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阿嬤疼不疼孩子,不是掛在嘴皮子上的,要看這3個表現

愛分享| 2018-11-09| 檢舉

最近總有寶媽反應,阿公阿嬤總是聲稱「愛孩子」,但是完全不知道表現在了哪裡。有的時候孩子對他們來說就像個外人一樣。雖然說,隔輩親是血緣關係的一種本能,但是現實生活中,往往不盡人意。好聽的話誰都會說,而「愛孫子」並不是掛在嘴皮子上的事,身為父母這樣的感觸最為深。想知道老人到底是不是真的疼孩子,看這3個表現就行了。

阿公阿嬤疼不疼孩子,不是掛在嘴皮子上的,要看這3個表現

我們總以為阿公阿嬤疼孫子孫女那就是一種關乎血緣和親情的一種本能,但生活中發現並非如此,有很多家長說,自己家的老人總是口頭上說說自己對孩子多好多好,但真的感受不到老一輩對後輩的心疼和喜愛 。要知道好聽話誰都會說,而用沒用心不僅自己心裡清楚,旁人也能感受得到。

1、舍不捨得給孩子花錢:

很多寶媽抱怨,孩子和阿公阿嬤在一起的時候,沒見過給買過哪怕一口吃的。就連孩子過生日,也沒見送什麼禮物。「嘴上說的疼孫子,其實真的見到了孫子,也只是親一口,再沒有下文。」

有些真的疼孩子的阿公阿嬤,每次見到孩子都一個勁兒給孩子好吃的,塞給孩子錢花。其實做父母的知道,不必老人給孩子多少錢,但是這是一種心意的表達。錢不在多少,但是說明阿公阿嬤真的打心眼裡不希望孫子餓著。

阿公阿嬤疼不疼孩子,不是掛在嘴皮子上的,要看這3個表現

2、願不願意花時間照顧孩子:

雖然孩子是父母的,父母應該擔起來直接的責任。但是對於有些雙職工家庭來說,多請一個保姆,或者一個人辭掉工作在家裡看孩子,是非常不現實的。如果這個時候長輩可以花時間,來幫忙照看孩子就再好不過了。

阿公阿嬤疼不疼孩子,不是掛在嘴皮子上的,要看這3個表現

如果父母開口拜託老人,一定是自己遇到了難處。但是那些不疼孩子,或者不在乎孩子的老人,就會以各種理由推脫,說自己沒有時間看孩子。

而真正疼孫子孫女的老人,不僅會體諒兒女的辛苦,幫助他們減輕負擔,還很願意照顧孩子。雖然老人沒有照顧孩子的責任,血緣和親情還是最重要的。

阿公阿嬤疼不疼孩子,不是掛在嘴皮子上的,要看這3個表現

3、在外人面前說不說孩子不好:

當老人聚集在一起的時候,難免討論兒女或者孫子孫女。而有一些老一輩的人,總是喜歡抱怨,不光抱怨兒媳婦,還會帶上孩子。說孩子被兒媳婦慣的沒有樣子,或者孩子不聽話等等。

阿公阿嬤疼不疼孩子,不是掛在嘴皮子上的,要看這3個表現

雖然只是嘮家常,但是這樣的行為,很難看出來他們是愛孩子。而那些真的疼孩子的老人,通常碰到熟人都會去誇自己的孫子孫女,看的出來他們是打心眼裡喜歡孩子。

更多爸媽育兒、生產前後的相關資訊,請關注粉絲團「家有寶貝」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96761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