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角怎麼做,都在這裡了,拿走不謝!

廢話不多說,上乾貨。

自然角基本上就放兩種東西,植物+動物。

植物:

一個裝滿了各種豆子種子的雞蛋盒,孩子怎麼與之互動?舉個栗子。

1、鼓勵孩子們分類或者用天平來稱重

2、用一張表來記錄每個孩子的豆子的生長高度,可以吸引孩子們用直尺進行測量

動物:

自然角桌子中間擺著一個密封的盒子,怎麼和孩子互動?舉個例子。

1、請孩子們猜猜裡面是什麼?鼓勵孩子們把猜的內容錄下來。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

2、在盒子上貼一個標籤:明天帶一些綠色的東西來教室,更加會激發孩子們無盡的想像。

來看看zang老斯一直很喜歡的巴學園是如何做自然角的。

在芭學園,自然角的功能是通過兩個功能區實現的,分別是養殖區和種植區。

沒錯,他們的自然角是在戶外完成的。

關於養殖區,他們認為養殖區應該儘可能有牧場的情調,所以要有圍欄、掃把、石槽、飼料和牧草。孩子們不僅要為小動物準備食物、打掃小動物的家,甚至要剪羊毛。比如在建兔捨得過程中,要首先在地上鋪水泥,再蓋上一層土和乾草,保持乾燥通風,不能讓兔舍潮濕,否則兔子容易生病。除了親自參與兔捨得修建,孩子們還要觀察兔子的身體語言,比如當兔子用後腿用力踏地時,表示它很慌張。雌兔懷孕後,孩子們要在籠子裡面鋪上稻草,並用布將籠子圍起來,讓雌兔保持安靜穩定。

關於種植區,芭學園認為,孩子和植物一樣需要陽光和土地,在照顧植物的同時,孩子們也吸收著來自大自然的生命能量。種植區里有各種各樣的植物,農田分為不同的田塊,田塊和田塊之間用田埂分開。農具要齊備,在農場裡有專門放置農具的棚屋,有水源和肥料池。他們的種植流程是以年為單位進行規劃的,通常會分為3個階段,土地的準備、種子的準備和種植。具體的工作流程是這樣的:

1、制定每年全園的種植計劃,討論出分工和各班農業區的工作時間。

2、由主班老師分工,分管不同的項目。

3、各班承擔的農業區工作,最好是一個班完成作物生長的某一個階段,而不是一個班只去象徵性地轉一圈或工作一天。可以按照每個季節作物所需要的工作分工,每個班認領,或由主管老師分配,每班要負責,將這項工作完成。也可以每個班分管專屬本班的土地,從頭到尾都由所屬班級照顧。

4、每個周末,負責老師應將照顧農作物所需工作的資料收集起來,供團隊討論,以便歸納出可供孩子學習的常識和下一步工作。

5、負責工作資料收集的老師要同時負責檢查,有工作未完成和不合格的話將上報,由集體討論決定。

6、每年1月份,由主班老師確定種植的植物品種和分工,需分工的項目:準備田地,準備不同植物所需的肥料,準備種子,種植,除草,打叉,上架,施肥,澆灌,採摘,慶祝第一次採摘,將果實進行實用和用於教學活動。

總結一下,自然角的互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照料 2、觀察 3、測量

4、實驗 5、記錄 6、勞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80467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