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相信有不少家長都遇到過孩子偷拿錢的這種事情,而且這種事情也不在少數,有些家長面對孩子偷錢的時候,會有一種暴力的方式解決,而有些家長則會順著孩子繼續偷,畢竟現在的生活條件可跟以前不一樣了。但是身為父母要知道的一點是,從小培養一個孩子正確的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可能有些孩子因為年紀小,還沒有形成對於金錢正確的觀念和消費觀念,有時候在面對外界的一些誘惑時,就會忍不住偷拿家裡的錢,但是父母要弄清楚一個概念,對於孩子來說,偷拿家裡的錢,並不是實際意義上的偷盜,因為他們年紀還小,自然還沒有明確的金錢觀念,所以這裡父母不用過於擔心孩子的這種行為,只要孩子不是偷拿外人的東西,就不用擔心孩子以後也會偷竊,而且對於孩子偷拿家裡錢的這種事情,父母一定不能太過用力的教育,呵斥打罵孩子,一定要學會巧妙的運用一些方法,適當的處理,讓孩子從內心深處意識到自己偷錢是一種不正確的行為,並且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確保孩子以後都不會這樣做了。前不久,敏敏收拾自己包包的時候,發現自己的錢包有被動過的痕跡,於是敏敏趕緊檢查了一下,畢竟錢包裡放著前幾天閨蜜還給自己的3000元,結果數了之後,敏敏發現少了一百元,敏敏當時以為是自己數錯了,可是再次數了一遍之後,發現確實是少了,剛開始,敏敏本沒有想到錢會在孩子身上,於是就問孩子爸是不是拿了自己的錢,孩子爸說沒有,而且還說自己前兩天兜裡裝了五百,那天也不知道為什麼少了一百,還以為是敏敏拿了,這個時候兩人思來想去,覺得是孩子拿了錢。當天晚上趁著孩子睡覺的時候,檢查了一下孩子的書包,果然發現孩子的包裡有一張一百元和一些其他零錢,孩子爸特別生氣,當場就想叫醒孩子,質問他,要知道偷錢這種事情已經很嚴重了,小時候有偷錢的習慣,大了之後就更難糾正了,這樣下去,以後可怎麼辦。但是孩子爸即使很激動,還是被敏敏小聲的勸阻了,並且把錢重新放回了孩子的書包。

第二天早上的時候,敏敏催促著孩子趕緊起床吃早飯,飯桌上,敏敏故意對孩子爸說:「我今天發現我錢包突然少了一百元,怎麼辦,會不會是我們家招小偷了,我們要不要現在報警,孩子爸你看看你那裡錢有少嗎?家裡還有其他東西不見的嗎?要真是這樣,就得趕緊報警了」,話剛說完,敏敏看了一下孩子的臉色,孩子瞬間表現的很緊張,孩子爸緊接著說:「你最近不是老說你記性差,是不是把錢放在了大衣兜裡了,你完了去看看,要是還沒有的話,咱們在報警也不遲」,說完,兩人彼此對視了一眼,而這時候孩子藉口要去上廁所,果然就把錢放到了敏敏的大衣兜裡,等到孩子再回來的時候,表情放鬆了很多。於是敏敏說著要去看看是不是放大衣兜了,結果真在大衣兜裡,並且跟孩子說:「你看媽媽最近真是記性差,你可別跟媽媽一樣粗心大意奧」。

後來在送孩子去學校的路上,敏敏給孩子說:「為了慶祝媽媽的錢失而復得,媽媽決定送你一個禮物,你有沒有什麼想要的東西呢?」結果孩子非常開心的說:「我想要一個新的文具袋,要那種跟同學們都一樣的」。「好的,媽媽會給你買的,但是你以後如果有想要的東西,要直接跟媽媽講歐,不然媽媽容易忽略,另外,媽媽看你最近表現的特別好,跟爸爸商量決定給你的零花錢翻一倍,」敏敏媽摸著孩子的頭笑著說。在此之後,家裡的錢再也沒有少過。其實對於孩子的教育,並不是棍棒教育就能讓他們知道自己的錯誤,有時候還會適得其反,要知道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對於孩子來說會更有用,而且家長們在面對孩子偷錢這件事上,一定要冷靜,了解孩子這樣做的原因,只有給孩子從小培養一個正確的金錢觀念,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才更利於孩子之後的成長,而此外,家長也要知道,對於孩子的教育,確實也是一門很深的學科,家長在此過程中也要不斷的學習,只有多一份耐心,相信很多孩子都能改掉自身這些不好的習慣。那麼你家孩子有偷錢過嗎?你又是如何教育的呢? 一起來分享吧!往下看更多精彩內容:12歲兒子 偷拿錢,媽媽不打罵 反而「這麼做」...孩子不僅還錢 也學乖了,值得所有家長學習!12歲兒子 偷拿錢,媽媽不打罵 反而「這麼做」...孩子不僅還錢 也學乖了,值得所有家長學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俗話說:「細漢偷挽瓠 大漢偷牽牛。」孩子小時候出現偷竊行為,家長若不及時糾正、教導,很可能埋下後患。當你發現孩子第一次偷拿家裡的錢,你應該怎麼做呢?繼續看下去...孩子的「偷竊行為」是家長常見的 問題之一從事教育行業多年,接觸過很多家長和孩子,幫助他們解決過各種教育及學習上的難題。其中,關於孩子偷拿家裡的錢這件事也是家長們常跟我提起的問題,我發現大家解決這類問題的做法往往都是對孩子進行批評打罵,希望孩子汲取教訓下次不再犯。而打罵教育 並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用責罵、處法的方式,有時候反而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容易把重心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而忽視了性格、品德上的培養,在孩子小的時候,教會他樹立正確的三觀,懂得金錢的取之有道...對孩子來說,這些方面比分數更為重要!以下兩個小故事,剛好可以拿來當作,家長面對孩子偷竊時應該怎麼做和不該做的事。老師在 所有同學面前,把小偷「揪」了出來...一間小學發生了偷竊事件,當時老師把班上同學都留下來,一個一個問說 是不是有偷東西,最後發現,偷東西的是一個女生。老師在同學面前指控她為小偷大家開始在背後對她指指點點。即使找到了兇手,卻也毀了那位 女同學從那之後,她不但沒有改過,反而變得更仇視老師、同學,雖然不只是這次事件才逼得她如此,但她已經被烙上了「小偷」的惡名。錢即使找回來了,這是這種抓犯人的方式,只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作為家長和教育孩子的長輩,要避免在眾目睽睽下傷害孩子自尊。媽媽發現 錢包少了錢懷疑是 2個孩子拿的有位媽媽有個 12歲的兒子和 8歲的女兒,有一天哥哥從媽媽的錢包裡面,偷偷拿了兩張 100元,哥哥把一張 100元給了妹妹,一張留給自己買玩具車。後來媽媽發現錢包的錢少了,但他猜測是孩子拿的,但不確定是哪一個。

(圖片截取自 母親遊戲 劇照)但是媽媽不明講「巧妙地」暗示孩子...晚上煮晚餐時,媽媽對孩子說:「我覺得錢包好像少了200元,是不是有小偷進來家裡呢?媽媽覺得有點擔心。」哥哥低下了頭,妹妹神情有點緊張,媽媽證實了錢確實是兩個孩子偷的,妹妹膽小,偷偷把100元放回媽媽錢包。2個孩子覺得愧疚便都把錢 還回去媽媽錢包了媽媽數著錢,笑笑地說:「媽媽好像弄錯了,前幾天說少了200元,其實是我算錯了,是少了100元。」妹妹像是鬆了一口氣,但哥哥還是沒有動靜媽媽補充了一句:「我不相信是自己家人偷的,可能有小偷進來,等我做完飯,我們就去叫警察,你們說好不好?」妹妹看了哥哥一眼,哥哥趁著媽媽煮飯時,也把100元放了回去。看著孩子們歸還的錢,媽媽心裡覺得欣慰某天和孩子聊天的時候說:「媽媽真的是老了,100元也根本沒丟,是我數錯了,你說媽媽是不是真的迷糊了。」哥哥和妹妹看著彼此笑了,從此家裡再也沒有丟過錢。

(圖片截取自 隔壁的草坪 劇照)面對孩子的偷錢行為,爸媽可以這麼做:1.千萬不可以用「審問犯人」的方式去問孩子是否偷錢,或是逼迫他們認錯建議用比較婉轉的方式去「提醒」他們,讓他們知道爸媽已經知道他們犯錯了。粗暴地「抓犯人」只會傷害孩子自尊,不但會讓他們不敢承認,甚至有反抗的行為。2.弄清楚孩子偷錢的原因,才能杜絕偷竊的行為。如果孩子是為了買某樣東西而偷錢,在合理的範圍內,媽媽能以獎賞的方式去給予;如果是不必要的需求,媽媽可以「借錢」給孩子,像是算在零用錢裡面,讓他們日後再歸還,一來可以避免孩子偷竊,二來還可以養成孩子慎重的購物習慣。家長是孩子 第一個導師也是性格養成的 重要推手家長的教育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性格和習慣。你粗暴地對待孩子,孩子還你以暴虐;你細心地對待孩子,孩子還你以感恩。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和依靠,用心去體貼和呵護,在養成孩子性格和習慣的同時,不給孩子的內心增添傷痕,這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98091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