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一個可能許多人都看過的故事:有個21歲剛從大學金融系畢業的小兄弟在一線城市找不到工作, 於是他回到老家, 在省會的一家證券公司當一名普通員工。 一年後, 沒房沒車的小兄弟遇到了他心愛的姑娘,
決定向她求婚。 姑娘說, 你沒房子, 我怎麼嫁給你?小兄弟說, 我工作畢竟才一年, 存款不多。 現在我給你兩個選擇, 一是我拿這筆存款去交個首付, 買個差點的房子。 二是, 你讓我拿這筆錢去投資, 過幾年肯定能買一套大的。 我覺得自己能力不錯。
姑娘說, 好, 我相信你。 於是, 兩人就這樣裸婚了, 當時租的房子特別破, 天天晚上都有老鼠在天花板上開派對。
第二年, 當他們迎來了自己的孩子, 卻依然沒有買房。 直到結婚第四年, 這個小兄弟終於迎來了創業的好機會, 跟合夥人開辦了一家金融公司。
兩年後, 公司經營狀況不錯, 一家人才結束了租房的生活, 買了一套還不錯的房子。
對有的人來說, 他們也許會覺得這個哥們是不是傻?存款都夠交首付了, 買個小房子安安穩穩過日子多好, 投資失敗豈不血本無歸?好吧, 讓我告訴你, 故事裡的小兄弟名字叫巴菲特, 那個跟著他熬苦日子的姑娘是他的太太蘇菲。
我想, 成功人士的字典裡, 可能不是沒有「失敗」, 而是沒有「退縮」二字吧。
當然, 你能說你又不是巴菲特, 自然做不到這樣。 但是, 你勇於做出改變, 朝著一個好的方向去努力,
就算成不了巴菲特, 你也能成為更好的你啊。
還是說你害怕改變現狀, 所以放棄了變好的可能性?
越是沉迷所謂「舒適區」的人, 越是沒有膽量改變。 他們從沒有好壞一說, 就是原地踏步, 但我們都知道, 所謂原地踏步就是退步。
有個學妹特別讓我佩服, 人不高, 樣子也不漂亮, 來自條件並不優越的農村。 剛認識她的時候, 她說話聲音跟蚊子一樣, 在人群裡也總是畏畏縮縮。 有一次, 她竟然報名面試了學院的辯論隊。 面試回來之後我問她結果怎麼樣, 她說到現場鼓足勇氣說了一大通, 反而被面試的學長辯駁得體無完膚,
最後自己還特不爭氣地哭了。
我說, 你平時膽子這麼小, 上去辯論不怕嗎?她說她怕, 而且怕得不行, 想說的話根本說不清楚, 不然也不會被人虐哭, 其實她自己也想到會有這樣的結局。
然而, 她告訴我, 她之所以會去面試辯論隊, 就是想改變自己畏畏縮縮、不敢表現的性子。 雖然面試失敗了, 但是自己起碼邁出了第一步。
辯論隊難免需要知識量的積累, 她為了準備面試更是天天泡圖書館, 卻也因此找到了讀書的樂趣。 後來, 她因為讀書多, 知識面廣, 文筆也不錯, 被選進學院的創業比賽隊伍裡負責文案策劃的工作。
結果一舉成名, 獲得大獎。畢業後,憑著創業大賽的經歷進了一家世界500強公司做策劃,工作比我晚,工資反而比我都高。
誰又能說我這個學妹面試失敗的壞結果,不是她人生的一個好開端呢?有時候,勇於嘗試或許並不一定能成功,但這次嘗試說不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浩南是我認識的唯一一個上學時期就開始創業並且最後獲得成功的人。大二的時候他組建了一個新媒體社團,拉了幾個學弟學妹一起搞網際網路宣傳,幫學校的一些飯館和紀念品商店做廣告,賺賺外快。他發現這個行當還是有利可圖的,後來就乾脆拉上一群老友湊了一百萬啟動資金,依託自己的社團資源在大學城開了一家傳媒工作室。
我曾經問他,你就不怕創業艱難,慘淡收場嗎?他說有擔憂,但並不害怕。
現在做傳媒都講轉化率,很多同類的工作室都怕學生雖多但最後消費轉化率太低,不敢接大學城的線下項目。但是假如浩南怕虧本就什麼都不接,那他就永遠只是在支付員工工資,而無法收回成本。於是,他接了很多其他工作室不願意接的那些利潤不高甚至會虧損的單子。
他跟我舉了個例子:有一次,一家大網站上線一款手機遊戲,要在大學城做線下推廣,因為舞臺搭建之類的成本相當高,收完尾款自己還倒貼了好幾萬。但他一點也不覺得虧,因為他的周到實誠,那家大網站此後每次在大學城辦活動要落地的時候都會找他來做。因為工作到位,他還和不少為活動站台的明星建立了良好關係。
他說:你看,我雖然在一次活動裡虧了錢,但這卻讓我積累了強大的人脈和業務資源。光是怕虧,肯定什麼都做不成。我表示深以為然。
浩南有一句名言:要是怕輸,我哪能有今天。
通向未知,人必須拿出勇氣。當然,說勇氣,並不是叫人橫衝直撞直到頭破血流。經濟學裡有個原理叫做:理性人考慮邊際量,簡單解釋就是:比如你爬山,爬到半山腰渴得不行,看見有賣礦泉水的,價格是五元(山下才一元)。但因為你實在太渴還是高價買了,說明這時候一瓶水給你帶來的邊際價值能值五元。當你喝了一瓶 ,還是有點渴,但比剛才好多了,考慮到價格高,先忍忍吧 ,不再買水了。這就是邊際價值遞減了。
因此,我們既要做勇敢的人,也要做理性的人。我們害怕一件事情,是害怕這件事打破了現有的平衡,最終得不償失。那麼,我們就應該分析,打破平衡的舉動需要付出多少邊際成本,又會產生多少邊際價值:
第一,我需要拿出多少成本才能做某件事,包括但不限於:體力、腦力、時間、金錢。
第二,平衡打破後,事情往好的方向發展,你能得到什麼價值,價值是否超過成本。
第三,平衡打破後,事情往壞的方向發展,你將失去什麼價值,結果是否真的得不償失。
第四,不是所有損失都是沒有價值的,你應該考慮在這一方面雖有損失,但在其他方面能否產生令人滿意的價值,而這個價值是不是能讓你找回成本。
比如,我學妹雖然面試辯論隊失敗了,卻因此培育了自己看書的習慣,擴充了知識面,得到了參加創業大賽的機會。再比如,浩南雖然在辦一次線下活動時虧損了好幾萬,卻因此積累了強大的客戶資源和良好的口碑,為以後的業務發展鋪好了道路。
張愛玲說: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
在我看來,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只有你敢邁出這一步,你的「命中註定」才真正屬於你。
古羅馬哲學家塞涅卡說:命運害怕勇敢的人,而專去欺負膽小鬼。
所以,請不要退縮,勇敢打破舒適區,不要因為害怕可能出現的壞結果,就避開了所有好開端。讓你最害怕的事情,成為你成功的墊腳石吧。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