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真可謂是「幼兒園前訴離別,聽取哭聲一片」。這不,朋友圈裡這樣一則段子火了:聽說有個叫明明的小朋友,上幼兒園第一天就被老師勸退……
第一天到幼兒園,所有小朋友都在哭,只有明明沒哭。老師表揚他,然後把他晾在一邊去照顧其他的小朋友了。好不容易把其他孩子們穩定下來,他一句「爸爸媽媽不要我們了……」於是場面瞬間失控。

等老師第二次安頓好大家,明明又追一句「我們會被賣掉的」,場面再度失控,已經有小朋友開始哭得喘不過來氣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老師再一次掌控了大局。

熬到了吃飯的時候,明明又搞事情了,他大喊「不是媽媽做的飯我不吃」,然後丟盤子的,敲桌子的,反正就是沒人肯吃飯。好不容易放學了,明明第一個衝到家人面前,扭頭就是一句「明天我們還會被送來的」!這次場面已經不是失控這麼簡單了……

笑過之後,有經驗的爸爸媽媽都心知肚明,在開學階段,不需要「明明」小朋友的出現,新小班的孩子幾乎都是這樣度過的,僅需一點「小暗示」,他們就會哭到天崩地裂。面對這樣的情境,您是否很揪心呢?這正是小編今天跟您探討的話題:take it easy,其實孩子上幼兒園最好的狀態是,哭著哭著就適應了……
作為一名心智正常的成年人,大家在面對周一時,都會繼續回味周末的美好,想盡辦法賴一下床,偷一下懶,更何況是一個剛剛進入完全陌生環境的3歲小孩呢?

面對孩子的入園不適,家長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平常心對待,我們需要明白,不適應才是正常的情況,任何適應都是從不適應過來的,重要的是父母如何看待及應對這個不適應的過程。
1
接納孩子的不適應
每天通過網絡搜集、親友打聽、專家講座等途徑,尋找解決入園焦慮、入園不適應的各種問題答案,並挨個輪番在孩子身上進行試驗,希望儘快解決這種崩潰狀態,是不少家長的備戰狀態。

可孩子畢竟不是小白鼠,咱們也無需病急亂投醫,是個方法就在自己孩子身上試一試。當出現了入園問題時,首先冷靜下來,告訴自己,不適應再正常不過,所有小孩都會遭遇這個過程。要尊重自家孩子的特點,跟著他的節奏走,堅定信心,相信孩子總有一天會完成從不適應到適應的轉變,只是有的快一些,有的慢一些。
2
放下自己的焦慮
送孩子入園……
你會因為家裡過於安靜而失落嗎?
你會擔心寶貝,專門躲在幼兒園牆角暗中觀察嗎?
你會在把孩子交給老師時,默默流淚感慨這離別的愛嗎?
捫心自問,如果說孩子不適應,那麼你呢?
很多時候,家長擔心孩子遭遇入園不適應等問題,其根源是家長不相信孩子的適應能力,在與孩子相處、交流過程中自然流露出的焦慮感也影響到了孩子。事實情況是,父母對孩子入園越是感到焦慮,孩子的不適應就會表現得越嚴重,持續的時間也會越長。
孩子的心理沒有想像中那麼脆弱,他們在幼兒園的真實表現可以參考這位幼師的朋友圈——孩子們都是未來的演員。

一位知名園長也特別解釋了這一現象,大多數3歲以上的孩子都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即使他們在跟家長分開的那一瞬間,哭著喊著拉扯著不肯進教室,可一旦家長「狠心」離開後,他們大都就能很快適應幼兒園的環境,在幼兒園找到自己的活動圈子。
3
鼓勵孩子說出不適應
人只要是在生活、在做事,難免就會有各種阻礙、挫折和失敗,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這些負面情緒產生以後,如果得不到表達、釋放、安撫,積壓在身體裡面,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問題,有時是身體疾病,有時是心理問題,但是只要能夠把話說開了,心結也就解了一半。
在孩子來到幼兒園這一陌生環境,面對身邊一大批不熟悉的人時,他也會有擔心、害怕等負面情緒產生。這時,鼓勵他表達出自己的不安和恐懼,能夠獲得一定程度上的心理治癒。同時,針對這些不安和恐懼,家長才能對症下藥,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寶貝,告訴媽媽,你為什麼不想去幼兒園呢?

幼兒園裡沒有媽媽,害怕;幼兒園裡沒有喜歡的玩具;不喜歡那個戴眼鏡的小朋友……
04
與孩子深度共情
當孩子說出自己的不適應後,不要否定他的擔心與害怕:「有啥好害怕的,大白天的,幼兒園裡那麼多小朋友都在,這孩子膽子怎麼這麼小……」一頓批評和說教。
這對孩子來說既是打擊也是阻礙,打擊的是他正常情緒的表達欲,阻礙的是他邁向適應的積極性。

源於孩子對你的寶貴信任,他才會告訴你他內心的真實想法,如果在你眼中這些真實想法不值一提,以後這類推心置腹的談話機會只會越來越少,而只有當他的真實想法被父母無條件的理解並積極地回應時,他才能更好地面對自己的不適,從而積極地去嘗試改變。
深度共情,具體可以用以下這些話語:

媽媽不在你身邊,你覺得有些害怕,我懂那種感受。

沒有自己喜歡的玩具,的確有點難受呢~要不明天把你最喜歡的玩具帶去幼兒園?

我知道這是什麼感覺,你並不是一個人,媽媽每次進入新環境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最好的教育並不是強迫糾正,而是溫柔、耐心、包容,尊重孩子成長的節奏,在每一個孩子心裡種一顆正向的種子,讓他們生出自我成長的力量。要足夠相信,哭著哭著就適應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95189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