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偉人之所以偉大,就在於他們非凡的洞察力、決斷力和執行力。
首先,請允許我來給大家講一段小故事
一個漁民,有一天搖著船出去捕魚。他一邊搖船一邊仔細地觀察水面上的氣泡,他父親曾經告訴過他,如果水面上的氣泡很多,那就說明水裡有魚群。突然,他發現了一片看起來很象他父親經常跟他描述的鯉魚群氣泡。於是,他就拿起魚網準備撒下去。可剛要撒網,他心裡卻又開始打鼓了。他覺得在尚未弄清楚水裡到底有沒有魚群前,是不該胡亂撒網的。
可怎麼才能真正地弄清楚水裡到底有沒有鯉魚群呢?
為此,他決定跳下水去看一個究竟。當他潛到水底時,他發現那裡確實有一個很大的魚群,於是就立即爬上船來把網撒了下去。可奇怪的是,當他把網收上來時,卻又發現魚網裡空空如也,就連一條小魚兒都沒有。他百思不得其解,弄不明白這麼認真地撒下去的一網,怎麼就沒能捕到一條魚呢?
其中的奧妙,我相信聰明的各位都已經明白了。其實,就在他跳下水再爬上船的時候,那群魚就已經受驚逃掉了。這個漁民居然不知道只要撒下網去就能馬上弄明白水裡到底有沒有魚群,卻還非得跳下去看個究竟不可。
他的悲哀,就在於不知道在模糊狀態下,要大膽地憑著感覺進行嘗試,而嘗試的結果又恰恰就是驗證當初的感覺是否正確的最好依據。
歷史上有多少的偉人,就是在條件尚不太成熟、前景尚不太明朗的情況下,毅然地大幹一番的!要是等到條件完全成熟、前景十分明朗、誰都能看得明白時再去行動,那還能算稀奇、還能算偉大嗎?你還有機會嗎?
假如你去邀請一個人來合夥,有的人會在基本掌握了情況後,就立即憑著良好的感覺積極地加入進來,這類人可以說是有魄力、有前途的。雖然,他們也不一定就能贏。但他們知道,在商業上,有100%把握的機會就等於沒有機會。
所以,他們總是只要有一絲生機就勇敢地投入進去。對這些勇士們來說,他們之所以成功,與其說是因為他們超強的能力,還不如說是因為他們身上的那一股衝勁。
他們更知道,不能等條件成熟後再說。
好比合夥做生意,在一開始局勢還不太明朗時,你不加入,而非得等到肯定能夠賺錢了才會投進來,天底下有這麼好的事情嗎?實際上,有些條件,你要是不積極地行動的話,它就死死地不會成熟;而只有當你不斷搏擊的時候,它才會慢慢地成熟並變得有利於你起來。
所以,偉人之所以偉大,就在於他們非凡的洞察力、決斷力和執行力。而凡人之所以平凡,也就在於他們總是要等弄明白後再說、等條件成熟後再做了。
其實,任何一個知名品牌,都是由很多個第一慢慢地累積而成的。就好比綜合考試,獲得單科第一越多的人,其獲得總分第一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一家企業也只有在創造了很多個「第一」之後,才能慢慢地發展成為知名大企業的。比如,要麼是第一個投入的,要麼是第一個撤退的;要麼是質量第一好的,要麼是價格第一好的;要麼是貨品第一多的,要麼是網點第一多的;要麼是生產第一名的,要麼是銷售第一名的;甚至只要做到小區域內單一品種第一名的話,就能成為富甲一方的大老闆了。而要爭第一,就必定要冒一定的風險。
一代偉人鄧小平就曾經說過,要大膽地摸著石子過河。因為這條河以前大家誰都沒有走過,誰都是第一次走,誰都不知深淺,誰都沒有經驗,而敵人卻又快追上來了,所以,就只得摸著石子過河了。摸著石子過河,當然是有風險的,搞不好的話,沒準就全軍覆沒。但能不能等到河水退下後,或者等到把一切都測量準確後,再走過去呢?顯然是不能等的。
所以,摸著石子過河,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氣!而鄧小平講這一番話的意思,就是要鼓勵大家在情況不太清楚、局勢不太明朗、條件不太成熟的情況下,大膽地進行嘗試,其要點就在於一個「摸」字和一個「過」字。會不會摸?能不能摸準確?這是個技巧上的問題,解決技巧問題就需要智慧;而敢不敢過?這卻是個勇氣上的問題了!
當然,也並不是說任何事情都是只憑著勇氣就能做成功的,更不是說任何時候都不用等到條件成熟就可以大膽地行動的。如果真是什麼都不顧地莽撞乾的話,那就不叫做「摸著石子過河」、而叫做「抱著石塊過河」了。
什麼時候需要耐心等待,什麼時候需要大膽行動,必須首先掌握好。怎麼掌握好分寸呢?
這就需要借鑑我們自己以往的經驗、甚至借鑑古今中外別人的教訓了。但凡根據已經掌握的情況和豐富的經驗知識來看,感覺上屬於應該立即行動的那一類事情,我勸大家都不要等、也不必等,立即行動就是了。當然,剛才已經說過了,立即行動也不一定能贏。但至少我們會多一次機會。何況,沒準就因為你的這一搏,情況就會往有利的一面發展呢!但假如你始終地等待的話,你卻將很難有發展的機會。
聲明:若文章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