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我允許你不優秀 但不允許你沒教養(轉給家長)
當你帶著孩子出門,給孩子帶上小書包、小水壺的時候,別忘了給他帶上教養。
有教養的人在哪裡都會受到尊重,而沒教養的樣子,真的很醜。
一、缺乏教養的孩子,真的很醜 ico
周末,幾個朋友在飯店吃飯,旁邊一桌坐著兩個家庭聚餐。
都是六七歲的孩子,一會拿筷子敲碗製造噪音,一會滿店亂跑追逐打鬧。
周圍的人因為影響了進餐而紛紛側目,他們的父母都忙著聊著家長里短,並不在意。
服務員上菜時,其中一個孩子將菜湯潑到服務員身上,事後坦白就是為了好玩,服務員對此非常生氣。
這時孩子的母親不僅沒有歉意反而埋怨道:
「哎呦,你下班洗洗不就行了麼,這麼大人了怎麼還跟孩子一般見識」
轉頭對孩子說:
「你不好好學習將來就像她一樣,當個服務員。」
這位母親出門之前,肯定忘了給孩子帶上教養,因為她本身也沒有這樣東西。
在缺乏教養的人身上,都有著一樣的共同點:
以自我為中心,粗暴當作勇敢、愚昧當作學識、可笑當作幽默,口無遮攔當作隨性直爽。
這樣的孩子,真的很醜。
二、教養決定一個人飛得遠不遠 ico
辰辰班上有個同學,是一個殘疾的小男孩,天生並不靈敏。
除了身體上的缺陷之外,似乎大腦的發育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比較弱。
他每一次考試都是班級最後幾名。可是,他卻是班上人緣最好的。
為什麼?
因為他對誰都很禮貌:
他懂得愛人也愛己,他懂得接受時禮貌,拒絕時也彬彬有禮。
他為人不貪心:
不貪心別人對他的愛,他知道自己應該得多少,也知道別人應該得多少。
他懂得分享:
每次母親帶給他的糖果,他都會分給同學吃,倒並不一定有多昂貴、多好吃,但是分享中建立的感情卻難能可貴。
一個人的能力決定了一個人飛得高不高,一個人的教養決定了一個人飛得遠不遠。
三、請把教養帶給你的孩子 ico
微笑是最美好的表情。每一個孩子都應該學會微笑,大大方方的打一聲招呼。
大度懂分享。孩子有了好吃的好玩的,要教導他跟爸爸媽媽一起分享,也要和好朋友一起分享。
信守承諾。「那本書我借你」「下次一起吃飯」,脫口而出的小小的約定,信守則會給對方留下真誠、守信的好印象。
不在背後說人壞話。即使讓你覺得難以理解的地方,也要尊重別人的不同。
不隨便動他人物品。我們要告訴孩子:要拿別人東西之前,一定要獲得對方的同意。
他人的話,要認真聆聽,別打斷。眼看對方,耳聽對方,還要懂得適時回應,不武斷評價。
懂得說「謝謝」。
不止一句「謝謝」,還要記得傳達具體感受,讓對方感到你的感謝不是一句客套。
有禮貌應該是對所有人。無論是上司、長輩、餐館服務員或是路邊撿垃圾的老者。
四、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ico
其實,一次禮貌的讓座,一句貼心的問候,一身整潔的衣服,一手端正的筆跡,都是孩子教養好的表現。
一個好的家庭門風必然養出有氣質、有教養的孩子。
對於父母而言,當你每天討論窮養、富養的時候,其實都不如教養來得實在。
人之所以為貴,以其有信有禮;國之所以能強,亦云惟佳信與義。
人有教養行走八方,無教養寸步難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79846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