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夸孩子長的漂亮

好文| 2015-10-29| 檢舉

朋友到北歐某國做訪問學者,周末到當地教授家中做客。

.

朋友進屋,看到教授5歲的小女兒——滿頭金髮,漂亮的眼睛如同清澈純藍的一潭湖水——簡直驚為天人。收下朋友帶去的中國禮物,小女孩奶聲奶氣地微笑道謝。朋友禁不住誇獎說:你長得這麼漂亮,真是可愛極了!

.

教授當時並沒有說什麼,但是女兒走開之後,她的臉色嚴肅了起來:「你傷害了我的女兒,你要向她道歉。」

.

朋友大驚:「我一番好意誇獎她,傷害二字從何談起?」

.

教 授搖搖頭:「你是因為她的漂亮而誇獎她,而漂亮這件事,不是她的功勞,這取決於我和她父親的遺傳基因,與她個人基本上沒有關係。但孩子還很小,不會分辨, 你的誇獎就會讓她認為這是她的本領。而且她一旦認為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驕傲的資本,就會看不起長相平平甚至醜陋的孩子,這就給孩子造成了誤區。」「其實,你 可以誇獎她的微笑和有禮貌,這是她自己努力的結果。所以,」教授聳聳肩,「請你為你剛才的誇獎道歉。」

.

「後來呢?」我禁不住問朋友。

.

「後 來,我就很正式地向教授的小女兒道了歉,同時表揚了她的微笑和有禮貌。」朋友說,「而且從那以後,每當我看到漂亮的孩子,我都會對自己說:忍住你對他們容 貌的誇讚,從他們成長的角度來說,這種事要處之淡然。孩子不是一件可供欣賞的瓷器或是一片可供撫摸的羽毛。他們的心靈像很軟的透明皂,每一次不當的誇獎都 會留下劃痕……」

.

以上是文章出自畢淑敏的一個短小隨筆《請為你的誇獎道歉》,原載2011年8月2日《廣州日報》。有狗尾續貂者從下接著續,說實話,其實續得挺好。

所以,父母表揚孩子時,別忘了三大原則:

1. 夸具體不夸全部

「寶 寶真棒」,這樣的表揚對家長來說真是輕車熟路。在家長眼裡,孩子的每一個成長細節都是值得驚嘆和讚美的——寶寶會笑了,寶寶會翻身了,寶寶會蹦了,寶寶說 話了……就是在這種不斷的驚喜中,家長已經習慣於對著孩子說出「真棒!」、「真好!」這樣的評價,甚至一句輕輕的「啊」都充滿著讚賞的語氣。

家長隨口的誇獎,可能意識不到會帶來怎樣的消極影響,直到有一天,發現孩子變得害怕失敗,經不起一丁點兒挫折……

總是籠統地表揚孩子,比如你真棒,會讓孩子無所適從。也許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飯,媽媽與其興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訴他「謝謝你幫媽媽端飯,媽媽很開心」。有針對性的具體表揚會讓孩子更容易理解,並且知道今後應該怎麼做,如何努力。

.

2. 夸努力不夸聰明

「你真聰明!」——又一個家長慣用的評語。家長對孩子的每一個進步如果都用「聰明」來定義,結果只能是讓孩子覺得好成績是與聰明劃等號,一方面他會變得「自負」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們面對挑戰會採取迴避,因為不想出現與聰明不相符的結果。

美國的研究人員讓幼兒園孩子解決了一些難題,然後,對一半的孩子說:「答對了8道題,你們很聰明。」對另一半說:「答對8道題,你們很努力。」

接著給他們兩種任務選擇:一種是可能出一些差錯,但最終能學到新東西的任務;另一種是有把握能夠做得非常好的。結果2/3的被誇聰明的孩子選擇容易完成的;被誇努力的孩子90%選擇了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

3. 夸事實不夸人格

「好寶寶」這樣的話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長們會無心地將其掛在嘴邊。但「好」是一個很虛無的概念,如果孩子總被扣上這樣一頂大帽子,對他反而是種壓力。

成年人也是,當領導不斷誇獎你時,開始還會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會感覺到壓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機會。

如果家長的稱讚總是「言過其實」,孩子也會有壓力,覺得自己不配這樣的讚美。他們會怎麼辦呢?那就是在你剛剛讚美完他的時候,他就做出讓你頭疼的事情,以示「真誠」,所以誇獎一定要謹慎適中。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68626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