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款聖誕節主題牆布置,聖誕節各種元素全涵蓋

聖誕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類似於我們國家的春節,有公共假日,是舉家團圓的日子。通過主題牆等牆面布置可以拓展幼兒的知識,開闊幼兒的視野。給孩子講講牆面上各種聖誕元素的由來,讓孩子們感受到這份喜慶與快樂,通過一份簡單的問候,表達真誠的祝福,從中學會分享與感恩。

「房子」牆面布置

聖誕節起源於基督教,是為紀念救世主耶穌的的降生而產生的。由於聖經記載,耶穌降生與夜間,傳統稱12月24日夜為「聖誕夜」或「平安夜」。

十二月點蠟燭的習慣早在聖誕節之前就有了,當時是為了慶祝冬至的來臨。而基督教中用來象徵愛與光明的燭光相傳是由下面的故事而來的:

很久以前,奧地利的小村莊住著貧窮的老鞋匠夫婦,不吝嗇與他人分享所有。每晚在窗台上點上蠟燭,接待任何需要歇息的旅者。後來,村莊遇上戰爭和饑荒,而老夫婦的損失總比鄰居來得少。聖誕夜,村民們商議也在窗台上點上蠟燭,到清晨時戰爭結束了。為了感謝天主的恩寵,以後每年的聖誕夜村民們都會點蠟燭,後來這一習俗流傳到世界各地,傳播著愛與喜樂。

而有關雪橇、麋鹿、禮物的由來,是與被多數人認可的聖誕老人故事相連的:

傳說在公元3世紀,有一位生活在芬蘭北部名叫尼古拉斯的老人,他擁有無窮無盡的財富,而又樂善好施。他喜歡乘坐鹿拉雪橇漫遊各地,遇到窮困人家,總要慷慨地伸出援助之手,還樂於在聖誕夜從煙囪投給孩子們糖果、玩具之類的禮物。時間一長,人們發現這位老人身穿鑲著白絨的紅袍,頭戴白邊紅帽,手持拐杖,乘坐雪橇,慈眉善目,滿臉銀髯,便稱他為聖誕老人。

「禮物」牆面布置

材料:大小不同的盒子、包裝紙、拉花、卡紙條等。

「麋鹿」牆面布置

薑餅人的由來:

很多人相信薑餅人的流行來自於一對因為戰爭而分開的戀人,年老後擔心對方找不到自己,便在自己的村莊裡出售對方模樣的薑餅人。

材料:卡紙、不織布、賀卡等。

「聖誕老人」牆面布置

聖誕老人、麋鹿、聖誕樹等往往會放在同一畫面里,老師們可自己組合。

材料:絲帶、棉花、皺紋紙、卡紙、不織布、紙箱等。

這兩幅是門上的布置,但老師們可以借鑑其中聖誕老人的形象,縮小然後放在主題牆上。

壁爐和襪子

相傳,有一次聖誕老人偷偷把三袋金子送給窮人家的三個女兒做嫁妝,當他悄悄把金子從煙囪口扔進去時,有一袋恰巧掉進晾在壁爐上的長統襪子裡。於是在襪子裡裝禮物的習俗便流傳下來。

「聖誕樹」牆面裝飾

從前,有個善良的農民,在聖誕節時熱情地招待了一名流浪的孩子。臨別時,為報答農民的盛情,孩子折下一根樹枝插在地上,樹枝立即長成大樹,以後的每年樹上都長滿了禮物。

「雪人」牆面布置

雪人由來的一種說法:

很久以前,一個媽媽要出去幹活,只有一個女兒在家裡,媽媽堆了個雪人陪她,後來家裡著火了,雪人救了小女孩,以後為了紀念雪人,年年都把他堆出來。

而在西方,過聖誕節的時候往往也到了下雪的季節,為了襯托節日的喜慶,就把雪作成雪人的模樣。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75668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