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孩子心裡想什麼,一個動作就能做到
原創 2018-02-05
我們經常會收到家長的留言,說寶寶長大後,越來越讓人頭疼:有時候完全不理解娃到底在想什麼,一不小心就被氣得半死。
今天丁香媽媽編輯部請到了兒童發展碩士、同樣也是幼兒園園長的常潤老師,她分享了一個好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孩子們到底在想什麼,我們來聽聽她是怎麼說的。
我們幼兒園有公開課,經常有孩子的家長來旁聽。
前不久,一個家長在幼兒園目睹了這樣一幕:3 歲的兒子在教室里亂跑亂跳,老師看見了立馬走過去,蹲下來,平視著他,語氣溫柔地溝通了幾句,孩子點點頭,安靜了下來。
「我家孩子在家可鬧騰了,說什麼都不聽,完全不可理喻,老師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在家您都是怎麼和孩子溝通的?」
「就這樣啊。」
家長叉腰,豎起手指指指點點,開始說教。
「您下次可以試著,用蹲下的方式和孩子溝通。」
怎麼說孩子都不聽?
蹲下來試試
圖片來源:見水印
為什麼站著說話孩子不聽,蹲著說話孩子就會聽呢?我們來看兩幅圖對比。
這個對比圖是我們幼兒園進行教師培訓時經常使用到的對比圖,你可以清楚地觀察到,一個大人用站立和蹲著兩種狀態和孩子交流時,孩子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是截然不同的。
圖片來源:見水印
當你站著和孩子說話時,在孩子的視角里,你就相當於一個巨人。
和高自己兩倍的人說話,是什麼感覺?
我們幼兒園的新老師都會做一個體驗遊戲: 一個老師坐在地上,另一個站著,然後讓他們交談,問他們的感受。
坐著的老師告訴我們她「很難受」、「累」、「脖子疼」、「有時聽不清對方在說什麼」、「好想馬上結束談話」。
這些也是我們俯視著孩子說話的時候,他們的感受。
這種狀態下,再怎麼和孩子講道理和溝通,其實也很難讓他們集中注意力聽我們說話、看到我們的神情,和更別說能理解我們在說啥了。
圖片來源:《爸爸去哪兒》
試試蹲下來孩子溝通,看著孩子的眼睛:
孩子會感到,現在對媽媽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和我說話,我要認真聽;
孩子更清晰地聽到媽媽在說什麼;
孩子通過觀察媽媽嘴唇和舌頭的動作,學習發音;
孩子感到被傾聽、被尊重,更願意配合媽媽。
比起自己變成「嘮叨婆」說千百遍孩子還不願意聽,這一招顯然更有效。
覺得孩子「膽小」「頑皮」?
蹲下來試試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蹲下來,還能幫助家長更好地了解孩子。
經常有一些家長問:為什麼孩子「嬌氣」「膽小」?
寶寶每次去商場就要抱著,明明可以自己走卻不走。
帶娃去遊樂場玩,大家都在玩滑滑梯,她卻「犯慫」不敢去,膽子太小了。
蹲下來,試著用孩子的視覺去觀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
大人看來一截短短的路,在孩子眼裡卻無限漫長;
大人看來輕而易舉就可以駕馭的滑梯,在孩子眼裡是那麼的高聳;
大人看來熱鬧的廣場,在孩子的眼裡卻只有密集的人腿,充滿壓抑和緊張。
我們會以大人的角度來幫孩子評斷,覺得一切事情都簡單,但很多事情對於孩子來說,真的不是那麼輕而易舉。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有很多家長也會提到:孩子太「頑皮」,老和自己擰著來。
家裡有新玩具不玩,光顧著鑽桌子鑽犄角旮旯;帶孩子去旅遊看風景,孩子不感興趣,走走停停,只顧著玩石子看蟲子。
蹲下來,試試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呢?
對於孩子來說,視線範圍內的物品更有吸引力,家裡的拐角桌子腿都是探險的城堡,眼前的花花草草蟲子沙子比遠處的風景更有魅力。
這樣來看,其實去玩什麼、去哪裡玩不那麼重要,一起蹲下來,陪著孩子觀察植物動物玩沙子,也是一種樂趣。
覺得孩子「不認錯」?
蹲下來試試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經常在公共場所看見這樣的情景:
家長覺得孩子不聽話,對著孩子發脾氣,孩子不敢作聲在一邊低頭哭,家長看著更生氣:「你到底聽進去了沒有,為什麼不說話?!」
如果這個時候能有一面鏡子,家長可以從仰視的角度看自己的表情,是有多麼恐怖。
仰視本來就會帶給孩子很大的壓力,這時大人滿臉怒色雙手揮舞,孩子只剩下驚恐,哪裡還敢吱聲?
有的家長說:我也知道吼孩子不好,特別是在外面,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啊。
這個時候,也可以試試蹲下來。
當你蹲下來平視孩子,看見孩子委屈可憐的小臉,就不會那麼生氣,會發現,其實事情也沒有想像的那麼糟糕。
給孩子一個擁抱,平復情緒後和孩子溝通,比大吼大叫更有用。
蹲下來
只是一個開始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我和很多家長提到蹲下來的方法時,大家都會覺得這種方式有點兒難。
確實,改變需要一個過程,剛開始試的時候可能會有點彆扭,但習慣了之後會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就像我們和別人交談的時候不玩手機一樣自然。
看,就算是凱特王妃和威廉王子,穿著正裝短裙和高跟鞋,也是一樣蹲下來和自己的孩子交談,是不是很有愛。
圖片來源:網絡
圖片來源:網絡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德華•桑代克說:「父母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不武斷地下結論,這樣才能減少與孩子的衝突,贏得孩子的信任。」
當然,不管是蹲下還是平視孩子的眼睛,都是理解孩子的一種形式,通過這些行為,讓孩子感到自己是值得被理解、被尊重的的。
孩子得到了理解和尊重,會更加自信,堅信「爸爸媽媽不會因為我犯錯而不愛我」,也會讓他們學會,如何更好地尊重身邊的人。
The End
閱讀原文
閱讀 39030
是不是不願意蹲下就把孩子抱起來
舉一反三好厲害重點不是怎麼做,而是和孩子保持平等和平視~
我家的孩子是,我蹲下來跟她說話,她也學我蹲下來,還是矮一個'
娃學到了,多半娃在和比他小的小朋友在一起溝通的時候也是蹲著
每次看到孩子犯錯,我都大聲吼,我兒子嚇的不敢吱聲,我問他,我有不是老虎你怕什麼,越問越不回答,最後小聲的說,我最害怕媽媽大聲說話,現在有了二寶心更累,才1歲半,很玩皮,更不知道怎麼去教育,我也想心平氣和的和他溝通,火一上來控制不住,我自已都覺是一個失敗的媽媽'
娃和媽不容易,讓老大多參與到帶老二,幫忙做小幫手,也能讓老大感覺被重
最近我的脾氣特別不好,大寶也總是惹我生氣,但其實靜下心來想想,或許他都是為了吸引我的注意。 (因為有了弟弟,沒那麼多精力陪伴他了)
1小時前
9
作者回復
有時候孩子寧願媽媽對他發脾氣也不願意失去媽媽的關注,
1小時前
7
沙漠玫瑰
我也應該經常蹲下傾聽孩子的聲音,陪孩子一起成長。
1小時前
6
搖清碎影
當蹲下的習慣成為一種自然,孩子會一天比一天好帶
1小時前
3
陌寒雨
最近我也是暴脾氣,孩子也是,一點不順他的意就哭,搞得我快崩潰了!怎樣才能讓他不哭著說呢?
1小時前
5
作者回復
哭就哭吧,認可孩子的情緒,想哭就哭,哭完了情緒整理好了再說。
1小時前
3
葉子
外孫正式進入他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我們都不知道怎麼對待,這篇文章來的太及時了,謝謝丁媽!
1小時前
1
管管
公平的地位才會讓孩子產生被重視的感覺,突然發現孩子其實很好被理解,按她的視野和角度去看問題就好了
43分鐘前
以上留言由公眾號篩選後顯示
了解留言功能詳情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