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新的一學期就要開始了,對於新入園的寶寶們來說,將面臨著一場巨大的考驗。你家寶寶做好入園準備了嗎?先來做個小測試看看吧!

基本常識&語言表達題
1、寶寶的名字叫什麼?今年幾歲了?
2、可能會問的問題:父母的姓名,家住哪兒(說出大概位置或標誌建築物)。
3、小機率的表達問題:說一件你最高興(或最不開心)的事。

自理能力&運動能力
1、問寶寶會不會大小便,會不會自己吃飯,這是幼兒園寶寶最基本的兩大自理能力。
2、老師叫她自己去拿了一套餐具(或玩具)過來玩,一方面考驗辨識能力,一方面看可不可以安靜的獨自活動,和對老師指令的反應能力。
3、扔個球出去讓小孩拿回來。別小看這個問題,這是百分之八十幼兒園面試的測試題,旨在觀察寶寶跑跳能力、動作發展,是否追球,以及性格內外向。
4、另外一個測試運動能力的就是讓寶寶跟著老師做動作,如雙腳併攏跳。
興趣愛好&認知能力
1、問寶寶喜不喜歡聽故事 ,平時喜歡聽什麼故事,或是最喜歡聽的故事是什麼?
2、平時喜歡什麼,會什麼?
3、拿各種動物、水果、蔬菜、形狀的卡片讓寶寶進行辨認,了解基本認知能力。
4、老師拿積木、小球或其他玩具給寶寶玩,觀察寶寶對玩具的興趣、動手能力、注意力和能否獨自遊戲。
5、在玩玩具的時候,老師可能會問他玩具的顏色和形狀。
6、問寶寶的衣服顏色是什麼?上面畫了什麼圖?
7、小機率測試:唱一首寶寶會的小歌,或背一段小詩。
小機率測試:老師指令&同齡合群性
1、讓寶寶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看寶寶是否願意。
2、問寶寶喜不喜歡和小朋友玩。
3、老師帶領寶寶去操場活動區玩,看寶寶是否跟隨老師。


擰瓶蓋穿鞋子用筷子
「大寶(孩子暱稱)進去,老師首先給量了身高後開始面試。老師首先拿出來的是兩個碗,其中一個裡頭放了木珠子,給了一對筷子。
老師還給了個空瓶子,讓孩子把蓋子擰開來,再擰回去,同時,讓孩子學小白免跳跳。
幼兒園會考孩子是否會穿鞋,會問孩子有沒有穿紙尿片,主要看孩子是否會自己大小便。

小朋友之間磕磕碰碰?
幼兒園面試不僅考孩子,還考大人。「例如,孩子和其他的小朋友有交流嗎?相處得怎麼樣?孩子身體好嗎?如果病了你們會怎麼處理?」
同時,幼兒園還聲明孩子剛入園時,有可能會因為不適應而容易生病,家長要有心理準備。在家長曬出的考題中,還有一些問家長的考題則主要是「希望寶寶在幼兒園學到什麼?」「如果小朋友有點磕磕碰碰,家長什麼態度?」等。

孩子入園後與家中的生活會有很大差異,需要他能掌握基本的生活能力。在入園前,父母就該幫助孩子學會生活自理。
1、學習自己吃飯喝水
儘管入園初老師會給寶寶喂飯,但畢竟是一對多,難以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得到妥善照顧。所以最好在家裡讓孩子學會如何自己吃飯,還要吃得飽。另外,還應提前讓寶寶學會自己用水杯喝水。
2、學會自己穿衣服
在入園前,媽媽可以教寶寶一些基本的穿衣技巧,如扣扣子、拉拉鏈、繫鞋帶等。幼兒園裡孩子多老師少,寶寶如果只能等老師來幫忙穿衣,而自己完全都不會就很可能會著涼。

3、學會大小便
一般寶寶長到一歲半以後,家長就可以訓練他自己大小便了。為了儘快幫助寶寶學會控制大小便,並且在需要大小便時能及時告訴身邊的大人,家長在照顧寶寶時就要注意寶寶具體吃了什麼、吃了多少。另外,家長還要幫助小朋友在入園前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
4、學會表達需求
孩子幼兒園階段表達能力可能還比較差,在熟悉的父母身邊,還可以讓父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是到幼兒園以後,孩子表達能力差老師就可能難以會意。因此平時家長要多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多和孩子說話,讓他能和成人正常交流。
5、培養社交能力
小朋友走出家門進入幼兒園,也就相當於步入了一個小社會,免不了要和小朋友或老師打交道。有些孩子可能比較膽小怕生、性格內斂,家長就更要注意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
以上都能做到嗎?別擔心,做好下面2個環節準備,寶寶開學後一定會適應幼兒園!
帶孩子參觀幼兒園
在參觀實踐中,孩子對幼兒園有直觀的美好感受,有助於她在心理上嚮往幼兒園生活,拉近了幼兒園與小孩的距離。
幫孩子認識小夥伴
在入園前,家長應該幫助孩子認識,同一個班級的小夥伴,不必多,只一兩個即可。孩子在入園後,班中有熟悉的小夥伴就會減少,孩子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讓孩子容易適應群體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95155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