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幾點入睡最好?睡不踏實怎辦?5個問題,1次解決

愛分享| 2019-03-12| 檢舉

寶寶的吃喝拉撒一直是家長們最最關心的問題。

這其中,睡眠又是VIP中的VIP,是最讓大家頭疼焦慮的事情。

我們總怕寶寶睡不夠時間、睡眠質量差,萬一影響了生長發育可怎麼辦?

於是,我們總是盡全力保證寶寶睡夠時間、睡得踏實。

也正因為關心則亂,總是無意識地就陷入了一些誤區,所以小編專門請教了崔醫生之後,幫大家總結了一下,在寶寶睡眠這件事上,下面這些誤區大家千萬要避開。

孩子幾點入睡最好?睡不踏實怎辦?5個問題,1次解決

誤區一:寶寶一哼唧就抱

下面這個情況大家應該都遇到過。

晚上寶寶睡覺的時候,稍微一哼唧,我們就忐忑的不得了,趕緊趁著他還沒有醒透,抱起來哄哄,好讓寶寶接著睡覺。

不然,一旦寶寶醒透了那就麻煩了,再哄睡就又是一場「惡戰」。

誤區解析

事實上,寶寶哼唧並不代表他醒了。

我們人類有兩種睡眠狀態,一種是深睡眠,一種是淺睡眠。而且在入睡期間,深睡眠和淺睡眠會不停交替。

當我們處於深睡眠時,不太容易被外界的刺激吵醒,也就是俗話說睡得沉;處於淺睡眠狀態,被吵醒的機率就會大很多。

另外,深淺睡眠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年齡越小,淺睡眠所佔的比例就越高,且交替更為頻繁。

也就是說,如果你發現寶寶睡覺時,突然翻了個身、哼唧兩聲,很可能是他們正好處於淺睡眠狀態,並沒有醒。

如果你在這個時候抱起寶寶,或者輕拍寶寶進行安撫,反而會把寶寶吵醒。

即便沒有吵醒,也會讓寶寶記住這種安撫。

不管是哪種結果,長此以往,寶寶都會形成一種條件反射,導致他們很難睡整覺、容易驚醒。

解決妙招

在寶寶睡覺發出一些動靜時,大家不必太緊張,可以先按兵不動,耐心地觀察一會兒。很可能過一會寶寶自己就又睡著了。

誤區二:連續哄睡好幾個小時

「晚上x點是最佳睡眠時間」類似這樣的言論大家應該看過不少了。

於是乎,為了能讓寶寶在所謂的最佳睡眠時間睡覺,哪怕寶寶還不困,也要連續哄睡好幾個小時,直到把寶寶哄睡。

誤區解析

事實上,什麼時間算是最佳的睡眠時間?

很多人可能會說,生長激素分泌旺盛的時間就是最佳睡眠時間。

可是,具體是哪個時間段卻並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也沒有科學依據能夠證明,哪個時間段寶寶的生長激素分泌得最旺盛。

解決妙招

所以說,與其為了所謂的「最佳睡眠時間」每天和寶寶較好幾個小時的勁,不如將更多的精力用在引導寶寶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上。

家長要通過日常地仔細觀察,找到寶寶的睡眠規律,並在此基礎上,適當消耗寶寶的精力。

尤其是對於一些需要很長時間哄睡才能睡著的寶寶,更需要精力的釋放,一旦他們玩累了,很可能根本不用哄,就能很快入睡。

能保持較長時間的深睡眠,這對於寶寶的生長發育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誤區三:讓寶寶睡黃昏覺

孩子幾點入睡最好?睡不踏實怎辦?5個問題,1次解決

黃昏覺,顧名思義,就是在傍晚時寶寶睡的那一覺。

比如說下午5、6、7點的時候,讓寶寶小睡一會兒。

開始時間不一樣,持續時長也不一樣。

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會和正常的夜間睡眠連在一起。寶寶睡醒之後要再活動一段時間才准備開始「下一覺」。

黃昏覺在很多家庭中都很常見,尤其是寶寶年齡較小的家庭。

大家總覺得寶寶晚上睡得太晚,或者夜裡睡不踏實,睡眠質量就會受到影響,而且從午覺到晚上睡覺中間隔了那麼久,讓寶寶睡個黃昏覺來補補覺,也很正常啊。

誤區解析

事實上,大家把這個因果關係弄顛倒了。

並不是寶寶晚上睡不好,需要黃昏覺,而是因為黃昏覺的存在,導致寶寶晚上睡覺的時間越來越晚。

就好比,上週末小編下午5點開始睡,一覺睡到了7點,晚上死活睡不著,一直嗨到了凌晨1點……

解決妙招

如何避免黃昏覺,家長的引導最為關鍵。

1.建立晝夜觀念

家長應該從寶寶出生開始,就逐漸引導寶寶建立良好的晝夜觀念。

一般來說,寶寶3個月左右的時候,晝夜觀念就形成了,具體的方法大家可以下載育學園APP進行了解,小編就不多做贅述了。

2.做一些戶外活動

為了避免寶寶傍晚時犯困,大家可以在這個時間段帶寶寶進行一些戶外活動,這會增加他們的興奮度,逐漸延遲黃昏覺的睡眠時間,直到與夜間入睡時間保持一致。

誤區四:頻繁叫醒餵奶

這種情況在照顧6個月以內的小月齡寶寶最常見。

我們最擔心這麼小的寶寶,一睡睡5~6個小時不帶醒的,萬一餓得低血糖了怎麼辦?於是總會定點把寶寶叫醒餵奶。

誤區解析

事實上,這麼做弊大於利。

一方面寶寶很可能會養成到點就醒的習慣,從而出現夜醒頻繁的問題,另一方面,家長也因為寶寶多次的夜奶而不能獲得很好的休息。

解決妙招

其實,大家要知道,對於健康寶寶而言,他們天生有感知飢飽的能力,餓了會哭,飽了自然就不吃了,所以家長根本不用擔心寶寶睡得時間太長會餓壞自己。

而且,即便是低血糖,絕大多數的寶寶也會因為身體不適而醒來,甚至出現哭鬧。

誤區五:對寶寶的睡眠期待過高

這種過高的期待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睡眠時長,二是睡眠質量。

先說睡眠時長。

大家應該在很多育兒文章中了解過,不同階段的寶寶一天應該睡多長時間,比如新生兒一天大約睡20~22個小時,1歲多的寶寶一天的睡眠時間在12~14個小時左右,一旦發現自己寶寶沒有達到這個「標準」,就焦慮的不得了。

再說睡眠質量。

很多家長發現寶寶睡覺翻身、踢被子、哼唧,就覺得他們沒有睡好。

誤區解析

事實上,睡眠時長只是一個平均值。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特性,睡眠時長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所以,家長根本沒必要糾結寶寶睡得夠不夠,也不必去和其他同齡小朋友作比較,給自己徒增煩惱。

再說睡眠質量,就算是我們大人,睡覺也很難保持同一個姿勢,也可能會有說夢話的情況,但是這並不會特別影響我們第二天的精力。

解決妙招

所以說,家長在評估寶寶睡得好不好時,睡眠時長和睡眠期間是否有動靜不是關注重點。

關鍵是要看寶寶白天活動時是不是精力充沛、吃喝是否正常、生長曲線的增長情況,如果寶寶這三方面都沒有問題,就說明寶寶的睡眠是充足的。

家長無需太過擔心,也不用再去過多地干擾寶寶的睡眠了。

好了,關於睡眠的5個誤區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完了,你們「中招」了嗎?在寶寶引導睡眠這件事上,你們有哪些「獨門絕技」呢?快來評論區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更多爸媽育兒、生產前後的相關資訊,請關注粉絲團「家有寶貝」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202982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