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東海大學一名教授因女兒在校長期遭到同學霸凌,而對四名小學生提出 告訴的新聞,引發社會上的輿論。各界再次對「怪獸家長」的議題紛紛提出討論。 「怪獸家長」一詞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新名詞,普遍用來指一些不講理、過度呵護 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父母。近年來媒體對於這類新聞的報導可說是層出不窮, 正說明了「怪獸家長」現象正逐漸攀升中,而面對這樣的現象,學生們的學習有 何轉變?以及老師們該如何面對這樣的學生家長? 親子專家陳安儀女士在她的部落格上,對於她認為的「怪獸家長」分為下列 幾類,一是成績導向、二是自我中心、三是過度溺愛、四是高姿態、五是把老師 當保姆。
從這些分類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怪獸家長」他們是如何影響著學校 的教育,以及他們如何連帶影響自己孩子的學習。
一、成績導向 台灣社會多半還是存在讀好書等於有前途的觀念,所以父母總會特別關注孩 子在校內的成績。考試成績出來後總關心有沒有考一百分,有沒有名列前茅,不 斷地比較,從班排名到校排名,似乎成績的高分就代表著一切。然而孩子的學習 狀況、人際關係、品德教育漸漸被忽略了。
二、自己孩子永遠是對的 每當自己的孩子在班上犯錯,聯絡家長後,家長劈頭就質疑是不是老師故意 找碴,又或是歸咎於其他小孩,指責是他們帶壞自己的孩子。國小到高中階段, 孩子待在學校的時間都比在家還要長,家長如果沒有固定時間與老師保持溝通, 多半都不知道學生在學校的行為,自然而然會認為孩子就是在家中那樣的乖巧表 現。
三、過度的溺愛 對於這種過度溺害的家長,又稱之為「直升機家長」。指總是盤旋在孩子的 上空,關注著他們,一有問題就馬上空降幫助孩子。這種家長總希望自己的孩子 是最頂尖的,並享有最好的待遇,並透過權力關係,要求老師給予自身的孩子特 別待遇,讓他們的孩子處在一個溫室中,永遠受到最好的照顧。
四、以高姿態面對老師 隨著社會的進步,許多家長的社經背景已不再像從前,現在因為知識的普及 化,出現了許多高知識份子的家長,甚至部分家長的學歷都比在校老師還要顯赫, 有律師、教授、商人、醫生等等。這些家長對於老師的教學有不滿意時,常常在 孩子面前質疑老師的專業,或下指導棋要老師按照家長自己的意志去教,總讓老 師很為難。
五、把老師當保姆 家長對孩子的照顧總希望達到無微不至,可以看到現在學生的生活技能正逐 大學生組 2012 佳作 漸下降中。家長在家中會幫孩子張羅一切,到了學校後本該是讓孩子學習如何獨 立,卻遭到家長要求老師也要負責學生的一切事務,就連有沒有吃飽飯也要質疑 老師的功能。許多家長單純的希望學生到學校只要念好書、考試即可,其它事務 交給老師張羅,但殊不知教育是由家長、學生、教師共同的努力與建構才行。
從以上幾個分類,我們能看出所有的「怪獸家長」都是單純地過於溺愛孩子。 尤其現在少子化的情形下,有些家庭中只有一名孩子,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 在起跑點上,所以把全部的資源都投入到孩子身上。家長就會考慮到投資報酬率 的問題,他們會擔心大量的投入資源,如果沒有成效該怎麼辦?這時候就會造成 幾種現象發生。
一、家長把自己的壓力也放到孩子身上 孩子在學習上會有所焦慮,擔心考不好被爸媽指責,所以出現熬夜讀書、飲 食過快,同儕比較、作弊,有部分孩子因為學業的關係,身心發展完全出現了問 題,甚至有些學生直接選擇逃避學習,結果就是孩子的學習效率低落,根本沒有 效率可言。
二、家長過於重視結果,急著想看到好的成效,卻忽略了最重要的學習過程。 從孩子的學習上能看見,有些家長在指導孩子的作業時,只管答案對與否, 而不管孩子們的錯誤在哪。正確的學習不就是從錯誤中學習嗎?一味的背答案, 只是家長的自欺欺人,當時間一長之後,或是作業題型稍微轉變,孩子面對的還 是同樣的錯誤,什麼都沒有改變。
三、過度干涉教師的教學權,導致教師的教學熱忱低落。 有些家長常以強勢的態度面對老師的教學能力,只要自己的孩子稍微有差錯, 就會開始質疑老師的教學能力有問題,更嚴重的會當面斥責老師。有些剛進入教 育現場的菜鳥老師,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怪獸家長」的質疑時,教學的信心就 會有動搖,並開始自我貶低,質疑自己的教學能力有問題。老師們的教學就會變 得綁手綁腳的,無法有效地伸展老師們的教學信念。
關於第三點干涉教師的教學權,筆者曾經在《親子天下》雜誌中看到一個統 計,有九成的國小教師對於自己的工作感到驕傲,但卻只有近七成的老師認為自 己的工作被尊重。意味著傳統尊師的觀念,正因為社會價值結構的轉變,老師這 職業不再像以往有著崇高的社會聲望,且是受到他人完全的尊重。如果老師都認 為不受到他人尊重時,老師又怎麼能尊重家長、學生。彼此不互信、互重的狀況 下,那又該怎麼談論孩子們的學習?
再舉一個例子,在 2006 年納入《教育基本法》的《禁止體罰條款》,正式進 入了零體罰時代。老師只要稍微處罰學生,不是被家長指控,就是被學生偷拍上 網,然後再被媒體斷章取義,指責老師體罰的不是。導致現在很多老師為了不想 惹事生非,乾脆不管教,放任學生吵鬧,深怕只要有一個錯誤,就丟了飯碗。這 樣的社會現象也正說明著,家長與學生的權益日漸升高,老師的地位正逐漸下降 著。當我們都認為學生的受教權很重要時,又有誰照顧到教師的教學權利呢? 沒有任何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落後於人的,也沒有學生希望自己在學習 上是較差勁的,更沒有老師希望自己的教學信念是受到他人掌控的。「怪獸家長」 時代的來臨,真得無法避免嗎?其實伴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進步、人類文明的更 開化、知識的普及與高等化,其實是可以讓教育創造三贏的。
日本鼎鼎有名的教育大師佐藤學,針對日本國內的教育問題,學生逃避學習 的狀況,提出了著名的「學習共同體」概念。主要的核心概念有以下幾點: 一、民主的教室:以校長、家長、師長、學生為學校的主人翁,不分職位, 每個群體都擁有發言權,一同建構教室學習。
二、資源的平均分配:每個孩子擁有最好的教育內容與資源,不會因為學生 的成績好壞、家庭背景而影響到資源的分配。
三、教室的開放:一年一次的教室開放,讓校外人士、外地老師、家長都能 進來觀摩,藉此提升老師的教學能力,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品質。
傳統社會下,學校屬於非常封閉的空間,家長送孩子到學校後,就是一切歸 老師管理,而家長因為受教育程度較低,所以一切尊重老師。但隨著家長的知識 背景提高之後,自然而然家長就會想要試著進入教育現場,並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操之過急的情況下,就會本末倒置,出現了所謂的「怪獸家長」。
「怪獸家長」的出現,其實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彼此的不信任,導致雙方都想 要擁有掌控權。「學習共同體」,其實就是把家長、師長做個緊密的連結,一同為 孩子的教育服務。最後,容筆者再次引用佐藤學先生的話,他認為現在東亞國家 有幾個教育問題需要解決:教育競爭要轉變為共生教育、量的教育要轉變為質的 教育、有目的的教育要轉變為有意義的教育。筆者認為台灣的教育還有許多可以 改進的地方,最重要的不是讓學生學習如何考高分,而是讓學生們有個健全的身 心發展,並讓他們思考如何對社會有所貢獻。並且也要讓家長們能對學習有個正 確的觀念。如此一來,九月開學時,學生不會再畏懼學習、老師不會再對教學有所畏懼,家長也不再「怪獸」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75908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