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只會做牆面裝飾了,來點有料的繪本牆、觸摸牆、拼畫牆!

關於幼兒園牆面的第一印象,你想到的是主題牆?還是牆面裝飾?聰明的你可能已經發現:老師們費力做好的新的牆面,剛開始會聽到孩子們驚嘆「哇,好漂亮啊」、「我喜歡老師做的這個小熊,好可愛」。時間久了,就熟視無睹了……

其實牆面要和小朋友互動起來、實用起來,才能獲得更長久的生命力,也能對孩子的發展有更多切實的益處。

比如今天要為大家帶來的三種功能牆:繪本牆、觸摸牆、拼畫牆,就非常有料哦!

繪本牆

讓孩子愛上閱讀

走在幼兒園的樓道上,最吸引眼球的就是這一面繪本牆了,他讓所有的家長、孩子都眼前一亮,讓來園參觀的老師們都提醒腳步仔細觀看。

他可能會出現在幼兒園的樓道上、走廊里,班級中的一片牆上。就像是將一本繪本書放大了好幾倍懸掛在了白凈的牆面上,有趣的繪本人物一個個出現在孩子的眼中,還有部分生動的故事情節展示著,怎能不留戀。

停下腳步的同時,還可以隨手拿起有關這面繪本牆的繪本書,坐在走廊上就可以閱讀了。

孩子們喜歡的鼠小弟,看看鼠小弟發生了什麼事呢?為什麼他會拿著號角?猜猜鼠小弟喜歡哪件新背心呢?將生動有趣的繪本故事通過放大繪畫的方式,將繪本搬到牆上,不僅美化了走廊、樓道,更讓孩子在不經意間閱讀繪本,暢遊在繪本的海洋世界,也常常能夠看到孩子們在經過樓道的時候,拉著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觀看。

孩子們帶著自己的猜測,翻閱繪本書仔細閱讀後,也設計了一件自己的新背心。看,你更喜歡哪件新背心呢? 除了繪本牆面,教師的提示語和幼兒對繪本的解讀都很重要,可以將幼兒在閱讀這本繪本書後的延伸活動展示在繪本牆上。

除了以上三種繪本故事「天生一對」、「鼠小弟」、「大衛不可以」都是大家所熟悉的繪本,也可以製作其他的有趣的繪本牆,吸引幼兒去閱讀。繪本的閱讀能培養幼兒積極健康的情感,塑造幼兒的完整人格,也因此得到了家長和教師們的重視,對幼兒進行情感方面的教育。

觸摸牆

啟動幼兒感官通道

「你想感受一下嗎?」

「這是個怪獸,這裡也有一個怪獸」

「這不是怪獸,這是機器人」

「讓我摸一摸這個小球,真好玩!」

「摸摸看到底是什麼感覺呢?」

「咦?怎麼還有些硬硬的感覺?」

這些對話都是在一個角落裡發生的,哈哈,你看我們多開心啊,這是我們幼兒園的觸摸牆。孩子們正在通過視覺、觸覺感受著觸摸牆,在觸摸的時候能夠感受到不同種物品摸起來的感受。

《綱要》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與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3—6歲兒童學習和發展指南》也指出孩子的學習方式主要是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實踐操作中獲得。

觸摸牆的創設不僅是一種美觀的裝飾,對孩子能有視覺上的衝擊,更能讓幼兒在觸摸中發展觸覺,通過與觸摸牆的互動,感知物體的軟硬和其他不同的感覺體驗,讓孩子能在感官感知中學習成長,更直觀更形象。

將收集的材料進行拼畫成為一幅幅有趣的圖案,更能吸引幼兒觀察探索。

怎樣能創設一片有主題不凌亂,擁有多元材料,且幼兒喜歡的觸摸牆呢?

首先,我們應在日常中取材,可以教師和幼兒共同收集各種各樣的材料,觸摸牆常用材料有貝殼類、布類、毛毯類、石子類、金屬類、毛刷類、泡沫類、塑料類、草繩類、竹木類、其他綜合類如生活中的物品,教師可以選擇一種主題內容,依照形象的方式有條理的排放物品,可根據材料的形狀、軟硬、粗細等對觸摸牆進行了合理分類,也可以按照形狀的拼接錯亂的擺放,最後選擇合適的粘貼方式將其固定上牆。

也可以將收集的材料,按照材料、軟硬、形狀、粗細等進行了合理分類,並選擇合適的粘貼方式將其固定上牆。

蛋托拼畫牆

發展孩子精細動作

幼兒園的走廊、樓道口、班級中每一面的牆面都是我們發揮創意的場地,有效利用每一面牆面,打造適合幼兒互動的環境,讓牆面中突顯幼兒園環境的可操作性。

教師通過環境有利於對幼兒進行生動、直觀、形象和綜合的教育以及對幼兒進行全面的信息刺激,能讓幼兒直接獲得一種情感的體驗和智力的啟迪,從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牆面的創設不只要美觀,圖文並茂,它更是幼兒與同伴、教師之間拉近距離的平台,能引發幼兒活動經驗上的提升和能力水平上的提升。

讓牆面活動不僅只是裝飾,讓他成為一種室內得活動,幼兒可以直接在陽台、樓道、門廳等活動場所進行的多種活動。它的內容可以是鑽、爬、投擲等大肌肉活動,也可以是手指、腳趾等的小肌肉活動。它的形式可以是有組織的集體活動、小組活動,也可以是自由分散的創造性活動。

名稱:毛球拼畫

製作材料:紙漿蛋托、毛線圓球 (紙漿蛋托:紙漿蛋托多是採用再生紙紙漿經成型機具壓制而成,因其製作工藝簡單,造價低廉,無環境污染,被稱為」綠色」包裝,是我們日常最常見的一種蛋托。因此收集起來也較為方便。)

製作方法: 選擇一個牆面,儘量空間較大的牆面,如走廊、樓道等。將蛋托拼成想要的圖形,例如樹冠,用彩色紙製作樹幹,在周圍放置裝有彩色毛球的籮筐,擺放好位置就可以固定了。在周圍可以掛上一些操作圖示,一來引導幼兒進行拼畫,二來給予幼兒一些創作更多圖形的思路。

材料:紙漿蛋托

來源:超市、菜場

材料:彩色毛球

來源:萬能淘寶

圖示是不可缺少的,可以有簡單的圖示也可以是適合大年齡幼兒的圖示,滿足幼兒園各年齡層、各個能力層次的需求。還可以在幼兒操作之後,通過拍照的形式,將幼兒拼出的不同圖形通過相片展示出來,更激發幼兒喜歡遊戲,多次挑戰的慾望,發揮幼兒的創意創新。關於幼兒園牆面的第一印象,你想到的是主題牆?還是牆面裝飾?聰明的你可能已經發現:老師們費力做好的新的牆面,剛開始會聽到孩子們驚嘆「哇,好漂亮啊」、「我喜歡老師做的這個小熊,好可愛」。時間久了,就熟視無睹了……

其實牆面要和小朋友互動起來、實用起來,才能獲得更長久的生命力,也能對孩子的發展有更多切實的益處。

比如今天要為大家帶來的三種功能牆:繪本牆、觸摸牆、拼畫牆,就非常有料哦!

繪本牆

讓孩子愛上閱讀

走在幼兒園的樓道上,最吸引眼球的就是這一面繪本牆了,他讓所有的家長、孩子都眼前一亮,讓來園參觀的老師們都提醒腳步仔細觀看。

他可能會出現在幼兒園的樓道上、走廊里,班級中的一片牆上。就像是將一本繪本書放大了好幾倍懸掛在了白凈的牆面上,有趣的繪本人物一個個出現在孩子的眼中,還有部分生動的故事情節展示著,怎能不留戀。

停下腳步的同時,還可以隨手拿起有關這面繪本牆的繪本書,坐在走廊上就可以閱讀了。

孩子們喜歡的鼠小弟,看看鼠小弟發生了什麼事呢?為什麼他會拿著號角?猜猜鼠小弟喜歡哪件新背心呢?將生動有趣的繪本故事通過放大繪畫的方式,將繪本搬到牆上,不僅美化了走廊、樓道,更讓孩子在不經意間閱讀繪本,暢遊在繪本的海洋世界,也常常能夠看到孩子們在經過樓道的時候,拉著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觀看。

孩子們帶著自己的猜測,翻閱繪本書仔細閱讀後,也設計了一件自己的新背心。看,你更喜歡哪件新背心呢? 除了繪本牆面,教師的提示語和幼兒對繪本的解讀都很重要,可以將幼兒在閱讀這本繪本書後的延伸活動展示在繪本牆上。

除了以上三種繪本故事「天生一對」、「鼠小弟」、「大衛不可以」都是大家所熟悉的繪本,也可以製作其他的有趣的繪本牆,吸引幼兒去閱讀。繪本的閱讀能培養幼兒積極健康的情感,塑造幼兒的完整人格,也因此得到了家長和教師們的重視,對幼兒進行情感方面的教育。

觸摸牆

啟動幼兒感官通道

「你想感受一下嗎?」

「這是個怪獸,這裡也有一個怪獸」

「這不是怪獸,這是機器人」

「讓我摸一摸這個小球,真好玩!」

「摸摸看到底是什麼感覺呢?」

「咦?怎麼還有些硬硬的感覺?」

這些對話都是在一個角落裡發生的,哈哈,你看我們多開心啊,這是我們幼兒園的觸摸牆。孩子們正在通過視覺、觸覺感受著觸摸牆,在觸摸的時候能夠感受到不同種物品摸起來的感受。

《綱要》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與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3—6歲兒童學習和發展指南》也指出孩子的學習方式主要是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實踐操作中獲得。

觸摸牆的創設不僅是一種美觀的裝飾,對孩子能有視覺上的衝擊,更能讓幼兒在觸摸中發展觸覺,通過與觸摸牆的互動,感知物體的軟硬和其他不同的感覺體驗,讓孩子能在感官感知中學習成長,更直觀更形象。

將收集的材料進行拼畫成為一幅幅有趣的圖案,更能吸引幼兒觀察探索。

怎樣能創設一片有主題不凌亂,擁有多元材料,且幼兒喜歡的觸摸牆呢?

首先,我們應在日常中取材,可以教師和幼兒共同收集各種各樣的材料,觸摸牆常用材料有貝殼類、布類、毛毯類、石子類、金屬類、毛刷類、泡沫類、塑料類、草繩類、竹木類、其他綜合類如生活中的物品,教師可以選擇一種主題內容,依照形象的方式有條理的排放物品,可根據材料的形狀、軟硬、粗細等對觸摸牆進行了合理分類,也可以按照形狀的拼接錯亂的擺放,最後選擇合適的粘貼方式將其固定上牆。

也可以將收集的材料,按照材料、軟硬、形狀、粗細等進行了合理分類,並選擇合適的粘貼方式將其固定上牆。

蛋托拼畫牆

發展孩子精細動作

幼兒園的走廊、樓道口、班級中每一面的牆面都是我們發揮創意的場地,有效利用每一面牆面,打造適合幼兒互動的環境,讓牆面中突顯幼兒園環境的可操作性。

教師通過環境有利於對幼兒進行生動、直觀、形象和綜合的教育以及對幼兒進行全面的信息刺激,能讓幼兒直接獲得一種情感的體驗和智力的啟迪,從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牆面的創設不只要美觀,圖文並茂,它更是幼兒與同伴、教師之間拉近距離的平台,能引發幼兒活動經驗上的提升和能力水平上的提升。

讓牆面活動不僅只是裝飾,讓他成為一種室內得活動,幼兒可以直接在陽台、樓道、門廳等活動場所進行的多種活動。它的內容可以是鑽、爬、投擲等大肌肉活動,也可以是手指、腳趾等的小肌肉活動。它的形式可以是有組織的集體活動、小組活動,也可以是自由分散的創造性活動。

名稱:毛球拼畫

製作材料:紙漿蛋托、毛線圓球 (紙漿蛋托:紙漿蛋托多是採用再生紙紙漿經成型機具壓制而成,因其製作工藝簡單,造價低廉,無環境污染,被稱為」綠色」包裝,是我們日常最常見的一種蛋托。因此收集起來也較為方便。)

製作方法: 選擇一個牆面,儘量空間較大的牆面,如走廊、樓道等。將蛋托拼成想要的圖形,例如樹冠,用彩色紙製作樹幹,在周圍放置裝有彩色毛球的籮筐,擺放好位置就可以固定了。在周圍可以掛上一些操作圖示,一來引導幼兒進行拼畫,二來給予幼兒一些創作更多圖形的思路。

材料:紙漿蛋托

來源:超市、菜場

材料:彩色毛球

來源:萬能淘寶

圖示是不可缺少的,可以有簡單的圖示也可以是適合大年齡幼兒的圖示,滿足幼兒園各年齡層、各個能力層次的需求。還可以在幼兒操作之後,通過拍照的形式,將幼兒拼出的不同圖形通過相片展示出來,更激發幼兒喜歡遊戲,多次挑戰的慾望,發揮幼兒的創意創新。關於幼兒園牆面的第一印象,你想到的是主題牆?還是牆面裝飾?聰明的你可能已經發現:老師們費力做好的新的牆面,剛開始會聽到孩子們驚嘆「哇,好漂亮啊」、「我喜歡老師做的這個小熊,好可愛」。時間久了,就熟視無睹了……

其實牆面要和小朋友互動起來、實用起來,才能獲得更長久的生命力,也能對孩子的發展有更多切實的益處。

比如今天要為大家帶來的三種功能牆:繪本牆、觸摸牆、拼畫牆,就非常有料哦!

繪本牆

讓孩子愛上閱讀

走在幼兒園的樓道上,最吸引眼球的就是這一面繪本牆了,他讓所有的家長、孩子都眼前一亮,讓來園參觀的老師們都提醒腳步仔細觀看。

他可能會出現在幼兒園的樓道上、走廊里,班級中的一片牆上。就像是將一本繪本書放大了好幾倍懸掛在了白凈的牆面上,有趣的繪本人物一個個出現在孩子的眼中,還有部分生動的故事情節展示著,怎能不留戀。

停下腳步的同時,還可以隨手拿起有關這面繪本牆的繪本書,坐在走廊上就可以閱讀了。

孩子們喜歡的鼠小弟,看看鼠小弟發生了什麼事呢?為什麼他會拿著號角?猜猜鼠小弟喜歡哪件新背心呢?將生動有趣的繪本故事通過放大繪畫的方式,將繪本搬到牆上,不僅美化了走廊、樓道,更讓孩子在不經意間閱讀繪本,暢遊在繪本的海洋世界,也常常能夠看到孩子們在經過樓道的時候,拉著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觀看。

孩子們帶著自己的猜測,翻閱繪本書仔細閱讀後,也設計了一件自己的新背心。看,你更喜歡哪件新背心呢? 除了繪本牆面,教師的提示語和幼兒對繪本的解讀都很重要,可以將幼兒在閱讀這本繪本書後的延伸活動展示在繪本牆上。

除了以上三種繪本故事「天生一對」、「鼠小弟」、「大衛不可以」都是大家所熟悉的繪本,也可以製作其他的有趣的繪本牆,吸引幼兒去閱讀。繪本的閱讀能培養幼兒積極健康的情感,塑造幼兒的完整人格,也因此得到了家長和教師們的重視,對幼兒進行情感方面的教育。

觸摸牆

啟動幼兒感官通道

「你想感受一下嗎?」

「這是個怪獸,這裡也有一個怪獸」

「這不是怪獸,這是機器人」

「讓我摸一摸這個小球,真好玩!」

「摸摸看到底是什麼感覺呢?」

「咦?怎麼還有些硬硬的感覺?」

這些對話都是在一個角落裡發生的,哈哈,你看我們多開心啊,這是我們幼兒園的觸摸牆。孩子們正在通過視覺、觸覺感受著觸摸牆,在觸摸的時候能夠感受到不同種物品摸起來的感受。

《綱要》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與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3—6歲兒童學習和發展指南》也指出孩子的學習方式主要是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實踐操作中獲得。

觸摸牆的創設不僅是一種美觀的裝飾,對孩子能有視覺上的衝擊,更能讓幼兒在觸摸中發展觸覺,通過與觸摸牆的互動,感知物體的軟硬和其他不同的感覺體驗,讓孩子能在感官感知中學習成長,更直觀更形象。

將收集的材料進行拼畫成為一幅幅有趣的圖案,更能吸引幼兒觀察探索。

怎樣能創設一片有主題不凌亂,擁有多元材料,且幼兒喜歡的觸摸牆呢?

首先,我們應在日常中取材,可以教師和幼兒共同收集各種各樣的材料,觸摸牆常用材料有貝殼類、布類、毛毯類、石子類、金屬類、毛刷類、泡沫類、塑料類、草繩類、竹木類、其他綜合類如生活中的物品,教師可以選擇一種主題內容,依照形象的方式有條理的排放物品,可根據材料的形狀、軟硬、粗細等對觸摸牆進行了合理分類,也可以按照形狀的拼接錯亂的擺放,最後選擇合適的粘貼方式將其固定上牆。

也可以將收集的材料,按照材料、軟硬、形狀、粗細等進行了合理分類,並選擇合適的粘貼方式將其固定上牆。

蛋托拼畫牆

發展孩子精細動作

幼兒園的走廊、樓道口、班級中每一面的牆面都是我們發揮創意的場地,有效利用每一面牆面,打造適合幼兒互動的環境,讓牆面中突顯幼兒園環境的可操作性。

教師通過環境有利於對幼兒進行生動、直觀、形象和綜合的教育以及對幼兒進行全面的信息刺激,能讓幼兒直接獲得一種情感的體驗和智力的啟迪,從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牆面的創設不只要美觀,圖文並茂,它更是幼兒與同伴、教師之間拉近距離的平台,能引發幼兒活動經驗上的提升和能力水平上的提升。

讓牆面活動不僅只是裝飾,讓他成為一種室內得活動,幼兒可以直接在陽台、樓道、門廳等活動場所進行的多種活動。它的內容可以是鑽、爬、投擲等大肌肉活動,也可以是手指、腳趾等的小肌肉活動。它的形式可以是有組織的集體活動、小組活動,也可以是自由分散的創造性活動。

名稱:毛球拼畫

製作材料:紙漿蛋托、毛線圓球 (紙漿蛋托:紙漿蛋托多是採用再生紙紙漿經成型機具壓制而成,因其製作工藝簡單,造價低廉,無環境污染,被稱為」綠色」包裝,是我們日常最常見的一種蛋托。因此收集起來也較為方便。)

製作方法: 選擇一個牆面,儘量空間較大的牆面,如走廊、樓道等。將蛋托拼成想要的圖形,例如樹冠,用彩色紙製作樹幹,在周圍放置裝有彩色毛球的籮筐,擺放好位置就可以固定了。在周圍可以掛上一些操作圖示,一來引導幼兒進行拼畫,二來給予幼兒一些創作更多圖形的思路。

材料:紙漿蛋托

來源:超市、菜場

材料:彩色毛球

來源:萬能淘寶

圖示是不可缺少的,可以有簡單的圖示也可以是適合大年齡幼兒的圖示,滿足幼兒園各年齡層、各個能力層次的需求。還可以在幼兒操作之後,通過拍照的形式,將幼兒拼出的不同圖形通過相片展示出來,更激發幼兒喜歡遊戲,多次挑戰的慾望,發揮幼兒的創意創新。關於幼兒園牆面的第一印象,你想到的是主題牆?還是牆面裝飾?聰明的你可能已經發現:老師們費力做好的新的牆面,剛開始會聽到孩子們驚嘆「哇,好漂亮啊」、「我喜歡老師做的這個小熊,好可愛」。時間久了,就熟視無睹了……

其實牆面要和小朋友互動起來、實用起來,才能獲得更長久的生命力,也能對孩子的發展有更多切實的益處。

比如今天要為大家帶來的三種功能牆:繪本牆、觸摸牆、拼畫牆,就非常有料哦!

繪本牆

讓孩子愛上閱讀

走在幼兒園的樓道上,最吸引眼球的就是這一面繪本牆了,他讓所有的家長、孩子都眼前一亮,讓來園參觀的老師們都提醒腳步仔細觀看。

他可能會出現在幼兒園的樓道上、走廊里,班級中的一片牆上。就像是將一本繪本書放大了好幾倍懸掛在了白凈的牆面上,有趣的繪本人物一個個出現在孩子的眼中,還有部分生動的故事情節展示著,怎能不留戀。

停下腳步的同時,還可以隨手拿起有關這面繪本牆的繪本書,坐在走廊上就可以閱讀了。

孩子們喜歡的鼠小弟,看看鼠小弟發生了什麼事呢?為什麼他會拿著號角?猜猜鼠小弟喜歡哪件新背心呢?將生動有趣的繪本故事通過放大繪畫的方式,將繪本搬到牆上,不僅美化了走廊、樓道,更讓孩子在不經意間閱讀繪本,暢遊在繪本的海洋世界,也常常能夠看到孩子們在經過樓道的時候,拉著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觀看。

孩子們帶著自己的猜測,翻閱繪本書仔細閱讀後,也設計了一件自己的新背心。看,你更喜歡哪件新背心呢? 除了繪本牆面,教師的提示語和幼兒對繪本的解讀都很重要,可以將幼兒在閱讀這本繪本書後的延伸活動展示在繪本牆上。

除了以上三種繪本故事「天生一對」、「鼠小弟」、「大衛不可以」都是大家所熟悉的繪本,也可以製作其他的有趣的繪本牆,吸引幼兒去閱讀。繪本的閱讀能培養幼兒積極健康的情感,塑造幼兒的完整人格,也因此得到了家長和教師們的重視,對幼兒進行情感方面的教育。

觸摸牆

啟動幼兒感官通道

「你想感受一下嗎?」

「這是個怪獸,這裡也有一個怪獸」

「這不是怪獸,這是機器人」

「讓我摸一摸這個小球,真好玩!」

「摸摸看到底是什麼感覺呢?」

「咦?怎麼還有些硬硬的感覺?」

這些對話都是在一個角落裡發生的,哈哈,你看我們多開心啊,這是我們幼兒園的觸摸牆。孩子們正在通過視覺、觸覺感受著觸摸牆,在觸摸的時候能夠感受到不同種物品摸起來的感受。

《綱要》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與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3—6歲兒童學習和發展指南》也指出孩子的學習方式主要是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實踐操作中獲得。

觸摸牆的創設不僅是一種美觀的裝飾,對孩子能有視覺上的衝擊,更能讓幼兒在觸摸中發展觸覺,通過與觸摸牆的互動,感知物體的軟硬和其他不同的感覺體驗,讓孩子能在感官感知中學習成長,更直觀更形象。

將收集的材料進行拼畫成為一幅幅有趣的圖案,更能吸引幼兒觀察探索。

怎樣能創設一片有主題不凌亂,擁有多元材料,且幼兒喜歡的觸摸牆呢?

首先,我們應在日常中取材,可以教師和幼兒共同收集各種各樣的材料,觸摸牆常用材料有貝殼類、布類、毛毯類、石子類、金屬類、毛刷類、泡沫類、塑料類、草繩類、竹木類、其他綜合類如生活中的物品,教師可以選擇一種主題內容,依照形象的方式有條理的排放物品,可根據材料的形狀、軟硬、粗細等對觸摸牆進行了合理分類,也可以按照形狀的拼接錯亂的擺放,最後選擇合適的粘貼方式將其固定上牆。

也可以將收集的材料,按照材料、軟硬、形狀、粗細等進行了合理分類,並選擇合適的粘貼方式將其固定上牆。

蛋托拼畫牆

發展孩子精細動作

幼兒園的走廊、樓道口、班級中每一面的牆面都是我們發揮創意的場地,有效利用每一面牆面,打造適合幼兒互動的環境,讓牆面中突顯幼兒園環境的可操作性。

教師通過環境有利於對幼兒進行生動、直觀、形象和綜合的教育以及對幼兒進行全面的信息刺激,能讓幼兒直接獲得一種情感的體驗和智力的啟迪,從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牆面的創設不只要美觀,圖文並茂,它更是幼兒與同伴、教師之間拉近距離的平台,能引發幼兒活動經驗上的提升和能力水平上的提升。

讓牆面活動不僅只是裝飾,讓他成為一種室內得活動,幼兒可以直接在陽台、樓道、門廳等活動場所進行的多種活動。它的內容可以是鑽、爬、投擲等大肌肉活動,也可以是手指、腳趾等的小肌肉活動。它的形式可以是有組織的集體活動、小組活動,也可以是自由分散的創造性活動。

名稱:毛球拼畫

製作材料:紙漿蛋托、毛線圓球 (紙漿蛋托:紙漿蛋托多是採用再生紙紙漿經成型機具壓制而成,因其製作工藝簡單,造價低廉,無環境污染,被稱為」綠色」包裝,是我們日常最常見的一種蛋托。因此收集起來也較為方便。)

製作方法: 選擇一個牆面,儘量空間較大的牆面,如走廊、樓道等。將蛋托拼成想要的圖形,例如樹冠,用彩色紙製作樹幹,在周圍放置裝有彩色毛球的籮筐,擺放好位置就可以固定了。在周圍可以掛上一些操作圖示,一來引導幼兒進行拼畫,二來給予幼兒一些創作更多圖形的思路。

材料:紙漿蛋托

來源:超市、菜場

材料:彩色毛球

來源:萬能淘寶

圖示是不可缺少的,可以有簡單的圖示也可以是適合大年齡幼兒的圖示,滿足幼兒園各年齡層、各個能力層次的需求。還可以在幼兒操作之後,通過拍照的形式,將幼兒拼出的不同圖形通過相片展示出來,更激發幼兒喜歡遊戲,多次挑戰的慾望,發揮幼兒的創意創新。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75668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