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睿媽
教育孩子,這5件事要在8歲前學會!這個虧別讓孩子吃了!
——睿媽
現在很多家長非常愁苦,為孩子成績犯愁,為孩子學習犯愁。現在很多家長非常忙碌,為孩子補課忙碌,為孩子升學忙碌。
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急切,讓孩子的重擔承受的越來越多。
可是,人一生比書包更重東西實在太多,想要孩子背負千斤重量只靠學習、成績遠遠不夠。
孩子的教育就像種莊稼一樣,不在合適的季節播種,收穫的果實也不會豐盛。
培養孩子優秀的能力和習慣,才是讓孩子更加優秀的重中之重。
孩子8歲之前,學會這5件事,比上多少補習班、考多少分都重要!
動手能力
如今,大多數家長都把孩子的教育放在智力的培養上,恰恰忽略了孩子的動手能力。
剛出差回來上班的小劉,來到公司就是一頓吐槽。出差了5天,回到家裡一片狼藉,簡直就是一個垃圾堆。不僅髒衣服亂扔了一地,還有很多外賣餐盒、泡麵擺在桌上。
「別人以為我是兩個男人手心裡的寶,其實就是顧在家裡的免費小保姆。」小劉一邊吐槽一邊訴苦。
現實生活中很多家庭的媽媽都會像她一樣,有著同樣的困惑。
心理學研究分析表示,動手能力強的孩子不僅情商高,學習能力也普遍高於一般孩子。
父母把握好時間,給孩子一些動手的機會,孩子才能學會照顧自己。
三歲的孩子,可以自己學會倒水、吃飯。四歲的孩子,可以自己穿脫衣服。五歲的孩子,可以自己收拾書包、幫忙做做家務。
訓練孩子動手能力,讓孩子樹立「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意識,照顧自己的行為能力也會有所提升。
餐桌禮儀
俗話說:從一個人拿筷子的樣子就能看出他的出身。好的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餐桌禮儀教育不會忽視。
周末帶侄子去和朋友吃飯,整個飯局他成了主角,讓我丟盡了臉面。
我們選擇了一家環境比較好的西餐廳,氛圍非常安靜愜意。侄子坐在位置上,很不禮貌的揮舞著刀叉、指人嬉笑,惹來周圍人異樣的眼光,我連忙制止。
吃飯過程中,侄子不停的發出各種聲音,一盤水果沙拉也拉到自己的面前,不允許別人觸碰。。
孩子餐桌上的禮儀,就如同一日三餐。父母教不好孩子也吃不好。
教孩子懂規矩,父母就要規矩清楚、賞罰分明。必要的餐桌禮儀,也要時常給孩子灌輸。
告訴孩子,不隨便翻動夾菜,不發出怪異聲音是對人起碼的尊重。注意自己的吃相,飯桌上尊重長輩的孩子才會贏得更多人的喜歡。
寫一手好字
人們常說,見字如見人。字寫得漂亮的孩子,一般都會贏得老師加倍關注。
常常聽到家長抱怨,孩子上了初中寫字還像小學生一樣,字跡潦草、不工整,寫的什麼只有他自己看得懂。
更有很多家長說,明明給孩子報了書法班,為什麼還是寫不好字?
其實,父母忽略了一點。孩子書寫練字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
俗話說:「人生聰明寫字始。」從小培養孩子的寫字能力,重視孩子的書寫習慣尤為重要。
睿睿,從上小學開始,我便每天給孩子加練一張字帖臨摹練習。一直堅持到現在,孩子字跡工整,經常得到老師誇讚,我也引以為傲。
一、二年級是握筆姿勢、寫字習慣養成的起點。培養孩子寫字興趣,端正孩子書寫態度的時間越早,孩子越容易糾正。
對自己行為負責
留言後台經常有父母問這樣的問題:
孩子寫作業總是磨磨蹭蹭,小動作不停。怎麼辦?
每天起床都要叫孩子幾遍,賴床不起哭鬧不停怎麼辦?
孩子學校總是和別的小朋友發生矛盾,怎麼辦?
上課經常開小差,聽課不認真,成績提不上去怎麼辦?
這類孩子並不是無藥可救,他們被父母管教,一切事情都有父母掌管,對待自己的事情沒有責任意識,自然錯誤也不會改正。
孩子賴床不起,最容易產生的後果就是上課遲到。在我看來,家長不必為這件小事焦慮。
當孩子因為遲到受到老師批評時,他會有一種本能的羞愧心理。並且反思自己的行為,引以為戒。
盡責告訴孩子起床,把握好時間是做父母的責任。教會孩子對自己行為負責,給孩子一次教訓同樣也是做父母的使命。
孩子學會對自己行為負責,為之付出代價,才會體諒父母,懂得索取。
自我保護
無論男孩、女孩,學會保護自己是最基本的生存能力。
前不久網絡爆出很多孩子誘騙、失蹤的新聞。
17歲女孩熱心助人遭受性侵、倫敦在讀女博士失蹤、江歌遇害案、老人乞討要錢誘拐兒童…..這些血痛的教訓,無疑不給父母敲響警鐘。
正如《十宗罪》所說:人性之中有著冰山一樣的冷漠和殘忍。
孩子遭受世間的險惡,眼淚並不能填補傷痛。父母教會孩子善良之前,請先教會孩子保護自己。
陌生請求勇敢說「不」、身體隱私部位不能觸碰、威脅欺騙不屈從不恐懼,這些基本的保護意識,孩子再小當父母的都不能忽視。
當然,很多孩子遇到威脅欺負之後,都會偽裝自己的情緒,不善言表。父母發現孩子精神緊張,情緒低落就要尤其重視。
教會孩子保護自己,成長傷害才會降低到最小。
孩子成長是不可逆的,教育孩子也要把握時機。這五件小事,父母要多加重視!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86764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