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不是越多越好… 會交到什麼樣的朋友、交多少朋友,都取決於你的本性!

(圖片來源)

「認識什麼人,交什麼朋友, 交多、交少取決於一個人的本性。」

朋友多一定比較好嗎?

有的人是魚, 成群結隊,形成一個龐大的群體。

這樣,就能在弱肉強食的環境中生存下來。

比如海豚。即使是最兇猛的鯊魚,在海豚面前,

也毫無抵抗能力。

它們會把鯊魚圍起來,

然後憑借著快速靈巧的優勢用堅硬的喙

撞擊鯊魚柔軟的軀體和骨骼。

再強大的鯊魚,

在海豚團隊的攻勢下都無招架之力。

即使不是海豚,哪怕是最弱小無攻擊力的小魚兒,

結成團隊,也能形成一個很好的保護圈。

因為,當敵人來臨時,它們會立刻四散,

讓大魚顧此失彼,小魚從而獲得逃脫的機會。

有的人是狼,具有很強的生存能力。

但是,不論是力量、速度還是攻擊力,

都比不上虎豹。

所以,它們需要結群,以便集體照應並協作獵敵

如魚如狼的人,

想必都是信奉「多個朋友多條路」的交友原則。

他們交友有一定的功利驅使:

「遇困境時有朋友相幫;遇獵物時,可結伴圍攻。」

像虎一樣,孤獨的王者!

但是,有的人並不這樣,他們選擇了獨居。

比如老虎。虎是強者,少有生物能危及它的性命。

它們無須通過同伴的幫助獵食。

所以,它們不必結群,它的領地只允許它存在。

還有的人是鷹。它是獨行俠,並不結伴而行,

只在自己的天地里自由翱翔。

它有著自己的廣闊天地。在那蒼茫的天地間,

它獨自飛行,自在來往,無拘無束。

它憑借著敏捷強勁的身手衣食無憂,生存無患。

所以,它同樣不需結群。

不論是虎還是鷹,

它們都沒有「多個朋友多條路」的交際原則。

那麼你呢?

你是願意廣交朋友還是離群索居?

朋友對於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是用來保命、圍獵,還是用作其他?

(圖片來源)

很多時候,功利性強了, 我們未必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因為沒有人願意你把他當成生存的工具

,攀附的權杖。

佛經里說:有友如地,有友如山,

有友如花,有友如秤。

意思是:「把你當如花者,

當你好看時會把你戴在頭上,

你不好看的時候就會把你踩於腳下;

把你當如秤者,會權衡你的權勢身份,

然後決定是否跟你套近乎;

把你當如山如地者,則並沒有功利上的考量,

你們的情誼只會如山固如地廣。」

所以,朋友並不是越多越好。

你把「朋友」當花當秤,「朋友」自然會同等待你。

所以,有的時候,朋友越少反而越真

(圖片來源)

有的時候,朋友勸我:

「多出去走走,廣交天下友吧,

生活圈子別太狹小了!」

我卻說:「人多了,世界就雜了。

在自己安靜的世界裡更自得,

更能做許多有意義的事。」的確,

我的圈子沒有那麼復雜。

我不必以功利的標準去擇友。

我也不必參與那個大大的圈子裡本不屬於我的活動和事件。

在自己的天地里,自己有著淺淺的自得。

在那一片天地中,獨自做著該做的事,

既不平庸膚淺,也不野心勃勃。

所以,我倒希望做一隻鷹。它的天地很大,

它的世界很廣,它不用應付交際禮儀,不用應付人情冷暖。

盡管它的夥伴寥寥,但它一樣能成為天空的王者。

大可不必刻意去結交各種朋友

所以,有的時候,大可不必刻意去結交各種朋友。

結交多了,一則世故,二則功利,

沒有幾個人願意真心待你,

就像你從始至終未對別人推心置腹一樣。

與其表面敷衍,倒不如真心去結交幾個知己

如魚如狼,還是如虎如鷹,全在於你對交友的認知。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

但是,不論哪一種活法,

都別把朋友當成自己謀生的工具和攀附的依據。

不然,別人也會這樣待你:

「捧你時如珍寶,棄你時亦如敝屣。」

(文章來源)

看完,你怎麼看…? 要廣交朋友好,還是交幾個知己就好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7/node105908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