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丨愛,但不溺愛
每天都會抽時間關注孩子的成長,
重視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不拿別人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做比較;
孩子犯錯了,會正確地批評,教他學會承擔責任;
直面孩子的優缺點,不會對孩子的毛病視而不見。
充分了解孩子,愛但不溺愛,給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

對幼兒園丨相信專業,更多體諒
理解和支持園所的管理制度、不質疑園所的教育體系;
積極參與親子運動會、家長開放日、家長培訓講座等;
自己沒做好的情況下,不把一切責任都推給幼兒園;
孩子發生磕磕碰碰,不激動不情緒化。
相信專業的力量,家園和諧共建才有幸福未來。

對老師丨尊重理解,有效溝通
不會當著孩子的面點評老師,說老師這不好那不好;
孩子犯了錯,受到老師的批評,會給予理解和支持;
信任老師,對老師不過分親近,不打擾老師的生活;
有什麼困惑或不滿意的地方,直接與老師溝通。
尊師方能重教,相互理解尊重才能創造更好的教育環境。

幼師有話說:我們的需求很簡單
慧蘭:之前帶小班半日活動後,好多家長說什麼點心吃的太早啦,水果應該在吃飯前吃啦,早上來的太早啦,小朋友給的飯太少/太多,有個家長就說他對幼兒園很放心很滿意,應該是孩子去適應幼兒園,而不是幼兒園為了孩子做改變。覺得很對,長大了就是這樣,不可能社會為了你去改變,只能你去適應這個社會。
欣欣:有問題當面溝通.不在家長群里或當面抱怨或說老師不好的家長,有意見直接提議就好了,不在背後議論老師。
孤鶩:作為老師,更希望家長能將心比心,孩子們相處難免會有磕碰,善解人意的家長對此一句「沒關係」會讓我們寬慰不少;但也會有護犢子心切的家長,在微信群里大肆宣揚,要讓對方家長公開道歉,本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卻非要弄得彼此都不開心,又何必呢。
怡家:有類家長,認為老師工作很閒,一天到晚給你私發消息,需要時時刻刻掌握孩子情況,老師不可能一直拿著手機,家長就會一直問,老師你人呢,在群里不停的發消息,我覺得把孩子交給幼兒園,應該對老師有信心,相信自己的孩子,老師抽空會回復,但也不是個別孩子的保姆,希望家長懂得放手。

小小:曾經一次加班,住附近的小朋友和家長看幼兒園教室燈亮著,覺得老師好辛苦 就帶了好吃的來給我們,真是超級感動。
蘭馨:非常贊同不要在孩子面前說老師的不是這一條。我遇見過這樣一件事,一個孩子每天來幼兒園都會哭的很厲害,有一天我把他抱在腿上安慰,問他為什麼害怕來幼兒園的原因,他的回答讓我特別震驚,他說奶奶他們天天在家裡說老師的壞話,他覺得自己很害怕。可見,家長的言語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有多可怕。
我也有話說:幼師和家長是戰友
作為幼師,那麼辛苦地工作,一個人對著幾十個孩子,又一大堆教研工作,待遇水平很一般,心裡苦楚,家長不懂。
作為家長,孩子不在身邊,如果發生了什麼小意外,又不清楚事情原委,心裡著急。被個別幼師虐童的新聞帶偏,擔心遇到品行不好的老師。個中憂慮,幼師也難體會。
所以,溝通的作用也顯現出來了,大家把事情說明白了,不是所有家長都是熊家長,不是所有幼師品行都不好,這真的只是小機率事件,大家都寬點心。
溝通之後,相互的理解也很重要。家長多想想幼師的辛苦和貢獻,幼師多體會家長的愛子心切。
別忘了,你們有共同的目標和任務:愛孩子,把孩子照顧好!從這個角度來說,你們是戰友,而不是相互猜忌的敵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207992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