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鎖鏈法:環環相扣更有趣
這是創奇「超級記憶」的入門方法,顧名思義,就是在相關事物中產生一個又一個的「扣」,並用記憶的鎖鏈把這些「扣」環環相扣在一起。這個方法操作起來也很簡單有趣,所需僅為一點誇張的想像,或許有些人平時生活中已經不自覺在使用這種方法了,但若經過一番專門的訓練,效果會更好。例如,桌上有一台手機和幾隻桔子,若用鎖鏈法則可這麼記憶:手機伸出長長的天線,把幾隻桔子串在一起。以此為起點,我們就開始打開了右腦記憶的大門,那些書本中的概念、公式,也將不會顯得那麼枯燥乏味。
串聯法:頭腦影院真神奇
人們對圖像的記憶往往比文字更深刻。這是一種依託於圖像視覺、內心感覺的聯想式記憶法,又被形象地稱為「頭腦影院」。例如,當人們需要記憶「西湖十景」(蘇堤春曉、雙峰插雲、三潭印月、曲苑風荷„„)時,不妨假設自己是一位導演,要到杭州拍攝一部短片,這時,就可以用一段設身處地的體驗和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把十個景點串起來。可以想像大巴一抵達杭州,竟是蘇東坡親自趕來接自己,先到蘇堤漫步,漫步時抬首望見兩座山峰直入雲端,鏡頭一轉來到山上,向下俯瞰是三潭印月,山上還有戶人家,曲曲折折的迴廊和滿池荷花相映成趣,人家深處有魚躍鶯啼„„如此一來,「西湖十景」就不難記憶了。
標籤法:記憶千位數很簡單
人的左腦善於處理抽象的邏輯信息,而右腦善於處理具體的圖像、情感、體驗類信息,且運轉速度極快。「標籤法」的原理就是通過給抽象資料貼標籤,把它們全部轉換成右腦信息,就像計算機要把十進位換算成二進位進行運作一樣。
在「超級記憶」的課程體系裡,不少數字和字母原本就對應一個圖像,如:數字「11」對應筷子,大寫字母「D」對應豎琴或者月亮等等。通過一定的引申,不少孩子學會了用「標籤法」記憶化學式、物理公式等。
縮編法:用記憶對答如流
學習中需要記憶的知識實在是太多,比如初中課本魯迅先生的《風箏》一文的中心思想是:一、表達兄弟間濃濃的情意;二、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這麼長一段話,可以在幾秒內記憶嗎?創奇老師的回答是可以:「我們將答案的兩個方面各壓縮成一個字——『情』和『黑』。什麼情?兄弟情;什麼是黑的?社會的黑暗。冗長的兩句話,一下子被濃縮成簡單的兩個字。接著,我們來編口訣,「風、箏」是問題的關鍵詞,而『情、黑』是答案的關鍵詞,將『風』與『情』結伴,『黑』與『箏』相連,我們的眼前就會展現出這樣一幅畫面:風吹得別具風『情』,空中的箏是『黑』色的。這樣一來,長長的一段文字在幾秒內就被我們拿下啦! 」出用縮編法來提高記憶的真諦:讓題目來幫你記住答案,練就抓關鍵的技巧,用創編的口訣幫助融會貫通,再長的問題也能對答如流。
位置法:鎖定記憶目標
入門玄關處有個「魚缸」,由此聯想到早晨去「游泳」;進客廳,落地「書櫥」與「去書城買書」關聯;不遠處擺放著的「沙發」,又讓我想到下午去「購物」;晚上「過生日」,則和家人在 「電視機」前共享快樂——這是在老師的啟發下,一位學生通過位置法將一天的行程與家具鎖定記憶的結果,以進門後看到的事物的順序串起一天所做的事,這位學生笑著表示,「這樣的方法既生動也方便記憶」。學生們對於這樣的位置法記憶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尤其是一些年齡較小的學生,我們也發現,「鎖定目標」的記憶方法展現出了學生們潛在的有序且大容量的記憶能力。
信箱法:記憶更高要求
如果沒有像家具一樣的實物用來想像,那麼我們可以直接將他們塞進「信箱」。眾所周知,信箱的外表通常會標上數字以作區別。同樣,日常生活中的記憶也可以如此。 「我們看到桌上有一個桔子,一本筆記本,一個杯子,一本檯曆,將他們分別扔進1-4號信箱„„」沒有過多時間,但彷佛學生們已經漸入佳境,能夠領會這環環相扣、循序漸進的方法。 「1代表桔子,3代表杯子」,沒過幾秒,學生已經能倒背如流。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