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儒風大家(ID: rufengdajia)
與什麼人交朋友。歷來是一種導向,事關事業興衰成敗和個人前途命運。古人云:「用一賢人,則賢人畢至;用一小人,則小人齊趨」。毛澤東同誌曾告誡要「當老實人,講老實話,做老實事」,「讓能幹事者有機會、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讓老實人吃虧,不讓投機鑽營者得利」。
到底怎樣才算是老實人呢?當然不是那些庸庸碌碌、無能無為的人,而是那些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幹事、兢兢業業工作的人;就是始終勇於挑重擔,敢於打硬仗的人。只有同這些來往,我們才能有奮發向上的氛圍,才會風清氣正。

網上有個幽默故事:說東方不敗得到《葵花寶典》,迫不及待地翻開第一頁,上面寫道:「欲練神功,引刀自宮」,東方不敗苦苦思索了七天七夜,終於痛下決心,引刀自宮。自宮後,他強忍著劇痛翻開了第二頁,上面寫道:「若不自宮,也能成功」,東方不敗當即暈死過去。
好不容易醒過來,又緩緩翻開第三頁,發現寫的是:「即使自宮,未必成功」,東方不敗再度昏死過去……翻開最後一頁,他終於看到了結論:「若要成功,不要自宮」,旁邊還有一行小字:「以上純屬開玩笑,如想練得神功,下輩子好好用功!」東方不敗再也撐不住了,當即吐血而亡,一代梟雄就此殞落。這雖然只是個笑話,卻反映了人們輕蔑奸詐、崇尚實幹的價值取向。

溫和對人對事,不隨意發脾氣,誰都不欠誰的,這世界沒有「應該」二字。言語溫和的人,說話的方式溫和,開口說話的時候,能以溫和、安詳、委婉的語調和語氣而說,讓聽者舒心悅耳。
而且所說的內容也很溫和,所說的內容真實可靠、實事求是,能夠使人的心情趨於溫和、愉悅,並且使人的思想積極向善,而不是引發貪婪、嗔恨、不滿和抱怨等痛苦的情緒。
有這樣一句話:上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氣;下等人,沒本事,有脾氣。溫和之人,一定不會差。

卡夫卡的《箴言》告訴我們:「要冷靜耐心。你盡量讓壞事發生好了。你不要躲避。相反,你要認真觀看。你要用主動的理解代替被動的接受刺激。這樣你就會應付這些事情。人只有經歷自己的渺小,才能到達高尚。」沉穩之人就有這樣的耐心和品質,不極端,不逃避,努力做好自己。
在這種變化莫測的塵世上,遇事還是盡量把穩一點才好。但丁認為,人應當像「人」字一樣,永遠向上而又雙腳踏地。暴躁只是一種虛怯的表現。人到了成熟之年,應能擺脫輕浮,鍛煉出穩定的理智。不管幸與不幸,都能奮發有為。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