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讓很多父母找不到頭緒、也覺得枯燥的理財啟蒙教育真的有靠譜好方法!不需要太多,8個就夠了,每個都有不同的側重點——如何有效地省錢,如何巧妙地花錢,如何高效地賺錢……實用就是育兒的王道!你甚至會發現,這些理財好方法,我們每個大人其實也需要!
1.DIY一個透明的「撲滿」

我喜歡儲蓄罐的古味名——撲滿,想一想,當孩子看見心愛的儲蓄罐用積攢、時間和耐心,一點點被撲滿的時候,那是怎樣一種小確幸?不過,從理財啟蒙的角度,建議要用透明的儲蓄罐替換傳統的儲蓄罐!因為,這樣才能讓孩子直觀地看到積少成多的過程。
而如果可以親手做一個小撲滿,透明的瓶瓶罐罐都可以成為素材,更能夠因為情感的投入而讓「存儲」——這一最基本的理財內容深入孩子的小小心靈。而那些「要懂得珍惜」「付出才有收穫」等人生大道理也能在輕鬆的體驗中收穫。
2.教會孩子理財的良好態度

當然,儲蓄罐的作用可不只是單單為了被撲滿,理財是一個「存儲—消費—分享」流動的過程,我們可以在「方法1」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和孩子一起,製作三個儲蓄罐,並設置不同的功能——專門用來花費的錢、存下的錢、可以分享給別人的錢,還可以做一個相對應的收支板,讓孩子用最直觀形象的方式管理自己的小金庫,可以說,每個孩子都需要這三個儲蓄罐,過程中收穫與分享的不僅僅是金錢,更是理財的良好態度。
3.帶孩子購物,請孩子交易
是的,就這麼簡單,因為我們要讓孩子知道,金錢不是以積攢為目的,它的最終目的是流通和使用!但前提是,別用信用卡或某某寶支付,這些塑膠卡片或虛擬產品並不能幫助孩子理解什麼是付費,什麼是找零,帶孩子逛商場、超市時,記得帶好現金,讓它們為孩子上一堂生動的生活理財課。當然,你還可以設置一些小任務,讓孩子去找要買的商品,算一算要拿多少紙幣才能買到,找零會是多少,過程中同時練習了算術,真是一舉兩得。
對於6歲以上的大孩子而言,還可以教會他們「貨比三家」的技能,能夠買到價廉物美的同類產品,在一定意義上也是種理財,而且可以讓孩子學會如何讓生活過得有章有法而不失品質。
4.理財小遊戲玩起來
沒有哪個孩子能抗拒遊戲的魅力,除了現成的「大富翁」棋盤遊戲,還可以用一些DIY的玩樂方法來教會孩子認識硬幣和紙幣,譬如,比一比錢幣的大小,來一次買和賣的角色扮演,學做小顧客或者收營員……還有什麼比這些更讓他們喜聞樂見的?
分享幾個國外家庭很流行的理財小遊戲,依圖索驥,學幾招。
1.找到對應的硬幣數額,準確投進去就獲勝。

2.自製紙幣,和孩子玩玩購物遊戲,甚至可以在動物園「購物」。

3.讓孩子塗鴉硬幣,然後玩配對遊戲。這其實也我們小時候最愛玩的,還記得嗎?

5.因適當的家務而收穫

通過自己的勞力付出獲得回報,會讓孩子學會珍惜每一份錢,這比任何大道理的說教都來得有效。可以和孩子事先約定好,做哪些家務活可以有相應收入。但是,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有些本該是孩子自己做的事情不在範圍之內,更不能以金錢為誘惑讓孩子去做家務。
「付費標準」是:需要家人共同出力的(公共家庭勞力項目),或勞力強度相對較大的、或需要請阿姨來完成的,可以有相應費用,而且這些費用不是孩子一個人享有的,爸爸媽媽做了家務也能夠獲得相應的回報,設立一個家務勞力基金會,讓孩子做「會長」,管理分發這些獎金,應該是個不錯的注意。
可以像這樣做一個家務勞力「競標牌」,你是不是還能想到更多好點子?
6.重視零錢的價值
除了讓孩子學會用儲蓄罐存錢、學會認識硬幣,還要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讓孩子知道,其實零錢也很重要,可以用「零錢細分制」的方法教孩子學會預算和記帳。
什麼是細分呢?
就是告訴孩子,金錢減少的只是被使用的那一部分,比如,讓TA去買早點時對他說:「這個包子需要3張1塊錢」。平時還要教會孩子零錢的同等價值,比如,1角等於10分,1元等於10角,讓孩子明白,儲蓄罐不一定是錢幣數量越多越富有,而應該是錢幣價值越高越有錢。
7.用繪本啟迪「小小財商腦」
好故事永遠是育兒的好幫手,不止一次把這個方法推薦給大家,也總讓我津津樂道。同樣的,關於財商啟蒙,有這些書可以啟迪孩子。
A.《我會理財》。該書由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適合3歲以上的孩子閱讀,是知名的貝貝熊系列叢書之一,在故事裡,孩子們可以有零用錢,但必須學會理財。該書文字詼諧幽默,讀來朗朗上口,豐富的角色人物讓父母和孩子都更能感同身受。

B.《松鼠的倉庫》等(全4冊)。該書由地震出版社出版,適合3歲以上孩子閱讀。由《松鼠的倉庫》《極地動物銀行》《石地里的收成》《蛋糕店失火了》組成,分別用引人入勝的故事講述了儲蓄、銀行、投資和保險的知識,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快樂地親子共讀起來。

8.拒絕無謂的揮霍
這個方法其實是送給我們自己的,沒有更多的揮霍,做孩子的理財好榜樣,才能讓啟蒙教育真正落到實處。否則,即使你說再多道理,讓孩子體驗再多方法,玩再多遊戲,看再多繪本、圖書,但自己做不到這些,一切努力都會徒勞。
我一直相信,辦法遠比問題多,與其抱怨孩子喜歡吵著玩具買買買,不如啟蒙孩子的「小小財商腦」。當然,任何教育方法沒有捷徑,也不可能速成,踏踏實實從每一個當下開始,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做起,日積月累地堅持下去,孩子會用行動回報我們的付出。這也是一種最好的「人生投資理財」,不是嗎?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94292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