見識的都是各種高大上的產品、服務和業務運作模式,相比較之下一些土裡土氣的中國公司確實很讓人瞧不上。

舉個例子,每年聖誕前很多公司都會給各部委的業主送禮,高大上的手段我就不說了,有家中國公司竟然整了輛皮卡,跑到超市裡買了一車的超市級別的禮品(好像還有膨化食品)開進部委,挨個辦公室送。這場面有多尷尬,多辣眼睛,各位知友自己想像吧……

特別好奇,這是什麼樣子的中國企業?是中國的大公司都不屑去安哥拉投資吧……

政府官員富成這個樣子,我表示很難接受。

4. 這一點可能是安哥拉人獨有的,這個國家的人有一種蜜汁自信,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牛逼的民族(僅供理解,其實是很多民族組成的),絕不屈從於任何外部勢力,這點跟這個國家的現狀、經濟實力沒有任何關係。即使是殖民時期,安哥拉也是幾個葡屬殖民地里最跳的。

得好好看看他們的文化傳承。

5. 2014年油價下跌以前,絕大多數的安哥拉人都覺得自己很幸福。看看自己,你幸福麼?

他們的幸福從何而來?

這樣一個感覺怪怪的國家,覺得中國人很窮!

那你覺得自己窮麼?

坦白講,我覺得自己不富裕。

2

怎麼辦?

早年改革開放有人下海,現在網絡時代有人創業,也許,提前致富的道路,還是只有去創業吧。那對於創業來說,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呢?

洪泰基金創始人盛希泰跟清華大學師生做的一次創業投資心得分享,2017年開課第一講,詳細解讀了他所理解的時代機會,分析了中國經濟的四次重啟歷程,指出目前面臨的5大機遇和4+1條重點投資賽道,同時也對年輕的創業者們提出了6點建議,接下來細說一下六點建議。

第一,要有合伙人思維,一家公司不能一個人說了算。盛希泰認為,一個項目沒有合伙人那就是沒有未來,如果找不到合伙人那就說明不適合創業。

第二,創始人格局很重要,一個人成功的很大標誌就是自我控制能力,能容納別人,容納不同意見。

第三,不管什麼時候,得有人願意跟你同甘共苦,這才是真正的領導氣質。

聽著沒什麼不明覺厲的地方麼……

然後呢?

第四點建議,要會打提前量,要會做計劃,也一定要會算帳。

第五,不管創業還是工作,都要有選擇的智慧,把時間分配給有意義的人和事。

第六點建議就是細心,細心是一種「習慣成自然」,也是對別人的尊重。但這六條建議還有一個前提,就是「十年磨一劍」,年輕人一定要耐心,不管在什麼時代,成事都需要時間,這一點特別重要。

以上就是,目前最牛之一的投資公司的老大對創業者的建議。(提供給你做參考)。

好像都聽過。

好像沒什麼特別的。

3

對於牛人的建議,儘管簡單,越是簡單,越是沒人注意,沒人執行,執行的人,都致富了。

很多言論吹捧瘋狂競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其實給人不是動力,確是滿滿的藍色憂鬱。

我們現在拼死拼活,達不到財務自由沒關係的,只是為了將來老了依舊能夠自給自足,不麻煩家人,不麻煩小孩。

但請一定一定拿出12分的力量,盡人事聽天命,拼死拼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7/node146542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