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創|看幼兒園如何用自然材料打造創意環境

環境創設作為一種」隱性課程」,在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個性發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

豐富的材料與有創意的環境能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幼兒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

今天為大家分享普惠路第一幼兒園及濮陽市市直幼兒園如何用自然材料打造創意環境,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思路和靈感!

在牆面裝飾中妙用自然材料

老師為孩子們打造了豐滿的活動空間,用豐富的自然材料創作出集審美、趣味、操作、互動、教育於一體的班級環境。

所有牆面裝飾都是老師與小朋友共同完成,孩子們參與牆飾內容的選擇與製作,共同準備鮮花、木材、漁網、貝殼等各種自然的材料。

孩子們在此過程中充分討論、發表意見、發揮想像力,促進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認知能力的發展。

詩意的背景襯托主題牆,為幼兒園添了幾筆文藝范,麻繩編制的網,是不是也網住了你的眼球呀。

紙盒子、布頭與麻繩在一起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新鮮感,將簡單的材料發揮出別致的精彩。

草帽、樹枝、木棍、樹枝、藤條、麥秸稈甚至是木地板,都能成為環創材料,別具一格。

巧妙運用樹枝裝飾,通過一點點創意,生活與自然的聯繫更加緊密。天然樹枝和其他木質材料的運用

模仿大自然中小動物的居住環境,小鳥棲息在樹枝上,麥秸稈做的「周計劃」和「保育知識」主題裝飾顯得俏皮又可愛,這一周是不是愛護自然周呢?。

用廢舊的木地板進行裝飾,讓孩子們看到不同材料的美與用處。

藤條做成區角標識的背景,拙樸中傳遞著自然的氣息。

就地取材做手工

老師和孩子們運用本地材料,為教師環境帶來新的亮點。 並不是只有盛開的鮮花才是生動的,枯花裝飾,讓孩子感受到大自然輪轉與變化的美。

用本地產的玉米秸稈和羽毛、橡皮泥、桌球、破舊的電路板,細碎纖維組合在一起、帶給孩子驚喜。

寫在後面的話:

河南省濮陽市市直幼兒園趙園長說:好的幼兒教育並不只是教兒童唱幾首歌,教兒童算幾道加減法應用題,教兒童跳幾個舞蹈。

與之相比,教師更加珍惜與兒童共同建構的教育幸福生活,他們更願意發現兒童的發現,關注兒童的關注,喜悅兒童的喜悅,好奇兒童的好奇,最終幸福兒童的幸福。 歸還幼兒的本真生活才是教育最終的幸福!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77998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