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果曾說過:世界上最寬廣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懷。胸懷,是指一個人的心胸、道德、氣質以及對生命的感悟等。是理想、追求、抱負、胸襟、視野和境界。有一等胸襟者,才能成就一等大業;有大境界者,才能建立豐功偉業。
心像針眼一樣小的人,做起事來,常常挑三揀四、拈輕怕重、斤斤計較、患得患失,他們整日忙忙碌碌,最終卻碌碌無為;心像大海一樣寬廣的人,盡管有時從事的是最平凡的工作,但他們從來不怨天尤人、自暴自棄,而是任勞任怨、埋頭苦幹、無私奉獻、不計得失,在平凡的崗位上卻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知識缺乏,可以去汲取、去豐富;能力低下,可以去訓練、去強化。唯有擴大胸襟、拓寬視野、升華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不斷地學習、自省、淬火、修煉和砥礪。做人、做事有了境界,就會成為仁者、智者。
當心變大時,我們就多了一對眼睛、一雙手、一副耳朵。眼望不到的景物,心可以感受到;手夠不著的東西,心可以觸摸到;耳聽不見的聲音,心可以聆聽到。用心做事,可以明辨是非、洞察秋毫;用心做事,可以匠心獨運、巧生於內;用心做事,可以八面來風、生定慧根。世上千事萬事,唯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大做好、做精做妙。
一個胸懷寬廣的人,不是以地位、金錢、容貌來衡量的,而僅僅只是一個心胸非常坦蕩的人、一個自律的人、一個守靜的人、一個敢於挑戰自己的人、一個自省的人,也是一個具有高遠氣度、嚴謹節操、淡泊情趣、高雅氣質的人。在充滿競爭的社會裡,在浮燥的物慾世界裡,要鎮守本心,修身養性,做一個有修養、有品性的人,安頓好自己的心靈,在冷靜中自省,做一個胸懷寬廣的人,這才體現了一個人的能力。
胸懷坦蕩,就是一個人天生具備的寶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擁有坦蕩胸懷,也就擁有了誠實的心,對待家人,即可至親至孝、至情至深;對待朋友,即可淡無心機,坦蕩心懷;對待他人,即可寬厚待人、少思計較;對待事物,即可驅除眼礙,尋得本性,自得其樂。胸懷坦蕩,源於一個人對自己的真正關愛,源於一種道德良知。就是能率真的面對自我,素心為人,俠義交友;就是能品行如修竹傲立,操履嚴明、守正不阿;就是能做到才華應韞、德居人前,利在人後;就是能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做到心不動、眼不迷、嘴不饞、手不伸。
胸懷坦蕩,就是要做一個身置閑處,心安靜中的人。心不動,才能堅守節操,心不動,才能守護真我。靜,並不是靜止的,而存在於動的平衡狀態之中,是一種通過自我調節,走向平衡、安靜的內心狀態。一顆冷靜的心,可跳出世俗的羨慕;一顆安靜的心,可消磨貪念與執迷;一顆沉靜的心,可擁有閑散的志趣;一顆守靜的心,即可達到蘇軾《定風波》中「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淡然境界。能了解別人,慧眼識人,是聰明人。但是,能夠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做到胸懷坦蕩,才是真正大智若愚的人。一個人,能夠戰勝別人,是有力量的勇士,但能夠戰勝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
一個人應該心胸寬廣,氣量應該大一些。在一些非原則的事情上,不要過分斤斤計較,應時刻保持樂觀的心情,這樣既能對自身的健康有利,又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擁有寬廣的心胸,才能容人之所錯。對人寬容大度,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要想成就大的事業,虛懷若穀的大胸襟是必不可缺少的。我們的生活學習中,難免會與別人產生不和及矛盾,如果你能試著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做一個心胸寬廣的人,那麼你的生活一定會多姿多彩,充滿陽光與微笑。
桃源至今不可得,自種桃花在堂前。一切,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門前,自有桃花絢麗開放;生命,因為胸懷坦蕩充滿生機和樂趣。
來源:網絡 版權聲明:若文章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7/node121952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