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經歷了無數失敗,創立了4家偉大企業,被稱為喬布斯二世、富可敵國的流浪者!

生命之光| 2016-04-12| 檢舉

主要來源:創業邦(chuangyezone)文章《伊隆•馬斯克分享創業經歷,解密創業成功七大絕招!》;參考文獻:《在火星上退休:伊隆·馬斯克傳》;作者:亞當·傑佛遜;譯者:奕均;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譯者授權創業邦發布,轉載請完整註明來自創業邦(chuangyezone)。

其他來源:商學院、ABC傳媒等;感謝每一個對文章編輯和完善的人。

先來看新聞:美「獵鷹9」火箭首次實現海上回收

現在來看主人公的故事

他是5個男孩的爸爸;

他是工程師、慈善家、支付巨頭paypal創始人;

他是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特斯拉(Tesla)以及SolarCity的CEO;

他是被譽為當今喬布斯的創新科技領軍人物;

他是希望可以將人類移民火星的先驅;

他是被人稱為「富可敵國的流浪者」的伊隆·馬斯克。

伊隆·馬斯克被美國時代周刊讚譽為「當今最偉大的創新者」。太空火箭,電動車與太陽能發電,任何一個領域,都是國家級的事業,伊隆·馬斯克卻能獨立挑戰這一切。

三十歲,伊隆·馬斯克創辦的兩家公司在紐交所上市。四十歲,他的兩家公司又在紐交所上市,股價一飛沖天,成為牛市的龍頭股。

伊隆·馬斯克認為,一個創業者如果僅僅用企業上市來作為成功標準,「我對『成功』這個字,高度懷疑。」

初試鋒芒,創立Zip2及X.com公司(PayPal前身),淘得第一桶金,為以後打個基礎

1995年,馬斯克從沃頓商學院畢業,獲得了史丹福大學研究生的獎學金。但他入學兩天後,就輟學了。

他說:

「瞄準月亮,如果失敗,至少可以落到雲彩上面。」

「做不可能的事,本身就是有趣的。」

24歲的馬斯克,成立了網際網路公司Zip2。公司帳戶上,只有兩千塊錢。一輛舊車,一台電腦。

馬斯克後來在美國南加州大學發表演講時這樣回顧:

「當我弟弟和我一起創立Zip2的時候,我們沒有購置任何房產作為工作的地方,反而在一間又小又普通的辦公室里開始我們的事業,我們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那個小小的沙發上。

我們互相討論想法,當時我們只有一台電腦,白天需要用電腦運營網頁,編碼只能在晚上進行。我們每周7天每天24個小時幾乎都在工作。當時我有一個女朋友,她為了跟我在一起不得不睡在辦公室的沙發上。如果你要快速成立自己的公司,努力工作是必須的。

你自己做一個很簡單的數學計算,別人工作50個小時,但是你工作100個小時,你會比別人多幹掉兩倍的工作。」

1999年4月,康柏電腦公司旗下公司Altavista 以3.07億美元現金外加3400萬美元股票期權收購了Zip2。

那一年他28歲。那時,他笑起來,眼睛裡還有天真的眼神。他還在青蔥歲月。

1999年3月,馬斯克創辦X.com公司,致力於實現電子現金交易。這就是支付寶PayPal的前身。

「矽谷這裡,是達爾文主義。不創新,就是死亡。「

2002年10月,EBay用15億美元股票收購了PayPal。馬斯克是最大股東,持有11.7%,套現1億8000萬美元。

「新的競技場,沒什麼可怕的。」

再鑄輝煌創立SpaceX等,做特斯拉和火箭回收,為偉大的意義而努力

從PayPal一路走來,馬斯克總在想:「好吧,什麼是最有可能影響人類未來的因素?」而不是考慮「什麼是最好的賺錢方法?」

「事實上,唯一有意義去做的事,就是努力提高全人類的智慧,為更高層次的集體文明而努力一生,這就是活著的意義。」

2002年6月,馬斯克創立了太空探險技術公司(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簡稱SpaceX。他擔任執行長兼首席技術官。

「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歷史性的。」

馬斯克吸收的人才,來自美國幾大火箭公司的核心。

很難相信,波音、麥道、洛克希德·馬丁這些航天業巨頭和NASA最頂尖的火箭工程師,鬼使神差地來到了SpaceX。

馬斯克在沃頓商學院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就是把世上的「頂級能人」吸引過來,凝聚在一起。

這需要的不僅僅是自身「大我」的人格魅力,還需要對「能人」的知音般的激賞,求賢若渴的激情,容納百川的包容,骨子裡的謙卑。

2004年2月,伊隆·馬斯克成立特斯拉電動汽車公司,紀念他眼中偉大的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

馬斯克越來越意識到,革命性的創意不是難事,「執行力最為關鍵,它幾乎就是競爭力的同義詞。」

2007年-2008年,特斯拉陷入了失敗到失敗的循環中。

總融資「砸」了 1.05 億美元,因不能如期投產,現金急速見底。

2008年12月底,財務長告訴他,帳上沒有錢了。

「公司帳面上最多只能維持三天,甚至更短。」

如果這個星期六不拿出一筆錢堵上這個窟窿,公司就不得不宣布破產。

特斯拉離破產還有三天。他已經把所有錢都投進了特斯拉和SpaceX,可結果是兩家公司都瀕臨破產。

2006年、2007年、2008年,獵鷹一號火箭,發射三次,都失敗了。

「必須有點耐心。」

在這條絕路上,他已經輸得片甲不留。「這種感覺就像是一邊嚼著玻璃,一邊凝視著死亡的深淵。」

「耐心是一種美德。我正在學習耐心。這是一場艱難的歷練。」

2008 年聖誕節前的星期天,他從床上爬起來,突然感到眼前一片黑暗,「我差點被打垮了,那真是一段非常非常黑暗的日子。」

他想,「這是一個重要的事業,值得我去冒險,也許會全部失去。很有可能失敗。如果失敗的不夠多,說明不夠創新。」

「失敗,是積累經驗的過程。失敗越多,也就越可能接近成功。」

距離破產只剩下兩天時間。最後的兩天。

他緊急賣掉了房子,賣掉了私人飛機,賣掉了麥克拉倫F1跑車。

「冒險嘛,就是有失敗的可能性。失敗是一個選項。如果你沒失敗過,說明你不夠創新。如果你失敗得不夠多,說明你還不夠創新。」

搬進空蕩的酒店,恍如隔世。

「一個人的一生,如果沒有經歷幾次失敗,就會錯過自我挑戰極限的機會。」

「人們太害怕失敗了。人們過於放大對失敗的恐懼。想像一下,失敗會怎麼樣?可能會飢餓、會失去住所,但我覺得要有勇氣去嘗試。有的時候,人們自我限定了自己的能力,他們實際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能力有多大。」

創立特斯拉幾年,公司曾經一次次走到懸崖邊。每一次,都是伊隆·馬斯克把公司從懸崖邊拉回來。在任何一個節點放棄,都不會有今天的特斯拉。

2008年9月28日,獵鷹1號,第四次發射。成功地進入預設軌道。

記者問,「進入軌道的一瞬,你在想什麼?」

他淡定地說,「跌倒了不怕,關鍵是能站起來。」

一無所有者,征服世界。2010年6月4日,獵鷹9號運載火箭成功將「龍飛船」 的模型送入預定軌道。這是全球有史以來首次由私人企業將載人航天運輸火箭發射到太空。

2012年5月22日,獵鷹9號火箭搭載「龍」飛船,發射升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SpaceX從航天局獲得價值16億美元的合同,向空間站發射12次貨運飛船。目前,只有四家飛船能夠抵達國際飛行站,美國,俄羅斯,中國,SpaceX。

人生沒有終點,做超級高鐵等項目,要到火星上退休,移民火星

馬斯克講他要到火星上退休。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伊隆·馬斯克的宏偉計劃,並一起見證哪些將會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現實,改變我們的世界。

1. 超級高鐵 2. 超音速電動飛機 3. 可重複使用的火箭 4. 商業太空港 5. 在德克薩斯州建立特斯拉門店 6. 電動車視野 7. 汽車自動駕駛儀 8. 全國性超級充電站 9. 機器人充電 10. 改善洛杉磯的交通擁擠 11. 幫助波音787夢想飛機 12. 八萬人移民火星

也許此前11項伊隆的偉大夢想充其量只是這個宏偉計劃的一部分,伊隆最大的夢想是在火星上建立一個殖民地,屆時可支持8萬地球人移民這顆紅色的行星。而伊隆自己也在三月表示,「我已經說過我想死在火星上」。(「12項宏偉計劃」來源新浪財經)

傳記一直到2015年初。44年的歲月,濃縮了幾次人生。他所經歷的風暴,超越凡人的承受力。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點也不為過。

伊隆·馬斯克被追捧為美國英雄,「引爆新一輪科技革命」的人物。他對商業世界的衝擊力和影響力,堪比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

早年與喬布斯和比爾·蓋茲合作過的投資家兼特斯拉董事--史蒂夫·尤爾韋松說:「在沒有英雄的年代,伊隆就是英雄。他的勝利,是意志的勝利。我認為每一個有夢的人,都有權利擁有他的夢的密碼。」

「馬斯克和喬布斯一樣,眼裡容不得三四流貨色。不過我想說,他比喬布斯要溫和些,比蓋茨也要優雅些。」

喬布斯過世後,下一個喬布斯在哪裡。媒體說,伊隆•馬斯克,是今天的喬布斯。甚至比喬布斯更偉大。

他的作為對企業家和創業者的啟事,中國人尤其需要

在這裡與創業夥伴們,分享他有關成功秘訣的牛人牛語。

創新和創業:

矽谷這裡,是達爾文主義。不創新,就是死亡。

瞄準月亮,如果你失敗,至少可以落到雲彩上面。

我認為人們可以選擇不平凡。

做不可能的事,本身就是有趣的。

我要麼旁觀,要麼參與。

不要害怕新的競技場。

第一步是做有可能性的。然後,可能性,才會接踵而至。

我不相信成功可以複製,每個成功的企業都有獨特的故事,但我相信創業精神能夠傳承,成功模式值得借鑑。

物理是一個很好的思考框架……將事物歸於本源,以探求真諦。在物理學的領域,講的是,不模仿也不推論,回歸「原理」。

你可以將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但前提是,你能控制籃子裡會發生什麼。

失敗:

一路上,我犯了很多過失。我總是從每次過失中吸取教訓。我最大的過失,就是我太看重一個人的才能,而不是一個人的人品。我想,一個人的心地,一個人是否有善良的心,是至關重要的。生命太短暫,它無法承受無休止的恩恩怨怨。

如果失敗得不夠多,說明你不夠創新。

跌倒了不怕,關鍵是能站起來。

失敗並不可怕,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從失敗學到什麼。

失敗,是積累經驗的過程。失敗越多,也就越可能接近成功。

一個人的一生,如果沒有經歷幾次失敗,就會錯過自我挑戰極限的機會。

人們太害怕失敗了。人們過於放大對失敗的恐懼。想像一下,失敗會怎麼樣?可能會飢餓、會失去住所,但我覺得要有勇氣去嘗試。有的時候,人們自我限定了自己的能力,他們實際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能力有多大。

冒險嘛,就是有失敗的可能性。失敗是一個選項。如果你沒失敗過,說明你不夠創新。如果你失敗得不夠多,說明你還不夠創新。

人生的歷程中總是伴隨著無數次的成功與失敗。既然我們選擇了創新,就不能畏懼失敗,而是從每次的失敗中去咀嚼事物的本質。透過不斷地試驗,終能成功。

就我而言,我永遠不會放棄,我的意思是,Never!

接受失敗,但不接受放棄。

如果一件事對你來說非常重要,即使所有的運氣都和你作對,你還是應該做下去。

如果我不這麼投入,才是最大的冒險,因為成功的希望是零。

去他媽的樂觀,悲觀,我只想把事情做成。

我學到了發射成功,必須有點耐心。

耐心是一種美德。我正在學習耐心。這是一場艱難的歷練。

冒險:

我的理由很簡單。這是一個重要的事業,值得我去冒險,也許會全部失去。很有可能失敗。如果失敗的不夠多,說明不夠創新。我做SpaceX公司,不是為了最高投資回報率。我知道開創一個火箭公司是非常冒險的,但我堅信,我們是太空探索的先行者。

坦率地說,當我開始SpaceX公司,我認為這極有可能失敗。那時我根本不知道火箭,如果我想我一定會成功,那我一定太瘋狂了。

如果有一件事真的很重要,我們就應該勇敢地去嘗試。即使最後以失敗收場,也勝過事後懊悔沒有動手去做。

我不敢說自己從未擔心害怕過。實際上我希望少一點擔心害怕,因為它讓我分心,讓我的神經系統備受煎熬。

使命:

我在大學時,總是想什麼最能影響人類的未來。事實上,唯一有意義去做的事,就是努力提高全人類的智慧,為更高層次的集體文明而努力一生,這就是活著的意義。

如果我純粹是想優化我的身家價值,我不會選擇這些企業。我會在房地產或金融業,或者,坦率地說,在石油業。但我們需要考慮的是,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是不是在擴張人類的智慧版圖?

從PayPal一路走來,我一直在想:『好吧,什麼是最有可能影響人類未來的因素?』而不是考慮『什麼是最好的賺錢方法?』」

對我來說,我要做的是有意義的事情,盡我的所能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這是我想做的事情。我想改變世界,希望能夠盡我的努力,創立一個新世界,使人們享受生活,這是我想做的事情。為此,我不介意冒險。

我希望我做的事,能對人的生活起著深遠的影響。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歷史性的。

最後,作為優秀基因,可以多生點孩子喲!

圖:馬斯克和他的5個孩子!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7/node101751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