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2~3歲年齡段,因大腦皮質中支配語言的神經組織已經逐漸發育成熟,是孩子口頭語言發育的最佳年齡。有意識地對孩子的語言進行訓練,對日後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即口才的「天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那麼你知道如何鍛煉孩子的口才嗎?下面小編來為你介紹兒童口才訓練方法。

人們常說:某某孩子天生口才好。其實不然,口才完全是靠後天培養訓練出來的,而孩子口才的出現,正是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一個顯著的飛躍。
小孩子鍛煉口才
1.提前熟悉故事情節
上學時朗讀課文的經歷告訴我們,再簡單的文字,第一次朗讀時在字音、斷句、重音和連貫性上都會出現錯誤。這些錯誤肯定會直接影響你的小聽眾對故事的理解。所以媽媽在說故事前應先通讀一遍,瞭解故事脈絡、角色特徵、語言風格等,才能更好地完成朗讀。
2.要充滿熱情地朗讀
要想讓孩子對閱讀感興趣,父母首先要表現出樂在其中的狀態。這樣才會讓孩子通過模仿向你學習,並被你的情緒所感染。相對邏輯語詞記憶、形象記憶和運動記憶而言,這種情緒記憶對孩子來說更為持久和深刻。所以,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父母的熱情可以更好地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3.用手指點畫頁內容
一般而言,好的童話書包括三條線索:文字講述線索、圖畫講述線索和文字和圖畫共同講述線索。因此,認真觀察圖畫能夠説明孩子理解相關內容,並且培養他的觀察力、想像力,以及對圖畫符號的領悟能力。所以父母在朗讀時,如希望孩子注意的部分可用手指點,更能幫助孩子理解圖和文的互補和互動,並關注其中別具匠心的小細節。
4.根據情節改變表情
要把故事讀得有聲有色,「聲音表情」非常重要。可以採用聲調高低、聲音大小、聲色粗細,以及生氣或開心的腔調來表現故事中的人物和情節的變化。還可以適當模擬故事中角色的動作和手勢,使故事更形象化,以此刺激孩子保持注意力。此外,朗讀的時候還要控制好速度,讓孩子有時間去理解和吸收。

怎樣鍛煉孩子的口才
1、鍛煉孩子的膽量 和家人達成共識,首先引導孩子說話的興趣,如告訴孩子:「大家都很喜歡你,想看你表演的節目喲!」通過這樣的方式鼓勵孩子唱歌或朗誦短詩,或定期舉行家庭表演會,讓孩子在親友面前講笑話或與他人分享個人的特殊生活經歷,如度假、旅遊等。以此訓練孩子的膽量。
2、讓孩子學會敘述 父母要反復強調當眾說話能得到鍛煉的機會,以此鼓勵孩子說話的勇氣,讓孩子重述小說或電視電影的故事,説明孩子將長故事濃縮成「短劇」,鍛煉孩子的敘述能力和記憶能力。
3、多給孩子鼓勵 當孩子的口才訓練有了提高和進步時,父母要對他們的努力進行表揚,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要鼓勵孩子克服困難。
4、讓孩子學會速讀和背誦 速讀也就是快速地朗讀。這種訓練方法的目的,在於鍛煉人口齒伶俐,語音準確,吐字清晰。速讀的方法:找來一篇演講辭或一篇文辭優美的散文。先拿來詞典把文章中不認識或弄不懂的字詞查出來,搞清楚,弄明白,然後開始朗讀。一般開始朗讀的時候速度較慢,逐次加快,一次比一次讀得快,最後達到你所能達到的最快速度。而背誦,並不僅僅要求把某篇演講詞、散文背下來就算完成了任務,既要「背」,還要「誦」。這種訓練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培養記憶能力,二是培養口頭表達能力。
更多爸媽育兒、生產前後的相關資訊,請關注粉絲團「家有寶貝」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96502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