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每天全世界大約有75萬人成為新手爸媽,他們在感受父母所帶來的欣喜之外,還要承擔作為父母的教育責任,也因孩子而體驗著困

醉小飛| 2019-06-03| 檢舉

在孩子生長階段,嬰幼兒時期是營養需求高峰期,孩子在這個階段每一次吃飯都會被身體吸收,因為孩子的大腦,身體,骨骼統都需要營養元素,因此父母為孩子準備的食物非常關鍵。如果在嬰幼兒階段孩子的輔食添加到正常餐點的過渡能做好的話,那麼孩子不管是身體素質還是大腦靈活程度,都會比一般的小孩子要好。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孩子在輔食階段飲食上,需要注意每一餐都要補充的營養元素,以及家長在其他方面需要注意的事情,讓孩子健康成長。

現在每天全世界大約有75萬人成為新手爸媽,他們在感受父母所帶來的欣喜之外,還要承擔作為父母的教育責任,也因孩子而體驗著困

5類營養元素不能缺

1. 蛋白質

蛋白質對於兒童來說,大腦發育是最關鍵的,而大腦中40%都是由蛋白質組成的,所以蛋白質是大腦組成的基礎,並且蛋白質中含有很多胺基酸,尤其是對記憶力很關鍵的谷氨酸,還有神經網絡的組成少不了牛磺酸,孩子聰不聰明和這些胺基酸有很緊密的關係。

其實不光是嬰幼兒階段,人的一生都少不了蛋白質,因為它是生命物質的基礎,看得到的皮膚,頭髮,指甲,看不到的骨骼,激素,細胞都離不開蛋白質。

現在每天全世界大約有75萬人成為新手爸媽,他們在感受父母所帶來的欣喜之外,還要承擔作為父母的教育責任,也因孩子而體驗著困

寶寶身體成長動力來源之一也是蛋白質,骨骼成長除了鈣之外就是蛋白質了。孩子免疫力的組成之一也需要它。蛋白質還是紅細胞的載體,如果蛋白質不夠就會有貧血的可能,在孩子剛出生之後,奶中含有的蛋白質足夠寶寶成長所需,等到了輔食階段,家長就要注意,不能為了孩子補充蛋白質就狂吃雞蛋和肉類,因為任何事物補充過量都會造成身體負擔,尤其是嬰幼兒代謝能力還在發展中,蛋白質補充過量會導致寶寶出現便秘。

所以補充蛋白質還是以奶為主,其次以豆類,豆腐這種的膽固醇低的優質蛋白質為輔,最後才是肉類和雞蛋。這樣孩子就能夠更好更溫和的讓身體吸收蛋白質了。

現在每天全世界大約有75萬人成為新手爸媽,他們在感受父母所帶來的欣喜之外,還要承擔作為父母的教育責任,也因孩子而體驗著困

2. 鈣

對於孩子來說,鈣是構成骨骼,牙齒生長的重要元素之一,除了堅硬的地方,還有神經,肌肉,心跳等等也少不了鈣。如果孩子晚上出現睡眠問題,夜間盜汗,手腳抽筋都有可能是缺鈣導致的,最重要的是寶寶長得高不高和鈣足不足有直接關係。

並不是吃母乳就一定不會缺鈣,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看,因為喝下去的鈣如果身體不吸收也一樣會浪費掉,缺鈣的症狀有很多,還要結合醫院診斷才能確定,家長不要盲目給孩子補鈣。

現在每天全世界大約有75萬人成為新手爸媽,他們在感受父母所帶來的欣喜之外,還要承擔作為父母的教育責任,也因孩子而體驗著困

盲目補鈣有可能造成孩子身體臟器負擔,引起便秘,而且還會同時影響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甚至有腎結石的危險。

缺少鈣不一定是因為鈣的來源少,有可能是孩子吸收能力差,所以先從根上解決吸收問題才是重點,維生素D是輔助鈣質吸收的好幫手,讓腸道對鈣質的吸收能力更強,不讓鈣隨著尿液流失。傳統意義上的補充維生素D除了吃維生素片之外,多曬太陽也是一個很關鍵的方式,在補鈣期間維生素D和鈣片不能同時吃,尤其是維生素片吃多了也會中毒,所以還是食補+曬太陽+運動的方式最靠譜。

現在每天全世界大約有75萬人成為新手爸媽,他們在感受父母所帶來的欣喜之外,還要承擔作為父母的教育責任,也因孩子而體驗著困

3. 鋅

鋅元素對於寶寶來說也是智力發育的一個關鍵元素,而且缺少鋅孩子食慾也會下降,鋅是構成睡液蛋白的重要成分,缺鋅會導致孩子的味蕾元素減退,舌頭的靈敏度降低,從而導致孩子挑食、厭食、不愛吃飯。同時缺鋅還是導致孩子體內的羧基肽酶A的活性減弱,從而導致消化能力減弱;所以孩子缺鋅是會導致不愛吃飯的。沒有食慾就沒有一切其他元素的攝入,所以鋅元素也是成長關鍵。

當孩子厭食的時候,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打開孩子的食慾,增加肉類和海鮮類的比例,動物性食品中含鋅元素較多,每100克動物性食品中大約含鋅3~5毫克。並且動物性蛋白質分解後所產生的胺基酸還能促進鋅的吸收。

現在每天全世界大約有75萬人成為新手爸媽,他們在感受父母所帶來的欣喜之外,還要承擔作為父母的教育責任,也因孩子而體驗著困

在動物性食品中,牛瘦肉是鋅含量最高的,其次是羊瘦肉、豬瘦肉、豬肝、魚肉等。

不建議給孩子用藥物直接補充鋅,這樣會造成身體負擔過重,並且鋅的吸收也同時需要其他微量元素一起協作,只補鋅的話是不行的。

孩子食慾下降,家長可以多從食物的種類和花樣中花心思,同樣的食材有很多種不同的做法,孩子都喜歡顏色豐富的,樣子好看的食物,只要家長多用心,孩子就能多吃兩口。

現在每天全世界大約有75萬人成為新手爸媽,他們在感受父母所帶來的欣喜之外,還要承擔作為父母的教育責任,也因孩子而體驗著困

4. 鐵

對於孩子來說,鐵元素是血液中重要的組成元素,能夠製造血紅素,一切身體成長都離不開血液的供給,孩子貧血大多數都是由於鐵元素不足導致的,還有毛髮稀疏,皮膚乾燥也有可能是缺鐵。即使寶寶缺鐵的程度還不到缺鐵性貧血,也可能對神經系統發育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對大一點的孩子,缺鐵還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應慢等,影響孩子在學校的表現。

現在每天全世界大約有75萬人成為新手爸媽,他們在感受父母所帶來的欣喜之外,還要承擔作為父母的教育責任,也因孩子而體驗著困

補鐵和補鈣一樣重要,當孩子可以吃輔食之後,從食物中補充鐵元素是最好的方式,鐵元素的來源大多是動物性食物,比如說內臟,肉類,家禽,海鮮等等,除了肉類之外,其實很多蔬菜一樣有豐富的鐵元素,比如說番茄,油菜,菠菜,芹菜等等,不要只給孩子吃肉,要葷素搭配的做輔食,植物鐵的吸收率雖然低,但是膳食纖維能有效提高孩子腸道消化吸收率,而且能夠緩衝孩子吃肉帶來的蛋白質補充過量引起的便秘。

現在每天全世界大約有75萬人成為新手爸媽,他們在感受父母所帶來的欣喜之外,還要承擔作為父母的教育責任,也因孩子而體驗著困

5. 維生素

維生素中含有諸多成員,每一樣都對孩子的成長發育有作用,所以孩子一旦開始吃輔食,就不能少了這些維生素。

脂溶性維生素可以在身體內儲存,所以缺少的情況比較少,常見的脂溶性維生素有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而水溶性維生素在體內儲存的數量一般都不會很多,所以需要勤補,因為水溶性維生素會隨著尿液排出,水溶性維生素比較常見的是,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葉酸,維生素B12,還有很多其他重要的維生素就不一一列舉了,總而言之不管是哪種維生素缺乏了對孩子的成長和發育都會有阻礙,補充維生素除了食補之外,還有一項重要的活動可以促進體內維生素的吸收,那就是運動。

現在每天全世界大約有75萬人成為新手爸媽,他們在感受父母所帶來的欣喜之外,還要承擔作為父母的教育責任,也因孩子而體驗著困

孩子天性好動,家長不應該為了保護孩子的健康而將孩子圈在家裡,不管多大的孩子,只要天氣適宜,都要帶著他們多去戶外,陽光,空氣和風都能讓孩子身體更強健。

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除了可以強身健體,促進維生素吸收之外,還能讓孩子與自然產生親近感,這樣的孩子也會更外向,思維與創造力會比總在家裡玩平板,看電視的孩子強,將來在學習能力上會更勝一籌。

6. 警惕寶寶飲食殺手

在孩子能夠吃輔食之後,家長為了能讓孩子多吃一點也是費勁了心思,但是吃得多不一定等於吃得好,比如說下面這些為了讓孩子多吃的方法不僅不會讓孩子營養吸收更好,反而會造成寶寶積食和腸胃負擔。

現在每天全世界大約有75萬人成為新手爸媽,他們在感受父母所帶來的欣喜之外,還要承擔作為父母的教育責任,也因孩子而體驗著困

1. 飲食不夠零食湊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嬰幼兒零食,無添加,無糖無油的天然零食,專門為寶寶設計的,這些零食看起來就很美味,買回來孩子還特別愛吃,家長忙不過來的時候,就給寶寶一塊,孩子安靜了還能吃東西鍛鍊咀嚼能力,想想就很好。

但是小編要在這裡提醒您,不管是什麼零食都不能代替正餐,孩子的胃容積是有限的,不管是為了安撫孩子還是為了讓他們多吃一點,用零食作都是不恰當的,零食可以吃,但是不能多吃。

2. 三餐不定

有的家長由於是自己帶孩子,有時候忙起來有可能會晚一小時吃飯,對於成年人來說,每餐飲食不定時很正常,但是孩子就不行了。不能等他們餓得狠了再吃飯,這樣不規律的飲食時間會造成孩子脾胃功能越來越差,很餓的時候再進食,會造成孩子一次吃很多,然後積食。

現在每天全世界大約有75萬人成為新手爸媽,他們在感受父母所帶來的欣喜之外,還要承擔作為父母的教育責任,也因孩子而體驗著困

要不就是喂早了,孩子根本就不餓,但是家長強迫孩子吃很多,這樣也會導致孩子厭食。有的家長喜歡讓孩子吃湯泡飯,因為孩子吃起來更快,但是湯泡飯的危害很大,因為湯會稀釋胃液,導致胃動力不足,湯泡飯吃得多了孩子反而消化能力會減弱。

3. 多吃肉

雖然肉類中含有的鐵元素和鈣元素比較多,但是膳食結構不平衡,會讓孩子營養吸收能力下降,吃肉吃多了傷了脾胃,不管吃什麼都不會吸收。所以要給孩子葷素搭配,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偏食不挑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207994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