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告訴你的孩子,不論遇到什麼困難,父母都是他們最值得依靠的大樹。
——睿媽
」
01
今天,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小女孩在上小學的時候,媽媽過世了,後來爸爸再娶,平時對她漠不關心,很少過問。繼母雖不像童話故事裡那般惡毒,但也說不上好,對待她還是以嚴厲居多。
一天早上,她不小心把早飯潑在了同桌的裙子上,油膩的飯潑上去髒的不像樣,心疼裙子的同桌立刻哭了起來。
小女孩連忙道歉,後來承諾買一條一模一樣的裙子送給她,同桌才表示願意原諒。
那條裙子並不算貴,一百塊錢,但這一百塊錢讓她愁的直哭,她不敢回家向爸爸或者繼母要錢。
後來,一位老大爺走了過來...
第二天,小姑娘拿出了一條新裙子送給了同桌,這件事情看似愉快的結束了。
但初中的時候,小女孩懷孕了,孩子是同小區一個大爺的。
原來那天,那個大爺走過來問清楚小女孩發生了什麼事,便告訴她去家裡坐會,他拿錢給小女孩買裙子。
之後,她就被老大爺強.姦了。
但當時的她並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情,之後沒錢買輔導書、沒錢買早飯、沒錢出去玩,她就去找老大爺...可能這對她來說,比問父母要錢要容易的多。
後來,她把孩子打掉、退了學,爸媽嫌棄她丟人,再也沒管她了。
看了這個故事,心裡有種說不出的酸楚。
我在想,如果這個小女孩的父母能夠給她多一點關心,能夠告訴她有什麼事要記得跟爸爸媽媽講,爸爸媽媽會幫助她,不要擔心。
這個悲傷的故事是不是就不會發生。
沒有人救的孩子,只能自救,而自救一旦走上錯誤的道路,就是萬劫不復。
02
韓國有一部電影,叫《陽光姐妹淘》,故事非常感人,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電影中有一個片段讓我印象深刻。
女主有一個女兒,在學校被同年級的學生欺凌,但是始終不肯告訴媽媽發生了什麼。
直到有一天,媽媽實在不放心,偷偷跟著女兒,正好看到女兒被欺負的一幕。
她既難過又生氣,質問女兒發生了什麼,她們為什麼要欺負你。
可女兒卻吼著說:媽媽知道這些有什麼用,你又能做些什麼。
看到這裡,我很心疼。
心疼女兒,也心疼媽媽。
在女兒眼裡,即使告訴媽媽受欺凌也沒什麼用,所以寧願自己面對黑暗,獨自承受痛苦。
而媽媽也感到悲哀。女兒根本沒有把她當做可以依靠的人,這個媽媽似乎太不合格。
孩子不信任父母,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父母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所以不願意把自己的煩惱痛苦講給父母聽。
03
曾跟一位老師閒聊,他憂心忡忡的對我說,現在的孩子跟家長的關係太疏離,孩子有問題不敢和父母商量,家長也看不出來孩子有什麼不對勁,更不會主動詢問孩子的狀況。
他班裡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有個孩子被同學勒索,整整一周沒吃午飯,午餐錢全都貢獻出去,可父母居然沒有發現;
有個學生逃課騎車摔倒了,皮破血流,也不敢讓父母和老師知道,讓同學從家裡帶草藥來敷,結果腳發炎,腫到褲子都穿不下,差點落得殘疾。
還有個學生和隔壁班孩子打架,明明是對方先動的手,可他卻說是自己先動手的,因為他說父母根本不相信他的話,所以寧願當個壞孩子。
這位老師很心疼這些孩子,小小年紀就要學會「打掉牙齒往肚子裡咽」,獨自去面對人生的陰暗面,默默承受痛苦。
遇到難題沒有大人伸出援手,他很擔心這些孩子長大後性格會有缺陷,會對這個世界報以怨恨。
04
孩子不信任父母,不懂得依靠父母,多半是因為父母的態度有問題。
當孩子提出一個請求時,你是不是不假思索的就拒絕,直截了當說出「不行」兩個字,而沒有去思考這個請求的原因,也沒有給出拒絕的理由。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你是不是一頓劈頭蓋臉的臭罵,而不是認真分析孩子犯錯的原因,並且告訴他正確的做法是什麼。
當孩子興致勃勃想要跟你分享趣事的時候,你是不是忙於手中的事務,就連眼皮都不抬一下,用冰冷的語氣說不要煩我。
如果孩子不管開口說什麼,等待他的都是父母的不耐煩、批判、打罵、嘲諷,長此以往,他就不願意再開口,什麼事情都不願意再講,對父母也就漸漸沒了信任感。
事實上,沒有不關心孩子的父母,只有不知如何與孩子相處的父母。
父母是孩子眼裡最親近的人。所以,不要用冷漠、批判、仇視來把孩子推開,讓孩子和你們漸行漸遠。
此刻,請告訴你的孩子,不管遇到什麼困難,經歷什麼險境,父母都會和他們一起面對,當他們最值得依靠的參天大樹。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