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布與大家分享的是一位美國幼師如何將瑞吉歐理念融入課堂環境創設與評估中,進而創造一個更加有秩序,讓孩子身心愉悅的環境。
文中所有圖片均是Gina所在美國幼兒園教室的環創照片,第一線實景直擊他們的環創理念與做法,供大家參考。

教室環創及評估的9個角度
我不認為自己是瑞吉歐教師。但是,我已經學會了從各種教學哲學中借來的東西。
其中,我尤其喜歡瑞吉歐中關於「環境是孩子的第三個老師」的觀點。
因為在一個好的環境中,幼兒們能更積極主動地使用材料進行遊戲。
而且,當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從事活動時,教師也會有更多的時間與孩子們進行積極互動,觀察孩子們的行動並做好各種記錄。

那麼,究竟如何進行學習環境的創設與評估呢?
1、整體審視。你必須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材料是否方便幼兒使用?
材料清潔有序嗎?
他們是否貼有圖片和文字標籤(最好用兩種語言)?
教室環境是否能激發孩子了解數字概念、語言文字、提問、社會情感發展?
教室環境是否容易清理打掃?

2、站在門口。從教室門口觀察教室布局,觀察以下幾個要素:
你的教室看起來有吸引力嗎?
你的教室有開放的布局嗎?
教室的中心區域是否明確界定?是不是很混亂?
有沒有什麼家具影響進入教室嗎? `

3、蹲下來看。以孩子們的高度觀察教室環境是否滿足以下條件:
所有的材料是否便於孩子取放?
所有的展示是否在孩子平視的視野範圍內?
材料是否清潔,有條理和具有吸引力?

4、站在房間的各個角落。看看教室內有沒有任何你所看不到的區域。(這些盲區很可能是孩子會發生危險的地方)
5、站在窗口觀察。有沒有辦法充分利用自然光線?你可以移動藝術角,使畫架靠近窗戶嗎?科學角能不能也靠近窗戶呢?

6、看作品展示區。
你了解分享這個空間的孩子,父母和老師嗎?
這裡有孩子們的照片嗎?
有沒有什麼可以告訴你,本周除了課程計劃,孩子們還學了什麼?
獨特的藝術作品有沒有以某種方式展示出來,讓孩子們感覺到他們的作品是重要的?


7、收納籃。收納籃色彩是否太鮮艷或因為是三原色(紅黃藍)從而減弱了裡面材料與玩具的吸引力?
瑞吉歐環境通常利用藤編筐。您也許在瑞吉歐教室里也看到過顏色中性、乾淨的其它容器。包括餅乾錫罐罐,玻璃罐,透明塑料盒,白色,黑色或棕色籃子和金屬容器。

關鍵並不在於藤編籃就比塑料筐好。而是因為收納籃使用中性顏色會使材料更引人注目,並且看上去更舒服悅目。

8、找個椅子坐下來。看看教室里有沒有一個讓成人舒適的空間?應該讓孩子的父母在教室里也感到受歡迎,怎麼樣才能讓他們舒服?


9、看室內照明。有螢光燈的替代品嗎?(想想落地燈,架子燈,水族燈,甚至白色聖誕燈!)有沒有辦法讓更多的自然光進入教室?


寫在後邊的話
在進行教室環創時,老師需要經常問自己,「教室環境還能提供什麼,我怎麼能做得更好?」
對一群孩子有用的可能並不適合另一個孩子。因此,教室環創從來沒有「完成」,總是有一些項目添加到您的待辦事項列表中。
希望美國幼師Gina的做法能對您有借鑑作用,使您的教室成為孩子們可能的最佳學習環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5/node175530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