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個幼兒園小班體育遊戲玩法:跳房子炒豆豆孵小雞等,多功能訓練

Hi,我是Yoyo!

一個認真又偶爾任性的小姨仔,和小侄女包包一起成長3年有餘,崇尚 [ 玩中學 ] 理念,在日常陪玩中不斷摸爬打滾,總結經驗的實踐派

幼兒體育遊戲是幼兒園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適宜幼兒的體育遊戲,不僅可以增強幼兒體質,還有助於幼兒自我意識的建立,培養幼兒的身體形態和表現美的能力,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因此,小編特意為幼師們整理了有關「小班體育遊戲」的一些玩法,以增強體育教學活動的趣味性,讓幼兒全身心的投入到幼兒園體育遊戲活動中。

1.跳房子

遊戲目的:鍛鍊腿部肌肉及跳躍能力。

遊戲準備:地上畫一些格子和一串珠子兒。

遊戲玩法:按格子裡的數字順序跳格子,珠子落在線上和線外就罰出場。

2.貼燒餅  

遊戲目標:

1、培養幼兒的追逐能力;2、培養幼兒的遊戲興趣。  

遊戲玩法:

幼兒扮演燒餅圍成一個圓圈。一人做貼燒餅的人,一人去追貼燒餅的人。  

遊戲規則:

貼燒餅的人在被追的時候可以貼在圈上的任何燒餅,被貼的燒餅必須馬上逃跑,如果被抓到則交換角色繼續遊戲。此遊戲可以做多層的燒餅進行。  

注意事項:注意在追逐中的安全問題。 

3.紅格子、綠格子

遊戲準備:塑料方塊墊紅、綠、藍各若干。

遊戲玩法:

1 .方塊墊間隔並插好。2 .幼兒聽口令從原地跳入指定的格子,如口令—紅格子,則跳入紅格子;如口令—綠格子,就從原地跳入綠格子。3 .兩名幼兒輪流跳或喊口令,不按口令跳者為輸。

遊戲提示:幫助幼兒認識顏色,培養雙腳並跳能力。

4.炒豆豆

遊戲目的:培養幼兒相互間的合作能力。  

遊戲玩法:

兩人相對而立,手牽手,邊念兒歌,邊有節奏地向左右協調擺手。兒歌念到最後一句時,兩人舉起一側的手臂來共同鑽過翻轉身體180度,還原姿勢。遊戲反覆進行。   

兒歌:

炒、炒、炒豆豆,炒好了豆豆翻跟頭。  

遊戲規則:

當兒歌念完時,才能翻跟頭

5.蹲蹲孵小雞

遊戲玩法:

參加者站成一個圓圈,兩手握拳伸向前方,一個幼兒自左往右挨著每一個幼兒一邊指點,一邊說:「蹲蹲孵小雞,捉不牢就要飛」。「飛」字落在哪個幼兒身上,哪個幼兒就做抓小雞的人,其餘幼兒做小雞,在規定場地內自由的飛、跑。這時抓雞的人就可以去抓。

遊戲規則:

當小雞蹲下時,就不能抓了。抓到二、三隻後,計算一下被抓的人數(小雞數),遊戲可重新開始。 

6.結冰  

遊戲目的:

1、練習追逐跑,培養幼兒動作的敏捷性;2、讓幼兒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  

遊戲玩法:

幼兒分散在場地上,自由做走、跑、跳及其他動作練習,並聽老師數1-10,當數到10的 時候 老師說:「結冰」。全體幼兒就不動了。(可以兩人或三人擁抱)老師說「冰化了!」幼兒散開繼續自由做動作,如此重複遊戲。  

遊戲規則:

結冰的時候要求幼兒抱在一起不亂動,不可以隨意自由走動,  

遊戲建議:根據遊戲人數的多少選擇場地,避免發生碰撞。 

7.小花貓釣魚

遊戲準備:

在場地上畫兩條距離10米左右的平行線,一條線外是小花貓的家,另一條線外是小河,小河中放上用硬紙剪的小魚(數目略比幼兒數目多一些)。

遊戲玩法:

全體幼兒當「小花貓」,教師當貓媽媽。遊戲開始時貓媽媽說:「喵!喵!小花貓,今天天氣真好,咱們一塊兒去釣魚吧!」這時大家一起跑到小河邊,每人拿一條小魚跑回家,把魚交給貓媽媽,遊戲結束。

遊戲規則:

1.「小貓」要聽媽媽說完「去釣魚吧」才可以跑。2.蹲在河邊釣魚,不要站到河裡去。3.一人只能釣到一條魚。

注意事項:

遊戲熟悉後,可增加平衡動作的練習,在河上劃兩條平行線做小橋,小貓可以過橋到對岸釣魚,也可以增加鑽的動作,如放一拱形門,鑽過山洞去釣魚。

8.木頭人   

遊戲目的:

1、訓練幼兒的靈敏性和平衡能力;2、體驗集體遊戲的樂趣。  

遊戲玩法:

幼兒圍在一起,請出一「領導」人站於中間。遊戲開始,幼兒邊拍手邊念兒歌邊自由走動,念到最後一個字時,保持一個姿勢不動,先動者為失敗者。為提高幼兒興趣,「領導」人可在念完最後一個字時做一個動作,如:「平衡」狀、「小猴」狀等。其餘幼兒迅速學祥並靜止,學錯動作或走動者為失敗者。

9.躲球

遊戲規則:

把皮球高高地拋上高空後讓球自由下落,當皮球在地上蹦3下後,大家互相推,以讓球碰到別人。連續3次被球碰到的人,就要接受另外規定的處罰。

遊戲玩法:

向上拋球的人,隨便喊一個遊戲者的名字,其他人立刻從被喊名字的人身邊逃走。被喊名字的人接到球後,馬上向大家喊「停」,讓大家停止跑動。然後數「一、二、三」,向一個人跑3步後向他拋球,盡力讓球碰到他。被球碰到的人拾球後再拋球,使遊戲重新開始。如未碰到此人,則有拋球者再撿球,然後再拋球,遊戲重新開始。

10.找朋友

遊戲規則:幼兒要嘗試滾皮球,不能扔皮球或抱皮球。

遊戲玩法:

教師與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坐下,一起念兒歌「小皮球,找朋友,找到朋友快回來」。教師將皮球滾到一個幼兒手中,幼兒再將皮球滾回來。遊戲反覆進行,隨著幼兒熟練程度的提高,圓圈逐漸變大。

11.拔草

遊戲玩法:

教師把「雜草」(綠、藍、紫縐紙的小花)撒在較大面積的地上。幼兒每人拿一隻小盒子,四散地「拔草」(撿縐紙花並放到小盒子裡)。教師提醒幼兒找人空的地方「拔草」,不要擁擠在一起,防止相互碰撞。地上的「草」拔完了,遊戲再重新開始。

教師邊走邊撒出紅、綠、藍、紫的小紙花於場地上,告訴幼兒紅花是莊稼,要保護它,不能拔掉。其他顏色的小花是「雜草」。幼兒四散走或跑後蹲下「拔草」。地上「雜草」拔完後,每個幼兒數一數一共拔了多少棵「雜草」,並說說「草」的顏色。

12.舞龍燈

遊戲玩法:

利用稻草、竹筒或雪碧瓶制一個象徵性的「龍頭」,再制出「龍身」(稻草「龍身」用稻草紮成大約20厘米長的草扎若干個,中間穿上一根繩子,若給小班幼兒玩可不穿繩),用小竹竿或木棍插進「龍頭」、「龍身」,讓幼兒舉著舞,可以兩條「龍」嬉戲,樂在其中。

13.拍手背

遊戲玩法:

兩名幼兒以猜拳來決定誰先拍。拍者掌心向上,並將手放在對方的手心下面,看準機會,撒手從上面去拍對方的手背。如能成功,則繼續拍,一旦拍空,兩人交換。

14.「孵小雞」

遊戲玩法:

遊戲者中選一人當「雞媽媽」坐在凳子上,凳子下放幾個「蛋」(可放石頭代替),表示「雞媽媽」正在「孵蛋」。其餘遊戲者做「耗子」,「耗子「在」雞媽媽「身邊鑽來鑽去,伺機取「蛋」。「雞媽媽」可以自由轉動保護身體下面的「雞蛋」,但不能離開凳子。「耗子」伸手取「蛋」時,「雞媽媽」要迅速拍「耗子」的手臂,被拍到的就不許在取「蛋」。遊戲可玩到「雞蛋」取完為止。

15.追皮球

遊戲準備:皮球(幼兒人手一個)、一個小滑梯、一個紙箱。

遊戲規則:每位幼兒每次只能追一個皮球,並把皮球投入指定的箱內。

遊戲玩法:

教師將紙箱中的皮球全部拋在塑膠場地上,讓幼兒追逐皮球,追到皮球後,跑回原處把皮球投入紙箱。教師可把幼兒追回的皮球繼續扔出去,幼兒反覆將皮球追回並投入紙箱。

16.滾皮球

遊戲規則:在滑梯上只能滾皮球,不能扔皮球。

遊戲玩法:幼兒將皮球從小滑梯上滾到紙箱內,進球的幼兒就可以從滑梯上滑下來,拿到皮球繼續玩,沒進球的幼兒不能滑滑梯。

17.小豬回家

遊戲規則:幼兒用雙手滾球,不能踢球或拿球跑。

遊戲玩法:

幼兒雙手推動「小豬」(皮球)在地面滾到指定的「家」(紙箱)。隨著幼兒興趣的變化,遊戲情節可不斷發展,如:幫助「小豬」鑽過「山洞」(障礙物),走過「小橋」(障礙物),繞過「危險」(障礙物)回到「家」。

18.喂小動物吃飯

遊戲規則:幼兒要站在規定的地方投球,一個接一個地投,不能搶。

遊戲玩法:

在大紙盒上貼動物頭像,幼兒站在一定距離外,設法將皮球投進紙盒裡,鍛鍊投擲和目測能力。

19.比比誰的本領大

遊戲玩法:

老師向前爬時,幼兒就後退爬,想法不讓幼兒抓住,如果快要抓著你時,幼兒就像小烏龜一樣用伸縮的本領保護自己;當老師後退爬時,幼兒就向前爬來抓我,看看是幼兒的本領大,還是老師的本領大?不讓對方抓著。

20.我是小小傳球手

遊戲規則:幼兒要先站好,然後依次傳遞,不能越位傳遞。

遊戲玩法:

幼兒以各種方式站好,從頭頂開始傳球,也可以進行腿下傳、左右傳、邊跑邊傳等。傳球遊戲能培養幼兒的團隊精神,提高幼兒配合、協作的能力。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75770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